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做题习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505997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做题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做题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做题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做题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做题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做题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做题习惯(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襄州区四中 肖云飞,良好的做题习惯对于正确、规范地做题来说非常重要。要想做好题首先靠实力,但也不可忽视技巧和习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技巧和习惯是学生避免失误,提高正确率的重要保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做题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存在问题,一、不能仔细审题。 二、不能规范做题。 三、不能合理地分配 答题时间。 四、不能认真检查。,一、不能仔细审题。,在我们英语方面,学生不会做的题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没有仔细审题造成的。有的学生把原本会做的题目,在还没有看清的情况下,就匆忙做题、然后就出错了。出错的情况有下面几个方面:有的是原来做过相似的,自以为是

2、原题,却不知后面变动了。,比如,在八年级上学期Unit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这个单元里,我们主要学习频度副词的用法以及对频度副词提问的特殊疑问词how often。练习题中常出现类似的选择题: _do you visit your uncle?Once a week. A.how long B.how often C.how much . D.how many times 这道题学生都知道应该用特殊疑问词how often。在单元检测中,我又出了这样一道题: _do you visit your uncle every month?Once . A.how l

3、ong B.how often C.how much . D.how many times 很多学生看到前半部分,就以为是原题,毫不犹豫的就选B,他们根本就没有看见我在句末又加一个表示频率的every month,不能再用how often了,此题应该是就次数提问,所以正确答案就应该是D.,有的学生是,看题只看一半就下意识的凭经验猜测。 比如,这道单项选择 We should do everything we can_people littering here and there. A.to stop B.stopping C.stop D.stopped 很多学生看到情态动词can就根据自己

4、的经验:情态动词can后接动词原形,所以就不假思索的选择C。其实此句中的we can应该是everything的定语从句,前半句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做我们能做的一切事情,后半句是到处乱扔垃圾,用动词不定式来表目的,所以要全面理解题意才能正确选择。,有的学生看题只粗略浏览,丢三落四。 例如,Could you please_me with my English?-With pleasure. A.not to help B.not help C.to help D.help 很多学生只是粗略浏览此题,把please当作一个行为动词,后面接动词不定式,事实上仔细分析一下,please在这里是表示客气

5、的语气词插入到句中,也可放在句末并有逗号隔开,这样清晰可知是情态动词Could前移,其后接动词原形。,二、不能规范做题。 有不少学生的错误是由于书写不规范、不完整、不严谨。书写习惯差的学生答案再好都是枉然。如我班的陈杨俊逸,不管作业还是考卷,都是字迹潦草,让老师如看天书。他的卷子,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判错,或者判半对,所以他的考分总是不高。每次期中、期末后都找到一些题目,仔细看是对的,但改卷老师却未给他分。还有的学生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有的甚至就在原题处涂改一次又一次,让改卷教师看了又像是A又像是B,不知道应该以哪个答案来判断,还让老师

6、视觉无比疲劳。还有的学生是写一段画一段,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还有很多学生不注意大小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人名、地名、月份的第一个字母通常要大写,但因汉语中没有这些要求,所以学生就很难记住,还有一些学生一个单词在一行的末尾没写完,还差几个字母时就把这几个字母任意添加在这个单词上面的某一个空白处,改卷老师如果没有发现这几个字母就会以为这是个错误的单词,把此题判错。在去年阅七年级试卷的时候,我还发现有的学生在做情景对话这个大题时,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可有一些学生不认真看题把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结果因为没有按要求答题,此题记为零分,非常遗憾。,三、不能合理地分配答题时间。 分配答题时间有很

7、强的技巧性。在很多时候,有些学生前面部分都做得相当好,但最后一两题却连动都没有动,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这些题,而是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思考它。我们英语试题中,倒数第二大题“用所给的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是最难的一个题目,有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磨磨蹭蹭,耽误太多时间,结果甚至没有时间按部就班地抄下自己已经打好的作文草稿。,四、不能认真检查。 由于选择题占了英语题目的70%,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较短时间里完成题目,尤其是期中、期末考试,时间非常充分,这样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早早的完成考卷。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坐在那儿无所事事,不知道检查,或者不知道怎样检查。其实这时学生可以看看单词是否写错,大小写是否正确,标

