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049303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8.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儿童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儿童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儿童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儿童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童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李迎春 副教授,主要内容,基本概念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解读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解读 责任与实施 伤害事故发生情况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事故现场救护,一、基本概念,儿童意外伤害(事故伤害)是指在预料之外情况下,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对儿童身体所造成的损伤,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儿童意外伤害类型,国际疾病分类标准-9E(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9E) 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External

2、 Causes of Injury ,ICECI),儿童意外伤害的分类,跌伤 烧烫伤 交通伤 刀割伤/锐器刺伤; 动物伤; 异物; 中毒; 触电;,爆炸伤; 意外窒息; 溺水; 碰伤/砸伤; 其他,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指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等软组织及部分软骨、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软组织损伤常见有摔伤、扭伤、割伤、裂伤、烧(烫)伤等。 根据受伤部位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骨折,骨折是指骨骼断裂。 闭合性骨折:没有皮肤破损的骨折 开放性骨折:是指在骨折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的骨折类型,二、管理办法解读,增加: 第四条:县级以上各级

3、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作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和指导。,二、管理办法解读,增加: 第九条:托幼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本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二、管理办法解读,增加: 第二十一条 托幼机构未按照规定履行卫生保健工作职责,造成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职责,导致托幼机构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二、管理办法解读, 修改:第五条 托儿 所、幼儿园园舍、桌 椅、教具、采光、照 明、卫生设施、娱乐 器具及

4、运动器械等必 须安全并适合儿童健 康发育的需要,符合 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和安全标准要求。 (1994年 ), 第七条:托幼机构的 建筑、设施、设备、 环境及提供的食品、 饮用水等应当符号国 家有关卫生标准、规 范的要求。 (2010年),二、管理办法解读,修改:第十条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六)制定各种安全措施,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1994年 ),第十五条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八)建立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2010年),三、工作规范解读,第二部分 卫生保健工作规范 内容:(八)儿童伤害事故的预防 范围:

5、涉及托幼机构的一日生活、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与管理、体格锻炼、卫生与消毒、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管理。,三、工作规范解读,托幼机构的各项活动应以儿童安全为前提,建立安全及检查制度,落实预防儿童伤害的各项措施。 托幼机构的房屋、场地、家具、玩教具、生活设施等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托幼机构应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火灾、暴力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果发生重大伤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托幼机构应加强对工作人员、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普及安全知识。,保教人员应接受预防儿童伤害事故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好儿童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预防软组织损

6、伤、骨折、烧(烫)伤、中毒等伤害事故的发生。,工作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各项安全制度 加强儿童安全知识教育 及时报告制度 开展有针对性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安全工作检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教育与安全训练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儿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四、责任与实施,妇幼保健机构: 辖区内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基本知识、基本救助技能或演练、安全教育等。,四、责任与实施,托幼机构: 确定责任人 建立各项安全制度 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 定期检查设施、设备、教玩具等,四、责任与实施,卫生保健人员: 掌握全园儿童健康状况 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 掌握基本

7、知识 基本救助技能 安全教育 安全记录等,四、责任与实施,安全问题是托幼机构的大事 教育部门:主管部门,第一责任人 卫生部门主要任务:配合/协助教育部门 工作方法: 健康教育应急(急救)知识培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五、伤害事故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特征: 0-14岁儿童的第一位死因! 占我国儿童死亡总数的1/3! 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 死亡率较日本、新加坡、瑞典等先进国家高出约2倍!,儿童意外伤害的构成,跌伤,动物伤,车祸,其他,烧烫伤,锐器伤,幼儿园伤害事故构成,性别构成:男孩90.3,女孩9.7 类型:骨折22例(71),切割伤12例(38.7),脱臼(29)

8、季节:春季19例(61.3),夏季9例(29 ),冬季3例(9.7) 场所:大型玩具场所24例(77.4),盥洗室6例(19.4),教室5例(16.1%),活动室5例(16.1),意外伤害的特性: 短时间内发生 来自能量的转移 结果无法预见,第一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重点,措施之一 加强儿童安全意识与行为培养,主动预防是根本 鼓励而不是禁止儿童好奇心与探索行为 安全教育从小开始 内容有侧重、方法要适当 督促儿童将知识转化为行为 成年人以身作则(家长、老师),家庭、幼儿园/学校是意外伤害最常发生地点 父母、老师是主要安全教育者 也是被动预防主要承担者 应根据儿童身心能力,创造安全环境 和儿童保持

9、近距离,措施之二 重视和规范家庭、学校在儿童安全教育中的作用,措施之三 加强管理和改善环境条件,道路条件、交通工具、交通管理 游乐设施及其管理 建筑工地管理 提供安全的户外活动场所,安全法律、法规、条例 -国家和政府的职责 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教育 -家庭、学校、社区中所有成年人的义务 安全知识的提供 -卫生、教育、公安、社会组织、科研机构的责任,措施之四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建立监测网络 卫生、教育、计生、社区?联合? 为决策提供依据 制定预案定期排查隐患 评价效果,措施之五 建立儿童意外伤害监测系统,安全隐患现场调查,25%的有热源的幼儿园中,未安装防护栏; 15% 的园所室内电器

