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精品-】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49613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精品-】(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2010.3.22,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制定依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管理规范。 针对预防接种单位管理有关的十项内容进行了重新界定或进一步明确: 条件与职责、设置、分类分级管理、 服务形式和周期 、人员配置、制度与公示 、 疫苗和注射器管理、 预防接种实施、 资料管理、健康教育和宣传、 流动儿童管理等,河南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规范(试行),核心内容: 接种单位的接种区域必须明确划分; 取消双月运转的服务周期; 各级疾控中心设立的预防接种门诊

2、应符合条件; 接种单位公示内容; 调整接种门诊的复核时间; 赋予接种底册以新的职能; 加大对产科接种点的管理力度; 明确各项管理制度等。,规范内容,本规范共包括 十三章四十六条,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接种单位的条件与职责 第三章 预防接种单位设置 第四章 预防接种单位分类分级管理 第五章 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周期 第六章 预防接种单位人员配置 第七章 预防接种单位制度与公示 第八章 疫苗和注射器管理 第九章 预防接种实施 第十章 资料管理 第十一章 健康教育和宣传 第十二章 流动儿童管理 第十三章 附 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制定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规范预防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工作行为 提高预防

3、接种质量 保障受种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二条 预防接种单位的定义 预防接种单位,是指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条例指定的,承担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有明确责任区域,并符合相关要求的医疗卫生机构。,第一章 总则,明确概念 只接种二类疫苗的医疗卫生机构(第三章接种单位设置第五条(七)有明确规定) 经济利益 责任区域(应种人数)不明确 只接种不管理 犬伤门诊,第一章 总则,条例第八条 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承担预防接种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接种单位时,应当明确其责任区域。 疾控中心门诊要开展预防接种服务预防接种单位 要遵循卫生行政部门指

4、定,有明确 区域。,第二章 接种单位的条件与职责,接种单位的条件,第三条 接种单位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注解一; (二)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解二 、护士或者乡村医生注解三 ;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注解一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代码 诊疗科目 预防保健科 全科医疗科 内科 呼吸内科专业 消化内科专业 代码 诊疗科目 注释 预防保健科 含社区保健、儿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 全科医疗科 由医务人员向病人提供综合(不分科) 诊疗业务和家

5、庭医疗业务的均属此科目, 如基层诊所、卫生所(室)等提供的业务。,注解二 执业助理医师,医生执业群体由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医生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三十条 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 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注解三 乡村医生,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适用范围为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 “村医疗卫生机构”,一般是指向农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村卫

6、生室(所、站)、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属于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1970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乡村医生必须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接种单位应具备基本条件:,(四)预防接种门诊应当具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条件,乡级以下应积极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工作。(电脑、打印机、电话、网络、移动硬盘) 目前全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情况: 全区10家集中接种单位,10家建立,有个别单位无专用打印机、电话、移动硬盘,大部分已将2005年以来数据录入。 注意:证为主、基本数据完善(出生日期、户口、现住址、联系电话,禁忌症等),第二章,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是什么?

7、十一条职责,实施接种仅仅是第一条 只接种,不管理”的问题(为什么只接种二类疫苗的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属于预防接种单位 对不承担常规接种的单位如村卫生所,也有相应职责,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一),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 制订第一类疫苗、注射器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正常的冷链运转; 按照要求定期上报第一类疫苗、注射器和第二类疫苗的使用情况;常规报表 按照有关规定为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及时发现和掌握流动儿童情况,按规定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并给予接种或补种;,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二),开展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与监测; 开

8、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协助上级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 共报告5例,甲流4例;百白破(武汉生物)1例(中星社区无菌性脓肿1例); 覆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甲流为主,其它社区是否报告?提示进一步加强监测。,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二),7、开展免疫预防及相关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等; 8、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接种单位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数据备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未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接种单位负责向乡级防保组织提交儿童预防接种登记资料;,预防接种单位的职责(三),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接受所在地县级疾病预

9、防控制机构或乡级防保组织的业务管理与指导,协助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免疫规划工作; 不承担常规预防接种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应重点配合辖区接种单位做好预防接种宣传、免疫规划目标儿童调查、接种通知、疫苗预防接种情况核对等有关公共卫生工作.,第三章 预防接种单位设置,预防接种单位的认定与许可(一),1、预防接种单位由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颁发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书 2、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或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未实施门诊化接种的乡镇,每个行政村指定1所接种单位。区域范围较大或人口较多的乡镇、街道可适当增加接种门诊设置数量;,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书,预防接种单位的

