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板浓缩颗粒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92952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柴板浓缩颗粒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_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柴板浓缩颗粒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_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柴板浓缩颗粒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_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柴板浓缩颗粒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_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柴板浓缩颗粒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_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柴板浓缩颗粒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柴板浓缩颗粒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_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柴板浓缩颗粒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柴板浓缩颗粒剂 【摘要】 目的 探讨柴板浓缩颗粒剂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 13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 组与对照组分别以柴板浓缩颗粒剂和保婴丹各治疗3天。 结果 治疗组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于治疗后均明显减少,而对照组症状、体征在治疗后改善较差,治疗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 结论 柴板浓缩颗粒剂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的作用,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颗粒剂,值得推广 应

2、用 。 关键词 柴板浓缩颗粒剂 保婴丹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发热、咳嗽、咳痰、流涕、咽喉肿痛、厌食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我科于XX年11月XX年4月采用柴板浓缩颗粒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与儿科门诊常用的保婴丹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 中医辨证分型 全部病例均选用风热证或夹痰夹滞者,症见发热咳嗽,纳呆少食或恶心呕吐,咽充血明显,舌苔薄黄,舌质红。 西医标准 轻型:发热38,伴流涕、喷嚏、鼻塞、头痛,有轻度咳嗽、声嘶、咽痛,轻度扁桃体肿大、充血;中型:发热3839,伴流涕、喷嚏、鼻塞、头痛,有中度咳嗽,声嘶、咽充血、扁桃体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增

3、生,全身不适,食欲减退;重型:发热39以上,伴全身不适,精神差、食欲不振、畏寒、头痛、咳嗽及鼻部症状较重,语声嘶哑、咽痛、咽充血明显、扁桃体肿大,咽峡部或扁桃体有点斑状渗出物,口腔、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亦有灰白色疱疹或溃疡,眼结膜充血、水肿或有滤泡等。 排除标准 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纳入观察病例,并将以下条件作为排除观察病例标准:营养不良或有心、肾、血液系统疾病者;肺炎、细菌性痢疾患者;未坚持服药,中途换药或观察资料不全者。 1.一般资料 将符合上述条件的13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男32例,女39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岁。对照组62例,男37例,女25例,年龄7个月

4、岁,平均岁。两组病例中,轻型42例,中型63例,重型28例。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情轻重差异无显著性,P,具有可比性。 1.治疗方法 治疗组 柴板浓缩颗粒剂:柴胡10g,板蓝根10g,半枝莲10g,黄芩5g,生石膏15g,浙贝5g,炒麦芽10g,前胡5g,焦山楂10g,紫草5g,贯众5g,菊花5g,蚤休5g,常山3g,青蒿10g,鸭跖草10g,羌活5g,生甘草5g。治疗组给予柴板浓缩颗粒剂,3岁每日剂,分3次服;连服3天。 对照组 给予保婴丹。3岁每次1瓶,每天23次,以温开水调服,连服3天。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荤腥、油腻燥热之物 1 。 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 将下述指标纳入观察指标:症状:发热、鼻

5、塞流涕、咳嗽、咽喉肿痛、咳痰、恶心呕吐、厌食。体征:体温、舌象、咽部检查、肺部体征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症状、体征评价等级按逐级加重分为0、共4个等级,分别评为0分、1分、2分、3分。疗效标准:痊愈:服药2472h内临床症状消失、体征及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服药2472h内临床症状、体征指标接近正常,积分下降2/3;有效:服药2472h临床症状、体征指标部分消失,积分下降1/2;无效:服药2472h不符合以上条件,积分下降 表柴板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侵犯鼻咽部,亦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

6、、呕吐、腹泻或便秘。本病 目前 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而中药则具有较大的优势。柴板颗粒剂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滞和中的作用,对外感发热疗效较好。根据 现代 医学药理 研究 证实,方中柴胡、板蓝根、菊花、紫草、贯众、青蒿、蚤休、鸭跖草、常山,对病毒和某些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保婴丹对感冒发热、鼻塞流涕有一定的疗效,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是较常用的中成药2,3 。但临床验证表明疗效不及柴板浓缩颗粒,尤其对咳嗽多痰、厌食等症状的疗效差。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参考 文献 1 江文辉,叶启慈,邓力,等.保婴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中国 实用儿科杂志,XX,16:248. 骆和生,王建华.中药方剂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第11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106-108. 张梓荆.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与病毒性肺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66,196.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