10、插座安装高度不够; 25%的园所热水瓶、成人剪刀、消毒剂未放置在安全地方; 13%的园所伙房、锅炉房没有防止儿童进入的安全措施; 35%的园所娱乐设施及玩具无日常维护和保养.,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随 访,报告园领导 - ,轻症观察 ,做好记录,通知家长 报告上级 主管部门,发生伤害突发事件及时救治/处理 送医院,(一)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流程图,(二)猝死应急处理预案流程图,就地心肺复苏、人工呼吸、 张开口腔。 开放气道,仰头举颌,用自 己口唇包紧幼儿口唇用力吹 气,每分钟16-20次。 胸外按压,将左手掌心按住 幼儿左侧胸骨下1/3处,右 手掌按在左手上,每分钟按压100次,通知园领

11、导,通知家长,发生班级,通知保健人员进行心肺复苏,迅速拨打120急救,迅速送就近医院,(三)窒息应急处理预案流程图,(四)惊厥应急处理预案流程图,通知保健人员给予惊厥处理,用20-30毫升10%水化氯醛灌肠,没有灌肠设备,可用剪开口的开塞露球吸入水化氯醛挤入幼儿肛门,并捏紧幼儿屁股10分钟,幼儿抽痉止住后会全身无力,让幼儿在保健室观察休息,高热给予物理降温,查明惊厥原因(是高热惊厥还是无热惊厥),让幼儿侧卧,空气流通,用毛巾或手绢咬在两牙之间,以防抽痉时咬伤舌头,止痉无效时立即送医院,通知园领导,通知家长,发生班级,(五)烧烫伤应急处理预案流程图,通知园领导,通知家长,发生班级,迅速让幼儿脱离

12、烧烫区域,给予降温处理,用冷水浸泡或冲淋20-30分钟能有效减轻疼痛,不要脱衣裤鞋袜。等降温后用剪刀剪去衣裤,用干净的纱布或手绢盖住创面。,通知保健人员将严重烫伤幼儿迅速送医院,(六)煤气中毒应急处理预案流程图,通知园领导,通知家长,迅速抢救出中毒患儿至户外,关闭或撤离引起煤气泄漏的物品,开窗门让空气流通,通知保健人员将严重烫伤幼儿迅速送医院,通畅气道,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对神志不能恢复的幼儿紧急送交医院,高压氧舱救治,(七)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流程图,通知园领导,通知患病 幼儿家长,在同一时段内班级有3人以上出现同一症状为食物中毒,观察班上有无续发病例,通知食堂封存所有器具、食品,接受卫生监

13、督所检查。,通知保健人员 将患儿送医院,通知辖区内卫生监督所来园调查食物中毒原因,(八)火灾应急处理预案流程图,通知园领导,组织未发生火灾的班级幼儿撤离,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发生地,如火灾发生在幼儿睡眠时,唤醒幼儿,不要穿衣,迅速离开。,其他老师组织扑救,用水弄湿身体,用弄湿的棉被堵住容易进烟的门缝。,老师组织幼儿撤离,如不能撤离迅速带领幼儿进入相对安全区域,如厕所、阳台、楼顶等有窗户房间,把毛巾折叠成八层厚弄湿盖住幼儿口鼻,不能随便打开窗户,以防形成冷热空气对流,加重火势或烟雾。,组织园内扑救,3秒 头晕,10-20秒,昏厥抽搐,60秒,瞳孔大,60秒后,呼吸停,4- 6分钟 脑细胞 不

14、可逆损伤,复苏成功率 4分内50% 6分以上4%,4-6分10% 10分后存活甚少,生命随着时间迅速消失,八、事故现场救护,现 场,先救命后救伤,心肺复苏术,创伤救护技术,救护主线,(基点),(主则),(救命),(救伤),现 场 救 护 技 术,遇到心跳呼吸停止怎么办?,报警时需告之,意外发生地点; 发生意外原因; 患病、受伤者数目; 伤员情况:,切记不要先挂断电话!,早期徒手心肺复苏,A 打开气道 B 人工呼吸 C 胸外心脏按压,A:打开气道 (Airway , A ),1.判断意识,2.呼救,3.翻转为 复苏体位,4.打开气道,开放气道方法,仰头举颏法,双手抬颌法 (脊椎损伤时,专业人员采

15、用),下颏经耳垂 连线与地面呈 成人90度 儿童60度 婴儿30度,B . 人工呼吸,5.判断呼吸 (看/听/感觉),6.口对口吹气,-成人:10-12次/min (5-6s吹气1次) -儿童及婴儿: 12-20次/min (3-5s吹气1次),C .人工循环(Circulation,C),7.检查脉搏,8.心脏按压 100次/min,定位方法,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C),按压与吹气比,成人: 单人或双人: 比例为30:2 B与C反复交替进行 每5个循环或2min检 查一次,儿童及婴儿 单人:同成人 双人:比例15:2,B与C反复交替进行, 每8个循环或2min检查一次,心肺复苏有效指征,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怎样搬运伤者?,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