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924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态度研究摘 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问题成为国内外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可细分为对旅游者的影响、对目的地居民的影响和对主-客关系的影响。该文以丘北普者黑仙人洞村为实例,在资料搜集的基础上,通过发放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地考察,探讨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及态度这一问题,并据此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关键词:旅游开发;仙人洞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一、引言

2、人总是生活在文化中,一直以来文化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社区的文化必然会带来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息息相关,他们的支持在旅游的开发、成功运作及可持续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的支持,而目的地社区居民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这一关系日益突出。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从文化的广义概念出发,以云南省丘北普者黑仙人洞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3、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一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形式,将已收回的100份有效问卷中同一道问题的得分相加后再算出平均数,赞成率为非常同意和同意之和,反对率为不同意和很不同意之和。二、调查结果分析被调查社区群众的背景本次调查的样本包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和与旅游业不同关系的社区群众,保证了分析结论的可靠性。男性占55%,女性占45%。年龄段主要集中于21岁-50岁,占81%,其他不同层次的年龄也有一定的比例。社区群众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占60%,初中及以上的占15%,文盲占25%。被调查社区群众的职业分布中,从事旅游业的人所占比例最多,占52%,

4、其次是普通农民,占30%,学生和教师也占一定比例,为12%。家庭中有从事旅游者占100%,无从事旅游者没有。仙人洞村居民对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情况旅游使封闭的仙人洞村居民走向外界,有机会和来自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进行接触,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交通条件、语言文字、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等方面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具体调查情况见表1。1.正面影响的感知情况第一,旅游对当地形象的影响。当地居民对此的感知度很高,赞成率达到96%,均值为。这与当地实情非常相符,仙人洞村在没有发展旅游以前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小村落,旅游业发

5、展后,其知名度大大提高。第二,旅游对当地居民能力和机会的影响。通过“旅游提高了对外交往的能力”、“旅游增加了工作机会”、“普通话得到推广,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三个问题来了解,其赞成率分别为86%、83%和89%,均值分别为、和,可以看出当地居民认为发展旅游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增加了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开发促使当地人讲普通话,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旅游开发以前,当地的语言以撒尼语为主,懂汉语的人很少,更不会说普通话。但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懂汉语、会说普通话的人数日益增多。第三,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当地居民对此的感知度也很高,赞成率达到96%,均值为。旅游开发使得当地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卫生状

6、况大有改观,成为全县爱护卫生的先进村之一。第四,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对此问题,有78%的人表示同意,只有6%的人表示反对,均值为。可以看出,仙人洞村村民对于当地生活习惯的改变大部分人是赞成的。由于旅游的出现,给当地人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对于这一改变当地人所采取的态度是积极适应,努力改变自己原先的一些不文明习惯。第五,旅游对当地居民思想观念的影响。通过“增强了当地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当地居民思想观念更新和开放”两个问题来了解。74%的人认为随着旅游业的增长,增强了当地的环境保护意识,均值为。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居民对环保意识的认知度,笔者进一步追问其环保意识增强的原因,90

7、%的村民表示害怕罚款,仅有10%的人认为环境是其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对于“旅游促进当地村民思想观念更新和开放”这一问题,赞成率为68%,均值。相较而言,当地居民对此的认可度略低。第六,旅游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使得彝文逐渐得到恢复,带动了彝文的学习”、“促进了地方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的保护”两个问题来了解。90%的人赞成旅游使得彝文逐渐得到恢复,带动了彝文的学习,均值为。对于“旅游促进地方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的保护”这一问题,大部分村民对此表示认可,赞成率为78%,均值为。2.负面影响的感知情况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地居民对负面影响的感知度较低,其均值都在3以下。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经济落

8、后,居民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处于旅游业发展初期,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掩盖了其他方面的很多问题,从而使得其对旅游活动带来的社会文化负面影响的感知度明显低于正面影响。第一,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通过“使本地环境质量下降”和“使本地犯罪率上升”两个问题来了解。“旅游使本地环境质量下降”这一问题的赞成率为43%,反对率22%,另有35%的人中立,均值为。这一数据说明当地社区群众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旅游使本地犯罪率上升”这一问题的赞成率为4%,反对率则高达88%,均值为。对于没有导致本地犯罪率上升的原因,当地村民的回答不一,有人认为是法规制度的约束,有人认为是当地淳朴的民风所致,但更多的

