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运用多媒体手段反思历史教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50644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运用多媒体手段反思历史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运用多媒体手段反思历史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运用多媒体手段反思历史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运用多媒体手段反思历史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运用多媒体手段反思历史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运用多媒体手段反思历史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运用多媒体手段反思历史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新课程改革下运用多媒体手段反思历史教学中国编辑。 论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历史 教学多媒体手段教学反思论文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对历史教学进行论述。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其被认为是“教师专业 发展 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新课程

2、改革的实践中,笔者有这样的体会:不学习、不培训、不研究、不更新观念,上不了课。新课程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里就是反思火花的活动舞台。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无独有偶,我国特级教师袁蓉也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中 总结 出:教学成功=教学过程+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现在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教育 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恰恰满足了它的需要,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粉笔+黑板的单一、呆板的形式,使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灵活化、成效化,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多媒

3、体手段让教学反思活起来,收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效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笔者结合几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期成为引玉之砖。在新课程中教学反思根据教学进程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笔者从这三方面着手来探讨。一、反思前准备历史是一门内容涵盖广,时空跨度大的人文学科,从内容上看,包括 政治 、 经济 、军事、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从时空上看,古今中外,横向的、纵向的,星罗棋布;从认识水平看,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等。如何让历史教学跨越时空,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更全面准确,是我们要苦思冥想的问题。多媒体教

4、学手段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操作平台来解决这些问题。1.运用 网络 资源,积极学习教学理论,努力参加教学科研。学习教学理论是反思的知识基础,参加教育科研是反思的能力保障。上好课是写好教学反思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投入课堂教学,才能为教学反思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思维的广阔空间。当然,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也是教育科研的基础,教育科研是对日常教学行为反思的升华:在教育科研中形成的方法、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2.运用网络资源,转变生存方式。以对待教材为例,许多教师离开了教科书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参就不知道怎么上课,离开了练习册和习题集就不知道怎样出考卷。教师只有完

5、全抛开旧体系下的教学生活的束缚才可能真正还自己一个富有生命力、创造力的自我,我们所欣赏的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自我,所以说存在式生存方式是反思的人格基础。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进行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怎样依据有关理论和学生实际设计易于为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案”,“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等。而这些资源的获得也都应该通过 现代 信息技术手段。二、反思中得法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反思的类型有多种,方法也多样,笔者在此谈谈几种具体方法。1.建立word文档档案。这样做法是为了写好反思札记,它关注的是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建立了word文档后

6、,下次反思就可以在前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增补、删修,这样既能体现思维的跳跃、发展,又能节省时间,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率。反思可以是“课后思”,也可以是“周后思”或“单元思”,或者“月后思”、“期中思”,甚至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教学反思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师生双边互动两方面。一是教师自我经验的总结,主要是成功之举与“败笔”之处。在记录时,力求把握好感悟点、选好切入点、注重精要性。二是学生反馈意见。在新课改的课堂中,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是课堂的主宰者,他们总会有许多“创新的火花”在闪烁,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现

7、今学生的家庭环境相对来说也有很大的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可以通过网络,比如说以邮件的方式直接传输给教师,信息的反馈如此迅速,大大提高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改革效率,这有利于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同时也可为再教时确定新的重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实践依据,以期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从而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 2.比较研究法“观察自己的教学”与“观摩公开课”是最有效的比较研究反思法。所谓“观察自己的教学”就是把自己的授课过程用多媒体设备录制下来,自己在课后观看,最直接地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情况。“观摩

8、公开课”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媒体展示。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中国编辑。3.案例分析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上网浏览、书店购买课件光盘、在线视听等多种方式收集典型的教学案例,然后对案例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解读,通过对案例的剖析,以及对照案例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笔者曾收集到一节以二战为主题的 历史 课案例,其中设计了一道开放性命题:我所感兴趣的二战人物。学生反映强烈,兴趣高涨,主

9、动在课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课堂上更是争先恐后,各抒己见。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学生谈得最多的竟然是希特勒,大多学生都义正严辞地谴责了希特勒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然而也有少数人为其辩解,比如说他敢打敢拼,智勇双全,决策英明果断;才华横溢,是个孝顺的儿子,等等。我震惊了,不觉对历史人物教学产生了怀疑。以史育人是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基本依据,正面人物的品格可以用反面人物来反衬,只有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明确是非曲直,明确评判人物的基本道德标准,才能让学习切实有效。下课后我就此案例特意写了一篇专题反思,以便让同行从中进行深刻反思,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值得注意的是这几种反思方法并不是孤立使用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取

10、长补短。只有掌握了 科学 的反思方法,敢于大胆尝试,教师才能在不断反思中快速成长,才能更好地实践新课程的改革。三、反思后落实只有反思,没有落实,所有的努力就只是一纸空文。只有发现了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成为真正的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因此,教师要为反思的落实制定好计划,在反思的基础上再反思,并对自己的反思进行阶段 总结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的同时,学校应大力给予支持,多多创造有利于教师自我反思的文化环境,多提高学生的 现代 信息技术能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成为教师教学反思的推动力。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面对教改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多媒体的

11、应用是其最主要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这一手段手段是必要的,但要注意一个“度”,不能过滥、过频,应把这一好“钢”用在“刀刃”上,要用在精处,不能使其成为“花瓶”,而应使它真正变成学校课堂教学中的一片“绿荫”。教学反思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必将带来新课程改革又一个春天,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时代的 教育 洪流,勇做当潮而立的弄潮儿。 参考 文献 :1朱汉国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XX年1月.2徐纯赤,孙红莲.在案例的开发和运用中训练教师的反思能力.上海教育科研,XX年12期.3教育心 理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4周成平主编.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 中国 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