10、认定与许可(二),3、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工作需要,在本行政区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单位设置预防接种门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个村级预防接种点和临时接种点;具备条件的医院产科,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产科接种点; 4、各级疾控中心设立的预防接种门诊应遵循属地管理原则,须与本单位免疫规划管理科室分开,并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免疫规划科室业务管理;,预防接种单位的认定与许可(三),5、产科接种点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及卡介苗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管理; 6、根据

11、工作需要,可在医疗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设置临时接种点,承担除卡介苗、狂犬病疫苗接种以外的其他疫苗预防接种工作; 7、预防接种单位承担责任区域内的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仅接种第二类疫苗、无明确责任区域的医疗卫生机构,不作为接种单位,逐步取消其接种资格。,预防接种单位的责任区域划分,划分原则:预防接种单位的责任区域,按照以居住地划分的原则,城市(城镇)按行政区划与街道相结合的方法、农村按行政村或自然村进行划定,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文件形式明确,避免区域交叉和遗漏。 责任区域公示:预防接种单位必须绘制责任区域示意图,责任区域的范围清晰明确,责任分工到人,并在预防接种单位的显著位置予以公

12、示。,市、县CDC设立预防接种门诊,首先具备接种单位的4项基本条件;(第3条) 必须由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以文件形式明确责任区域,按行政区划与街道相结合的方法划定,避免区域交叉和遗漏,并颁发预防接种单位资格证书; 负责责任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单位职责,承担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及相关。 各级疾控中心设立的预防接种门诊应遵循属地管理原则,须与本单位免疫规划管理科室分开。业务上接受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免疫规划科室指导和管理; 必须达到示范预防接种门诊标准(第11条)。,第四章 预防接种单位 分类分级管理,预防接种单位分类(一),预防接种单位分为四类: 预防接种门诊 村级接种点 产科接

13、种点 临时接种点,预防接种单位分类(二),预防接种门诊:包括城市(城镇)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的接种单位,县级及以上疾控机构设立的接种单位,大型厂(矿)、大中专院校等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接种单位,以及实行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接种的接种单位。 村级接种点:指农村地区覆盖1个或几个村级单位的固定预防接种点,按月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单位分类(三),产科接种点:指承担本机构所接生新生儿的首针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的医疗机构。 临时接种点:指根据工作需要临时设置的预防接种单位。,预防接种门诊实行分级管理(一),预防接种门诊实行分级管理。按不同的硬件设施、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等,评定为示范预防接种门诊

14、、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和合格预防接种门诊三级,建设标准见附件2 -预防接种单位建设标准。 合格预防接种门诊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评定,报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规范预防接种门诊由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评定,报省卫生厅备案; 示范预防接种门诊由省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初审,省卫生厅组织考核评定。 示范、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分别由省卫生厅、省辖市卫生局颁发证书。(最基本达到合格),预防接种门诊实行分级管理(二),预防接种门诊复核时间:示范预防接种门诊每4年、规范预防接种门诊每3年、合格预防接种门诊每2年,由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复核。 县级及以上疾控机构设立的预防接种门诊必须达到示范预防接种门诊标准。,

15、第五章 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周期,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周期,服务形式:定点接种、入户接种、临时接种等。 服务周期:固定时间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预防接种门诊:至少按旬接种,条件允许的应按周或日开展接种,每旬(周)需固定不少于2天提供预防接种服务;(考虑入托入学儿童,周六/周日接种的好处) 村级接种点:每月至少应固定1-2天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产科接种点:应保证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卡介苗及时接种。,第六章 预防接种单位人员配置,预防接种单位人员配置 (一),人员配置:预防接种单位应根据其职责和任务,结合责任区域内的服务人口、面积和交通、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接种人员要求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相对固定,不得随意调整。 预防接种门诊的接种人员应按照服务总人口的万分之一配备,但不得少于3人;村级接种点至少安排1名接种人员;城市产科接种点至少配置2名接种人员,农村产科接种点至少配置1名接种人员。 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及所辖行政村,均应至少安排1人,负责及时收集、准确上报本地区适龄儿童信息,通知适龄儿童及时进行预防接种,宣传普及预防接种知识等工作。,预防接种单位人员配置 (二),预防接种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对本行政区域内接种人员组织培训考核,考核成绩记录在河南省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合格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