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305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_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_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_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_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_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_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摘要标准化 发展 状况是反映 经济 发展水平和 科技 进步的重要指标,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从标准化发展情况、标准水平的判断、标准化体系和标准化水平的判断四个方面对标准化评价的相关 研究 进行了 分析 ,指出标准化发展情况、标准水平的判断、标准化体系的评估并不能反映标准化整体的发展情况,而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层面的宏观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关键词一、引言人类 社会 的发展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

2、过程中,标准化是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实现 科学 管理和 现代 化管理、促进先进生产组织和制造技术的推广和 应用 、提高产品质量和发展产品品种、消除浪费和促进节约等的重要保障措施。随着标准化日益渗透到产业、科技、对外贸易和国内流通等领域,标准化 问题 日益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 内容 。标准化发展状况也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之一。长期以来,提高标准和标准化水平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重点。 目前 ,国内外关于标准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对标准化发展情况、标准水平的判断、标准化体系和标准化水平的判断四个方面。二、标准化评价研究进展1.对标准化的发展情

3、况的 总结 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标准化概论一书从建国以来我国标准的数量变化情况这一角度总结了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情况。 中国 标准化研究院从近年来标准化政策法规、标准发展情况、现有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多个方面,对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做了全面总结。部分学者对我国部分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如农业、物流行业、服务业、信息产业等。2.对标准水平的研究和标准化系数的研究对标准水平的评价 方法 进行的分析,指出现行的标准水平评价方法只是将标准水平分为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一般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三种。这种评价方法存在着诸多缺点:一是评价不够全面;二是评价方法不够客观;三是与市场脱节。认为标准水平的评价应与国际标准

4、的比对、标准的经济效益、标准的社会效益和编写质量等方面综合评价。而对标准化系数的研究指出,产品标准化系数可分为:种数标准化系数、件数标准化系数、重复性系数和价值标准化系数4种,前3种是通过对零件的 自然 数量进行 计算 的,而价值标准化系数是通过对产品的成本核算后获得的,综合应用两类指标更能反映出产品的标准化水平。3.对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对于标准化的实施效果,尤其是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较多。1975年,ISO发表了标准化的经济效果的报告,其中介绍了各国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宇航标准NAS1524:标准化节约的确定与计算;拉多纳和拉萨里兰的1972年国家标准化的经济效果;松浦四郎的 工业 标

5、准化原理;ISOSTACO4830:产品国际标准化优先顺序评价等等。此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苏联总结了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先后颁布了七项关于标准化经济效果计算方法的国家标准。1983年1984年,我国连续颁布了三个有关评价、论证、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标准,即GB35331-83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GB35332-84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论证方法和GB35333-84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标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末开始逐渐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的改进进行了探讨。国外对标准化经济

6、效益的研究较多,最为突出、 影响 最大的是德国对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的研究,该研究将标准化对经济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1960年1996年的资本与劳动力数据的分析,考察反映技术进步的三个指标:专利数量、德国用于购买外国专利的数量和标准数量及技术规则。通过回归分析,标准对技术创新有正向刺激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通过标准和技术规则的推广和引用加以实现。XX年德国标准化的投入达到亿欧元,产生了160亿欧元的效益,这意味着德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是标准化创造的。此后,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先后运用类似的方法对本国标准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标

7、准化对经济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对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小并没有达成一致。4.对标准化水平评价的 研究 目前 ,国内外对标准化水平评价的研究很少。尽管出现了许多关于 经济 效益的推荐标准和研究,但这些研究仅仅针对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做出评价,并没有从宏观角度对标准化的整体水平做出全面评价,主要还是行业标准化评价体系和 企业 标准化评价体系两种。具体来看,目前较为全面的标准化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种:(1)国家层面的宏观指标体系。目前,少量 文献 对标准化评价做了探讨性研究,根据文献资料整理国家指标体系对标准化效益指标较为粗糙,很难定量做出评价,尤其是标准的效益只分为经济效益和 社会 效益并没有具体

8、的指标说明,具体操作上很困难。而其它指标也很难全面反映标准化的水平。(2)行业层面的中观指标体系。其中较为成熟的是农业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构成,从农业标准化基础水平、建设水平、实施程度、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对我国农业标准化水平做出了评价。总体来说,该指标体系从农业的特点出发,较为全面地反映标准化水平 发展 情况,但该体系部分指标很难量化,也没有在实际 应用 中使用。(3)企业层面的微观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多。我国原机电部机电科就曾于1991年颁布的机械 工业 企业标准化水平评价 方法 。该办法中从标准化管理机构,标准化有关人员素质

9、,标准化计划、经费与条件,应具有的相关标准,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标准化贯彻状况,贯彻标准的条件与手段,标准化管理工作,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的标准体系,以及附加项目,共计十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二级指标,综合评价某一企业的标准化水平。而有学者提出了三级指标体系,该体系从企业标准化管理、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贯彻标准能力四个方面进行 分析 ,其二级和三级指标比机电部所颁布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加详细。上述两种企业标准化评价体系都是针对工业企业的,都是采用打分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后者的指标划分更细。但这两种指标体系都是20世纪90年代初编制的,在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三、标准化评价体

10、系研究 总结对标准化发展情况的总结、标准水平的判断和标准化体系的评估,只能片面的反映国家标准化的水平,并不能全面、综合地对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做出明确判断。而国家、行业及企业这三个层次的标准化评价体系研究的基本原则基本相同,评价方法相同。标准化评价方法仍在不断探索,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许多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调查研究法、预测评价法、平行指标对比法和综合法等。现有的标准化评价方法中占主导的是用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的特性值的多少和特性值的高低作为判定水平高低的证据,而判定的准则或参照系则是其他国家的标准或国际准则。目前对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尤其是指标体系的设定具有很强的片面性

11、,所选取的指标可操作性不强,未能全面反映出标准化发展情况。对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主要几种在微观层面,很少涉及到宏观层面。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层面的宏观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 文献:1李春田:标准化概论(第四版)M.北京: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XX:2022中国标准化研究院XX中国标准化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3何振华等: 现代 标准化M北京市标协 电子 设备结构专业委员会,1984:161184BeuthVerlagEconomicBenefitsofStandardization:SummaryofResultsRDINGermanInstituteforStandardization,XX:2025任子平赵景柱邓红兵等:标准化水平定量评价及其指标体系J.武汉 科技 大学学报,XX,27:214216李林杰梁婉君:农业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的 理论 设计J.统计与决策,XX,:4547周启康:谈 企业 标准化水平的考核J. 中国 标准化,1991,:2226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