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辞格知识对英语写作修辞的迁移浅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6608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辞格知识对英语写作修辞的迁移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汉语辞格知识对英语写作修辞的迁移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汉语辞格知识对英语写作修辞的迁移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汉语辞格知识对英语写作修辞的迁移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汉语辞格知识对英语写作修辞的迁移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语辞格知识对英语写作修辞的迁移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辞格知识对英语写作修辞的迁移浅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汉语辞格知识对英语写作修辞的迁移浅析1.引言迁移是外语学习中的普遍现象,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由于语言间存在的相似和区别,受到的来自母语以及以往学过的其他语言的影响。1迁移本身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当以往的知识被准确地运用到当前的学习内容中,对语言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的时候,就产生正迁移的作用,而当以往的语言技能对第二语言学习起到负面作用时候,就产生负迁移,也叫干预。2负迁移使学习者把母语或其他语言的规则和模式运用到目标语学习过程中,导致错误表达。在二语学习过

2、程中,由汉语负迁移导致的错误高达51%。3除了错误以外,语言迁移有其他表现形式,如便利,回避和滥用。语言迁移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发生在字,词,句,篇以及语用等各个层次。4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二语习得领域的对比分析法强调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负迁移, 认为二语学习者的习得错误主要是由学习者的母语干扰所致。在对比分析法的大背景下,美国应用语言学家Kaplan针对研究如何提高第二语言学生的英文写作质量提出对比修辞理论, 其主要观点之一是母语的修辞模式对二语写作产生负联盟面的影响。5到了20世纪90年代,传统对比修辞理研究在内容上有了较大的修改。除了把原有的语言分析框架纳入其中之外,还

3、涉及到认知和社会文化因素,二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资源不再一味地被认为是一种障碍,而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但是,母语文化中有哪些因素对第二语言写作修辞有正面影响?哪些存在负面干扰作用? 这仍然是对比修辞研究中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在语言迁移和对比修辞的理论框架之下,着眼于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研究,尝试从英汉双语修辞格运用的角度,探索母语辞格知识及运用对英语辞格知识习得及运用的迁移性影响。2.英汉修辞格的体系 英语修辞格。在英语语言中,修辞格指的是偏离字词常规意义的用法。修辞格可以是和字面意思完全一致的字词的反复,组合,省略,或者是带有与字面意思互不关联的特殊意思的短语,如暗喻,明喻,夸张

4、,拟人等。修辞格通常和修辞比喻同义。西方古典修辞学者们将修辞格分为两类:结构修辞和转义修辞前者改变词的常见形态, 后者改变词的一般意义。62. 汉语修辞格体系。汉语中“修辞格”这一术语最早由我国修辞学家唐钺先生在1923年出版修辞格中提出,书中把修辞格定义为“凡语文中因为要增大或者确定词句所有效力,不用通常的语气而用变格的方法,这种地方叫做修辞格。” 7我国现代汉语修辞格体系的确立归功于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他的修辞学发凡一书是我国修辞学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标志着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的形成。书中他把汉语修辞归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野, 消极修辞指的是基本的修辞法,以表达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语

5、句平匀, 安排稳密为纲领,而积极修辞是要使人感受,在形式上利用一切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性因素,内容上基于经验的融合,尤其以适应情境为主要条项。他把属于积极修辞的修辞格归类为甲、乙、丙、丁四类。82.英汉修辞格体系异同。修辞格是修辞的具体形式,是修辞学研究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出现在文章的字词, 句子,句群,段落,篇章各个层次。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在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句法结构和词序等均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如果撇开这些因素不谈,单就修辞手法而论,英语60种常用修辞格绝大部分都能在汉语中找到与它们相同或者相似的修辞方式。从本质上看,双方存在着相同或者相似的修辞思维和表达形式。 从另一个视

6、角来看,由于双方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生活环境,甚至美学观念相异,往往在表达同一概念的时候,双方需要使用不同的修辞格。一些性质相同的修辞格,在结构上和运用范围上都有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常用的修辞手法上存在着非常相似的现象,而相似之中又有一些各自的特点,把它们放在二语写作的背景之下进行比较和研究,对我们认识英汉写作中思维表达和语言运用的差异和趋同就很有价值。3.本项研究 研究设想和方法。本项研究的设想是: 中国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修辞格知识和运用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受到他们汉语修辞格知识体系的正迁移影响。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方式。第一部分分为两个步骤: 概念识别和实例识别,重点在

7、于了解大学生对于英汉修辞格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概念识别包括识别26个常见英文修辞格。实例识别环节要求受试在阅读英国小说家毛姆的短篇小说Bum的缩写版中,挑出文中所出现的不同修辞格。第二部分则要求受试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间段就规定题目用英文写作说明文一篇,写作时间,写作字数均不作限制。3.调查对象。参加调查的受试是160名浙江大学XX级大学四级学生,他们来自全校各个学院, 专业和性别都是随机选择。3.数据分析。修辞格的判断有一定的主观性,为避免误判,由两位老师合作参与评判,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修辞格的种类繁多,且经常有同一个句子出现几种修辞格连用的情况,在本次调查中,只要是出现的修辞格,均记录为“1

