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祝》中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9017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梁祝》中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梁祝》中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梁祝》中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梁祝》中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梁祝》中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梁祝》中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梁祝》中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浅析梁祝中文学与音乐的融合艺术音乐与文学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两种主要的形式。他们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但在本质上却体现出极大的共性,且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本文将以梁祝为例,来详细阐述文学与音乐的相似和融合。一、梁祝的文学表现形式和音乐表现形式梁祝的文学表现形式1.民间故事梁祝以故事的形式流传广泛,在不同民族文化中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各地方言特色民风民俗也为梁祝的故事版本增添了一抹色彩。如:梁祝在演绎天庭的情景时多次使用了诸如阳世阴间等富有迷信色彩的词语;梁

2、祝和双蝶节则将江浙一带的双蝶节与故事很好地结合起来,地方文化的融入为梁祝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其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虽然 梁祝 版本众多,但核心内容表现出极强的一致性。故事的主要情节大多为:祝英台女扮男装、梁祝从结拜到相爱、最后祝英台坟前化蝶等。这些情节都是大同小异,尽管不同地区的梁祝故事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语言都采用简朴直白的方式,偏重于口语化,这极大地增强了它的亲切感,也正因如此,它才能深入人心,广为流传。2.小说及电影梁祝先以故事与传说的形式流传于世,后来,人们把这个美丽的故事写成了小说。有一部分作家青睐于这样的题材,他们写过同名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其中为人们熟悉的是张恨水、赵清阁、

3、顾志坤三位作家撰写的。张恨水的作品影响力最大,作品在继承传说故事的基础上将祝英台的个性刻画得更加刚烈,充满了浓浓的反封建主义思想,通过细腻的语言更加全面深刻地展示出梁祝故事的悲剧色彩,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到了当代,梁祝故事更是成为爱情的典范,许多爱情小说中都可以看到梁祝的影子,我们可以体会到它一定的影响力。电影方面,梁祝已经成为导演炙手可热的素材,几十年来,梁祝故事被翻拍过无数次,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更是数不胜数。梁祝的音乐表现形式梁祝音乐文本种类多样,形式各异,流传最广的为戏剧音乐、民间歌曲和小提琴协奏曲三种形式。1.戏剧梁祝在戏曲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元代的祝英台与明代的同窗记都是这方面的

4、典型代表。到了近代,随着戏曲种类的蓬勃发展,梁祝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京剧、昆曲、吕剧、川剧中都能联盟找到梁祝的影子。当然,最出名的要数越剧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相对于其他剧种来说,越剧对于唱腔板式上音乐的选取较少,在抒情和表演方面有着独到的表现,所选取题材多为民间感人传说故事,因此常常催人泪下。2.民间歌曲民间歌曲梁祝被人们传唱的程度很高,而且这些被传唱的歌曲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各个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和生活条件的梁祝版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我们在这些独特性中可以发现一些着共性:大多数的梁祝民歌歌词通俗易懂,节奏丰富多变,再加上衬词衬句的使

5、用更增添其表现力,很好地演绎出梁祝爱情故事的悲剧性。表现形式上,以小调为主,小调雅俗共赏的特性对歌曲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内容上,梁祝民歌以叙述为主,用曲折的唱腔将梁山伯与祝英台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传播给听众;在调式上,多种多样,宫调式、商调式都有所涉及,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总体来说,民间歌曲很好地继承了原著的思想,只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将这一故事加以宣传推广。3.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于195年创作完成,这一家喻户晓的题材很快就得到了大众认可,不久就以其悲剧性和民族性走向世界。由于篇幅的原因,作品主要选取了梁祝故事中的三个主要情节:梁祝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为了更好地表现忠贞的爱情,

6、作品将这三个故事分别放入起始部展开部和最后的高潮部,协奏曲连贯自然,最后对于化蝶的处理更加贴切,迷幻的音乐仿佛将人带到了梁山伯坟前,目送着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相偎相依。二、梁祝两种表现形式的相似和融合以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戏剧文本为例,我们来分析文学与音乐这两种表现形式的相似和融合。文学形式与音乐形式的相似1.结构上的相似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一般而言,都包含开端、发展、戏剧性冲突和结束几个部分。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其音乐结构的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中分别用音乐的方式演绎了草桥结拜、同窗共读、长亭惜别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与双双化蝶翩翩起舞

7、的等故事情节,小提琴协奏曲的几个部分与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基本上吻合的,音乐家很奇妙地用音乐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美丽感人的故事。2.展现方式的相似不论是音乐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延续性的展现过程。文学作品的展现方式是通过人们对作品文字的阅读来理解感悟其主题,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音乐作品的展现方式则上借助一系列器乐,采用一定的技术技巧,通过表演者对乐谱的完整准确诠释,呈现精彩的音乐情节给听众。这两种展现方式都有一定的时间性,读者和听众需要花一些时间来体会这样的展现过程。通过阅读完整的文学作品,人们了解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而获取审美体验,使得读者的心灵得到升华。通过聆听

8、和欣赏完整的音乐作品,人们也可以体悟到音乐者想要表达的动人情感 。这样的阅读过程和观赏过程也是一种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样的展现过程中,文学作品中的字、词、句、段、章节,音乐作品中的音符、乐句、乐段、乐章,都上帮助人们了解作品主题的载体,它们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阶段性,表现了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活热爱之情,真情的渴望之情,英雄的敬仰之情等。3.表现手法相似文学作品利用文字来诠释外部世界,而音乐作品则通过声音采取模仿来的方式来反映外部世界。在音乐作品中,我们经常见到:笛子模仿小鸟的叫声、竖琴模仿流水的声音等。在许多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中,还采用一系列象征比喻的手法,常见的有:文学作品中的十字架和庄严

