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时下初中数学的能力与创新的培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660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时下初中数学的能力与创新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时下初中数学的能力与创新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时下初中数学的能力与创新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时下初中数学的能力与创新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时下初中数学的能力与创新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时下初中数学的能力与创新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时下初中数学的能力与创新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时下初中数学的能力与创新的培养【摘要】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学生学习数学,学会是基础,会学是目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完成“教是为了不教”任务的重要标志。想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与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创新教学能力培养教学深化 一、时下培养初中数学能力 1、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不利于能力的培养。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设计提问,引导阅读”的方法。每堂课首先依据本

2、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出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阅读课文,自己学习,再根据学生理解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就使学生有了独立发挥的空间和获得知识的渴望。教师可以时而对学生所困惑的问题,给与引导性的解答,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也使老师能够有的放矢。 、“学生要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和体验的方式来学数学。”换言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体验、去感悟,以此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习兴趣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过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新知的阶段,教师要对主要错误或独特见解进行评论,对学生探索出的成果进行归纳评价,引导学生发现 规律 ,

3、得出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高能力的必经之地 1、习读学习教材与书刊。 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 教育 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除读教材外,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譬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系列”丛书、中学生数学杂志等。即如读报也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

4、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研究的动态。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听”。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发挥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仅是听老师上课,也包括听同学的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地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 发展 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团结协作的精

5、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初中数学学习中的“讲”。 学生通过读教材、读书刊,听上课、听发言后,再让学生讲“读”、“听”的体会,可以加深“读、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譬如:讲报刊杂志中的数学,讲课外读物上的内容概要,讲对老师上课、同学发言的看法,甚至讲自己存在的疑问。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为解题而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三、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意识培养 1、在数学教学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中,要注意把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要在共同要求的基础上,认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因而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总体情况及个性特点,为统

6、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作好准备。同时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要相结合,照顾好两头和中间,针对各自实际提供相应的任务。对学困生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逐步达到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要创造条件培养,扩大知识面。同时还要重视活动课,以此拓宽知识面、扩大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得先了解他们。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直接参与“活动”和让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好动是初中学生的共性,让他们在动中取得一些数学理性知识,其效果百倍于看书、听讲。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记忆,往往能产生无意识注意和记忆,使知识能为己所

7、用甚至能使学生提出新的更高一层的见解,从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譬如:学习有理数加法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参与“活动”,在操场上画一条数轴,让一名学生从数轴的原点开始,先向南走5个单位长度,再向北走3个单位长度,走两次结果是站在原点的南边还是北边离原点有几个单位长度这个过程用算式怎样表示+=再请其他学生,调换着不同的方向,改变着不同的数量,做类似的“活动”,回答上述问题,然后列出相应的算式。其结果,让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算式的来源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为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引出和掌握打下了基础。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与学是相辅相成,共同制约的。现行的新课标提倡“互动”教学

8、法,就是让教师与学生在同一高度上探讨和共同学习。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自己去寻求学习的方法,同时给予行为 教育 , 发展 学生个性与创新能力。做到知识、能力、创新同步发展,而不是被陈旧的“主体、主导”观念引入极端。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过程中,并非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譬如:深远的理想、诚挚的热情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此外,个性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个性特点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成就的不同,而创新个性的发挥既有主观因素,又与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 文献 : 1、曹桂荣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林区教学,XX,(10)2、应静波,王立嘉初中数学自主探索课堂教学例析从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谈开去湖南、教育(数学教师),XX,(3)3、林锐平学生自主: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着力点 中国 科技信息,XX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