8、”,出现在同一篇短文中的同一辞格以累计次数记录。全部数据录入Excel表格。3.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于各项英语修辞格的概念并不陌生,其中普及率超过50%的有10 项,Simile,Hyperbole,Pun,Personification,Metaphor,Irony,Epigram,Analogy,SarcasmOnomatopoEia; 但是,知道Antithesis,Innuendo,Syllepsis,Euphemism,Understatement 等五项修辞格的人数相对较少。然而,受试在语境中对修辞格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弱。相比之下,学生对小说The Bum中出现的修辞格Parallel

9、ism,Rhetoric question,antithesis这三项的识别能力差于Hyperbole, Metaphor,Personification三项。另外,大学生获得英语修辞格知识的渠道多种多样,但“中学语文课堂”是大多数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汉语修辞格种类繁多,受试在中文写作中有意识经常使用的却不外乎几种,按使用频繁度排序,分别是比喻, 排比,设问和夸张, 而与这几种辞格对应的英文辞格也在受试所写的英文短文中出现,将它们按出现次数排序,和中文写作中的辞格使用频度呈同样的序列。3.结果分析。 来自汉语修辞格知识体系的正迁移。受试的汉语修辞格知识体系对他们的英文修辞格知

10、识具有一定的正迁移作用。这是因为:中学语文课是大学生英文辞格知识的主要渠道,7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英文辞格知识来自中学时代的语文课。由于英汉的相似性,中学语文课上的修辞格知识为他们后来的英文辞格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受试对汉语中常用的比喻,拟人,夸张这三种辞格显得驾轻就熟, 在英文小说阅读过程中有较多的人数能正确指认它们的位置。来自汉语修辞格知识体系的负迁移。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受试的汉语修辞格知识体系对他们的英文修辞格知识也存在负迁移作用。这是英汉辞格体系本身固有的差异造成的。比如,有些英语辞格并没有对等的汉语辞格,如zeugma,a sentential adverb,en

11、thememe等, 或者有些辞格在汉语语篇中并不常见,如condupicatio,syllepsis等。这使得他们对某些英语辞格感到陌生,也就部分解释了为什么antithesis,Understatement 等五项修辞格较少为人所知。这种负迁移还表现在对某个辞格的认识和掌握上。以常用的汉语辞格“排比”为例,汉语辞格对英语辞格知识的正迁移使得有%的受试认为他们了解这个汉语译名为“排比”的英文修辞格Parallelism,但在小说语境中,只有%的受试正确指出了Parallelism的位置。另外,尽管有超过58%的人回答经常在汉语写作中使用这个辞格,但在英文短文中出现的次数远远低于比喻。据问卷结束

12、后参加访谈的受试们解释,究竟英文辞格“排比”的定义是什么,他们并不清楚,只是根据汉语辞格“排比”的概念来判断小说中出现的排比。排比在汉语修辞格体系中被定义为“用三个或三个以上内容密切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接连说出来的修辞方式。”9而英文辞格“Parallelism” 的定义是“a recurrent syntactic similarity. Any sentence elements can be paralleled, any number of times.”10。修辞格排比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最大区别是相似结构的数量,汉语语篇中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或相似结构”才被

13、定义为是排比,但在英文中可以是“any number”。所以受试只将文中两处三个以上的相同或相似结构识别为排比,而忽略了那些只有两处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平行结构共12处。由此可见,排比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相似与区别既造成了学生学习英文排比格的正迁移,也造成了负迁移。汉英排比格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另一类迁移性影响:学生坦言因为不清楚英文中的排比格到底是怎么样的,在英文写作中避免使用排比。这就解释了英文排比在学生的英文写作中只出现45次,远远低于比喻130次。4.结论和启示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学生具有相当的英语修辞格知识,并受到了来自汉语辞格知识和运用背景的迁移性影响,既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这是由汉英辞格体

14、系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决定的。本项研究的结果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提高英语写作质量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学生的英语辞格知识主要还是来自中学时代语文课上打下的基础, 而且学生对修辞格的掌握也大多停留在知道这个术语,但在具体语境中却不知道正确识别和使用。随着近年来大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升,应该把修辞教学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来,尤其在英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系统完整的修辞教学必不可少。另外,英汉修辞格有共同点,也有一些在各自的辞格系统中找不到对应的用法的情况, 且英语辞格远比汉语辞格复杂,在教学中要注意辞格体系的特异性,尽量使来自汉语的影响朝着正迁移的方向发展。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