9、教堂,象征着宗教;音乐作品中的弱音象征静谧、铜管音乐象征英雄人物的不朽气概。这两种文艺作品都善于通过细节来进一步深化作品主题,触及观赏者的内心。比如说:文学作品的场景描写可以暗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音乐作品的声音气氛也可暗示某些事物及现象。文学与音乐的融合正因由于文学和音乐具有诸多的相似,因而使得他们进一步的融合成为可能。下面,我们以梁祝的戏剧文本和其小提琴协奏曲为例来详细阐述这种融合的过程和效果。1.文学作品中的音乐韵味音乐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在西方,浪漫主义时期诞生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出受到文学的很多影响。在中国,直到标题音乐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音乐和文学的相互影响才逐步深

10、刻化。梁祝的文学文本与音乐文本能很好地体现出这种相互影响。一方面,这种相互影响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音乐韵味;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音乐修养对于文学家创作的影响上。梁祝文学文本对音乐文本创作的影响,表现在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和主要戏剧矛盾冲突影响了音乐文本的呈现顺序和表演节奏;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文本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去阅读文学文本的梁祝,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人为之动容。戏剧文本的梁祝体现出民众思想积淀,它极大满足了中下层民众的需求,上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它以西方理论为基础,多为具有一定音乐修养的人所喜欢。二者在语言使

11、用和情感表达方式上有很多差异,但在内容和主题诠释上则呈现出异曲同工之特色,呈现出相通相融之处。音乐与文学存在着文艺共同性,因此具有相汇相融的特点。梁祝文学作品中蕴含中浓浓的音乐韵味。文学剧本中的戏剧冲突在音乐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音响动态极好地演绎了戏剧的冲突。而小提琴协奏曲的逻辑与发展,随着音调、音韵、节奏和语气等特殊声响性的表现,传达了文学作品想象与联想的,达到了一种视觉与听觉的和谐。我们在欣赏戏曲时,能感悟到浓浓的音乐韵味。2.音乐作品中的文学内涵我们在观赏梁祝的小提琴协奏曲时,一方面可以感受到鲜明的,极具民族韵味的音乐语言;另一方面,其强烈的西洋音乐气息也扑面而来。二者的融合蕴含了丰富

12、的音乐内容,传递出作品真实而感人的情感。浓郁的民族文学风中蕴含强烈的西洋风味,极富艺术感染力。作品在展现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西洋音乐演奏手法,同时为了更好地表现其民族性,又从我国丰富的戏曲样式中吸收精华,并采用民族乐器的演奏技法和效果,再加上优美的旋律通俗易懂的内容,种种手段极大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曾一度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得它广受欢迎,表现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受到国际认可。戏剧文本的梁祝是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来源,戏剧文本对小提琴协奏曲的取材的方向、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都是音乐逻辑所要遵循的顺序;这部作品的文学内涵体现多个方面:其一,上海尹桂芳“尹派”的

13、唱腔特点对旋律音调的影响。作者借鉴了这一学派的唱法,使得作品中波浪式的旋律线条蕴含了柔和、温柔、平和、纯洁、细腻的美感。其二,情节内容对作品的节奏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如叙事抒情情节的乐段部分:梁山伯与祝英台草桥亭畔、双双结拜、两人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化成彩蝶、翩翩起舞等。这些乐段多采用西方音乐的节奏节拍,律动规整、拍速平稳一致。到了演绎强烈的戏剧冲突时,作品则则采用中国的自由散拍,以渲染音乐的张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内心的纠结挣扎。作品中西张弛相结合的节奏形式,极好得升华了作品的主题,凸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三、结语文学发展至今,它与音乐一直息息相关,音乐在文学的节奏、语言

14、等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音乐强调起承转合,高潮迭起,文学作品也常常会采用设伏笔,欲扬先抑等手法,目的都是为了在矛盾最激烈处迸发,通过出人意料或者极具反差的形式给读者以震撼;同时音乐的情感起伏回环往复等都对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学作品中常常会采用音乐化的语言写人、叙事,唯美的语言在塑造人物,烘托环境氛围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对于语言的音乐特性,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语言的形式是美的,这些语言的形式美体现为:整齐的、抑扬的、回环的等,而音乐也具备这些形态的美。在一定程度上,王力先生认为,语言的形式美也就是语言的音乐美。这充分体现了音乐对于文学语言的影响。同时,透过文学中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感

15、受到作者情感上的变化,倾听作者内心的旋律,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我们说,文学的发展离不开音乐,文学作品中突显出强烈音乐韵味。同时,音乐作品具有丰厚的的文学内涵。音乐中的旋律起伏,节奏变幻中无不透露出歌词的内容情感,这是文学在音乐上的最好体现,文学之美在富有韵律和单行的旋律线条里悠扬荡漾,两者互相融合,共同造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梁祝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音乐的起承转合与故事情节相匹配,当故事达到高潮时,协奏曲通过声音节奏的变化来展现矛盾斗争的激烈,极大地加强了艺术感染力,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通过视觉听觉的震撼为我们呈现出梁祝悲剧,也极好地诠释了这部音乐作品中丰厚的文学内涵。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