浅析营林主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9306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营林主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营林主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营林主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营林主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营林主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营林主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营林主要工程措施封山育林1 封山育林规划设计首先,林区工作人员应组织调查小组对封山育林地区进行全面的调研,了解当地的地质水文、地理结构、林分结构、树种结构、区域四至、树木年龄结构以及生长状况等,确定封育类别、类型、方式、期限、树种、成林标准以及相应的技术措施等。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封育类型,可以根据植被将区域划分为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和灌草型等,封山育林类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布局、合理分配。封育方式应因地制宜选择全封、半封或轮封等方式。如果封育区域

2、此期间不宜受到任何破坏或急需进行营造补救,应禁止一切采伐、放牧、割草、采樵以及各种副业生产活动,选择全封方式。如果通过规划可以对封育区域进行调整,应选择半封、轮封方式,在封育区范围划定后根据需要,选留出放牧区、樵柴区和其它用途的林场,以满足当地人民的基本生活与生产需求。还应根据各封育区立地条件和母树的分布及结实状况,制定封育期限,设定造森技术规程规定标准,确定栽种联盟、补种密度、每hm2树种株数、苗木质量标准、分布均匀度或郁闭度、林木生长量标准等。设计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封山育林工作。实施封禁育林措施第一,应根据人员、封育面积、工作难度、人畜危害程度等设定人工巡护人

3、员与巡查规模。具体负责封育区的滥砍滥伐、火灾隐患、偷牧开垦等管护工作,对重点封山育林区域进行严防死守。组建各个小分队形成联防小组,杜绝林区内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第二,应在封育区周界处、交通要道设立明显的标志牌和警示牌,明确封山育林范围。通过广播、横幅、标语、电视、会议等方式对封山育林、护林防火、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相关知识进行宣传,提高当地人民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觉悟,了解和掌握破坏森林的危害性和法律规定,使人们真正理解封山育林是森林资源和当地经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和有效途径。第三,在育林方面,应根据封山范围、地质水文、地区产业结构、林业市场、经营水平、树种特点等条件进行规划设计,选

4、择有培育前途的育林地,有天然下种能力的母树,有珍稀树种生存和繁殖的地区进行封山育林。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高山、陡坡、岩石裸露地、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封育工作。对需要栽种、补种、移植的地区进行整理土墒、补检补造、清除杂草、清理灌丛,结合抚育间伐、利用树木天然下种或萌芽、萌蘖条件,通过人工抚育逐步进行育林优化更新工作,促进天然更新。第四,要加强森林培育管理工作,根据林分结构、树木生长期、土质状况、气候环境、自然条件等对其进行浇灌、施肥、除草、松土、剪枝、间苗、除萌、杀菌消毒、防御病虫害,降低森林郁闭度,增加光照程度,提高树木审美价值,为树种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森林资源的培育速度,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5、。第五,应设立固定标准地,作为试验区域进行定期跟踪观察,实时记录,以总结封山育林的规律与经验,并把日常数据保留存档,建立技术档案,以备后期作为资料查询。建立健全封山育林管理体系第一,在国家森林法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的关于封山育林的制度、措施、管理办法,鼓励和推动封山育林工作的实施,建立专项的“封山育林补助款”,对受到经济损失的林业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补偿。还要结合地方政府和基层工作者配合封山育林,帮助群主解决林木资源使用,以及经济来源或农副业生产等问题,以减少当地人民对封山育林的抵触心理和破坏行为。还要与当地人民、主管领导、经营单位签订护林约定。第二,要建立健全封山育林责任制度,与相关企业和个人签订封山育林责任书,对所负责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责任管理和责任承担。同时,还应加强监督管理体系,组织林业相关部门,根据封山育林计划,对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检查、验收,对实际情况进行考评,实施赏罚分明的管理监督体制。对符合成林标准的应列入林地统计,同时还要对绩效较为突出的单位与个人给予奖励;对于未达标的封山育林地区应采取补救措施,如延长封育期限、改进规划方案等,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封山育林效果较差的,还应追究相应的责任。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