8、点符号是否正确,作文写好后自己去读一读,对照题目要求,看全部要点是否都已包括进去,有无遗漏或误解,文体格式是否正确规范 等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呢?,一、培养学生做听力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做阅读理解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做书面表达的良好习惯,一、培养学生做听力的良好习惯。,听力在一套试题的开头,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做题心情。所以做好听力非常重要。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养成良好的做听力的习惯更重要。考前或平时训练听力之前,我总是告诉学生们要调节好情绪,保持心态平静。如果遇到听不懂的单词、句子或段落,不要不知所措,甚至放弃整题,要舍得放弃。我还告诉他们,其实这是非常自然的现

9、象,我们可以想一想,平时我们听的汉语都听懂了吗?不是还接着往下听,加上常识和所说的上下文,就能推断出所说的主要内容了吗?所以,在听的时候,我们既要集中精力,相信自己,又不要过分紧张。,其次,我还要求学生在做听力的时候要抢读文字,争取主动听音。在考试播放听力之前,有一段时间空档,我们要抓紧这一点有限的时间浏览试卷,阅读题目和选项,记住关键词,以便明确听的目标,适当分析与推断,积极主动地预测。然后,要速记要点,边听边记录,不要强迫自己去听清每一个词,听音时对名字、数字、时间和某些关键的词做一些简单的标记或符号。同时,我还教给学生们一些推理的方法,以便于预测谈话内容。其实,听力并不难,掌握了这些技巧

10、,有了好的听的习惯,在听力上拿高分是很轻松的。,二、培养学生做阅读理解的良好习惯。,现在中考题目中阅读理解的分值大大增加,每小题2 分,学生也非常容易丢分。所以在做这种题型时,我要求学生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的,一定要先用横线画下来,并且标清题号,这样既可以提高准确率,也便于检查。然后我又告诉学生们:在做这种题时首先要看清问题:是问标题、全文大意、人物特点或结论,还是问作者态度。原文如果有标题,则标题常常反映了主旨大意。如问段落大意,应注意首句和尾句。如问全文中心意思,应注意首段和尾段。错误选项的特点是有的太宽泛,有的太狭窄,有的太偏离原文。对于那些要求学生猜测新单词的题,要求学生学会推断词义

11、,牢记不利用上下文回答问题,选项就没有意义这一点。如果学生能按这些要求来做,阅读理解这个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三、培养学生做书面表达的良好习惯。,有不少的学生对于书面表达觉得无从下手,还有一些学生辛苦地写好一段文章,结果因不符合文章的要求,得了很低的分,甚至是零分。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英语作文,我们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我要求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仔细审题,确定体裁,审题时要注意根据所给材料确定文章体裁,同时确定人称和时态。 接下来是写出文章的要点,抓出关键词,确定关键短语,运用连接词把句子衔接起来,同时注意使用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宾语从句等复杂句型。然

12、后是组句成段,按照文章的逻辑顺序巧用连接词,从而使文章有整体性、连贯性。 最后是检查定稿,规范书写。我常告诉学生们在文章写好之后,认真检查,看要点是否齐全,词数与要求是否吻合,有无语法错误等。规范的书写也非常重要,整洁的卷面会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 总之,我们不能盲目机械地学英语。贵在积累 ,每天积累5个单词,3个短语,2个优美的句子或习语都可以。通过平时有意识的积累,我们大家一定会有收获,写出漂亮的好文章。,良好做题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教师正确的指导,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点滴培养,教会学生做题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冷静细心专注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掌握高效率的做题方略和多种成熟的做题技巧。当然,它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只要我们教师有计划、有耐心地教,学生积极配合地学。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在获得英语学习实力的基础之上再加上良好的做题技巧和习惯,英语成绩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我相信:学生做好英语题并不难!,Thank you for liste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