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语中“新汉语”的来源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6527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日语中“新汉语”的来源_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日语中“新汉语”的来源_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日语中“新汉语”的来源_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日语中“新汉语”的来源_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日语中“新汉语”的来源_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日语中“新汉语”的来源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日语中“新汉语”的来源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日语中“新汉语”的来源一、中日学者有关日语新汉语的先行研究1.早期的学者如山田孝雄、森冈健二主要是立足于词汇结构等角度对新汉语词进行研究,而之后的铃木修次、荒川清秀等学者则从中日词汇交流的角度来论证日语新汉语词汇进入中国后对于中国汉语的影响等。2.受日本学者对日语新汉语词汇研究的启发,很多中国学者也从各种角度对于日语新汉语展开了论述。沈国威主要以日本近代以后日中之间的词汇交流史实为研究对象,以近代以后流入汉语的日语词汇为中心,从语言学的角度阐释了日语新汉语的

2、产生及其被接纳的过程。朱京伟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日语新汉语中有关人文科学及自然科学的专业术语,并对其进行分类,集中论述了哲学、音乐、植物学术语。陈力卫论述了日语新汉语的形成过程及其发展、传播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中日同形异义词语进行了详细透彻的阐述。二、新汉语词的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来源1.新汉语词。日本进入明治时代以后,伴随新概念、新事物的产生,出现大量由汉字语素构成的新词。这些汉语词有别于古代随着佛经汉籍等途径输入日语的早期汉语词,故被成为新汉语词。2. 时代背景。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日本国力日渐强大,日本人通过借助对荷兰语的掌握,学习西方联盟的物理、地理、医学、天文学

3、等知识。幕府也设置了翻译馆进行荷语书籍的翻译。1853年开放后,日本加强了与欧美各国的交流,除了兰学以外,开始了英学、法学的学习,学习领域也拓展到了人文学、社会学等方面。另一方面,日本在吸取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以中国学者以及来华西方传教士的汉译书籍为参考,学习理解西方学问并进行翻译。随着日本近代化的发展,日本学者们对西方文化及书籍的理解能力也逐步提高。因此,在日本不仅掀起了独自翻译西洋书籍的热潮,在此期间,日本的学者们,通过对西洋学问和文化的翻译,创造出了大量的对译学术语的汉字词汇,也就是所谓的新汉语词。3.新汉语词的来源。“新漢語”是既不见于明治以前的日本文献,也不见于中国古典的词。但实际上在

4、强调与西学接轨的时候,一般把“新漢語”理解为: 直接借用近代中文新词,如電気、化学这里所指的就是由16世纪以来的汉译西书和英华字典采录下来的汉语译词。明清间入华传教士和中国文人合作翻译了大量书籍,这些书籍于17世纪迅速传到日本,成为日本人了解西方知识的一大来源。在以汉字词翻译西方术语方面,也为日本人树立了范例。当时日本的知识分子精通汉文,可以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直接利用,通过对汉译西书的研究,我们知道緯度、経度、地平線、顕微鏡、羅針盤、直線、地球等都是由这一途径进入到日语中去的。罗存德的英华字典,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其译词也被大量采用。 用中文的古典词来对译外来概念,如経済、社会例1:Ec

5、onomical 节俭、俭约、节用 、存德英华字典)。如例1所示,对于“Economical”这一词条,汉语译为“节俭、俭约、节用”。与此相对,日译词中出现了“”这个词。尽管没有用汉字明确标注,但可以推测,“经济”属于日制新词的可能性较大。其实経済一词出自汉文典籍中説礼楽篇経済之道,本来是指経世済民、経邦済国的意思,日语中把它作为economy的译词来使用。 井上哲次郎在哲学字彙的序文中明确提到,书中出现的絶対先天相対範疇形而上学等都是古代汉文典籍里出现过的,后来用于翻译西方哲学概念。这也就是所谓的“旧瓶装新酒”的方法。日本人独自创新的新词近代日本在译介西洋术语时,首先是借用中国古典汉字词,如

6、果找不到适当的汉字旧词与之相应,便自创汉字新语,此即所谓“新译法” 如:;据森冈健二研究,在创造科学术语词时,除了最早由传教士翻译的以外,由于中国的英华字典没有现成的译词,日本人主要靠汉字语素的搭配来创造,原理是先训后音。如将诸如光、球、重、力这样的汉字对应英语中的语义单位,然后组合成词,如:“photosphere=光球,force of gravity=重力”。此类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名副其实的新创造的漢語,以“新译法”翻译科技类术语,多采用“逐字译式命名法”,如bosom vEils胸膜、blindedarm盲肠、onderbuiksgewet下腹部。人文社会科学术语较复杂,逐字直译难以表

7、达内涵,故多以汉语构词法创制新词,如:形容詞+名詞悲剧,美学形容词+动词,副词+动词,动词+目的语等等,其形态和寓意方式都与古汉语词相似。三、日语新汉语在现代日语中的地位与社会功能日语新汉语产生以后,在现代日语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并且有着极高的社会功能。正是这种用汉语来翻译词汇的方法规定了日本人理解外国的方式,特别是对于现代日本的文化及思想形态,国语教育及国语问题等,汉语译词都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日本正是利用翻译的汉语词汇将西方的国家概念等引入日本,完成了资本主义革命。结语由此可见这种“新汉语”并非日本人独自所创,而是日本在吸收外国文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明治维新为界,之前主要受中文的影响,而后则向欧美靠拢,东学西渐,出现了很多新的汉语译词。由于是时间和篇幅有限,拙稿在具体的例证和材料方面还有待丰富。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