9、人认为是毕摩在起作用。第二,旅游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当问到“旅游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习惯”这一问题时,赞成率16%,反对率78%,均值。大多数村民能够接受旅游者的到来,并认为旅游发展没有干扰自身正常的生活习惯。第三,旅游对当地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降低”、“导致本地居民间矛盾加剧”、“导致居民和游客产生纷争和冲突”三个问题来了解,其赞成率、反对率和均值依次为3%、71%、,2%、85%、,4%、86%、。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旅游并没有引起当地人际关系的激烈冲突,本地居民间虽也出现过一些矛盾,但总体来说是和谐、团结的。居民与游客之间曾经有过冲突,但程度较轻,仅

10、限于口角,而没有出现流血冲突。总的来说,仙人洞村依然保持淳朴的民风,整个社区人际关系处于比较融洽的氛围。第四,旅游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仅有5%的人认为旅游使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商业化,45%的人持反对意见,另有50%的人中立,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问题漠不关心或不甚关注,当地居民对此问题的感知度较低。当问及“你是否担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会引起本地传统文化内涵发生变化”这一问题时,65%的人表示不会,仅有13%的人表示会,另有22%的人表示无所谓。由此可以看出,当地居民对于本地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够,很少有人会考虑旅游开发会使本地传统文化内涵发生变化的问题。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态度调查表明,78%

11、的人认为旅游业发展利大于弊,无人反对,一方面说明旅游确实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多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地居民缺乏忧患意识。此外,有81%的人支持发展旅游业,仅有2%的人表示反对,原因是旅游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明显的变化,收入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四、结论及建议结论1.对于处于旅游业发展初期的旅游目的地而言,当地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高于负面影响,由于发展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明显改善,使得当地居民往往对其负面影响关注度不够。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感知较为明显的有: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改善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彝文逐渐得到恢复,带动了彝文的学习;普通话得到推广,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负面影响感知较

12、强的有:使本地的环境质量逐渐下降;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习惯。对发展旅游的态度总体而言持赞成和肯定的态度,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很强,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适应。2.从调查中也发现该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隐性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加强,缺乏自律性;第二,当地居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对自身传统文化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均较低,传承和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欠缺;第三,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科学地管理和发展旅游业的观念。建议1.增强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已经有所提高,而且对旅游开发使本地的环境质量逐渐下降的感知度较高,因此应加强对当

13、地居民的培训与教育,增强其环保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关键,从而自觉地去保护环境。2.协调好旅游活动中各方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旅游目的地管理部门与居民之间、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如果这些关系协调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当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虽然目前仙人洞村并未出现激烈的人际关系冲突,但这一问题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继续利用毕摩在当地居民中的社会地位,利用村规民约和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区的和谐。另一方面,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协调好旅游经营者、社区居民与游客三方的利益。特别要重视居民收入两级分化的问题,根据居民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规划,防止旅游

14、产品的盲目性、雷同性开发,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3.在旅游发展中保护传统文化,增强当地居民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旅游发展应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相结合,从调查中可以看到许多村民只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的意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居于此,笔者认为应从教育入手,首先让当地居民对本地、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有所了解,并使其明确文化的独特性、真实性才是吸引旅游者的独特魅力所在,进而增强其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目前仙人洞村处于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商业化、虚假化等现象都有可能会发生。一个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目的

15、地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保持文化的真实性、独特性才有可能保持持久的吸引力,而文化的灵魂在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离不开人,增强民族地区居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至关重要。参考文献:1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XX年7月.2尹绍亭主编.民族文化生态村云南试点报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XX年12月.3桢的.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第一村仙人洞村J.生态经济,XX(11).4荣莉.旅游空间中的社会文化变迁云南省丘北县仙人洞村个案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XX,6.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