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887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1)摘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笔者分析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详细阐明新课程背景下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的分类体系、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及制定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关键词: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一、问题的提出生物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前必需的准备工作,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与环境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对教学结果的

2、评价,也关系到生物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据调查分析,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制定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在教学之前未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部分生物教师不理解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意义,认为讲完规定的教材内容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就达到了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仅作为教案中的一种备查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凭经验和考试的要求操作,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形同虚设。3.制定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目标,即“双基”目标,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制定了很多教学目标,但有些目标超出了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实际上无法达到。5.只注重少数不

3、太重要的教学目标,忽略了重要的教学目标。6.不能清楚地表述课堂教学目标。部分教师仍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表述方式,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含糊、笼统,不便于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因而课堂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师心中无数。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使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既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二、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的总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这些目标被分解到不同的学科中去实现,并由学科专家制定出学科课程目标及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既体现国家培养总目标的

4、要求,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的需求和学科发展的现状,体现课程开发的有关价值取向。因此课程目标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本学段的课程目标分解成单元或章的目标,并要进一步分解和制定节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这是一个将宏观目标逐级细化为具体目标的过程,最终要把它们落实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生物教师在这一工作中要注意:1.在充分理解第一、二层次宏观目标的基础上,依据高层次的目标创造性地拟定可操作、可实现的各层次具体目标。2.在制定第三、四层次的教学目标时,要仔细研读,深刻领会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兼顾生物课程标准中

5、相应的内容标准以及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特点。3.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制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资源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只要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即可,对于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应考虑达到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还要依据对学科知识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和对社会的分析对学科知识的分析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提供的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结合对学生已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分析,设计出知识目标,并在对知识内容和实验、实习等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能力目标的分析。一节课的内容可以培养的能力有多个方面,究竟选择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作为本节的目标,还要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和

6、后续课程的需要。例如,生物教学中培养观察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而在培养的顺序方面,教师往往先让学生学会按顺序观察,再让学生学会标记观察及对照观察等等。同样,在知识和能力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适合培养的情感和态度目标,然后根据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分析,按需求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选择,同时要考虑学校与社会环境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例如,了解到学生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薄弱,就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在课上设立相关的目标进行教育;在“世界环境日”或“植树节”等社会性节日临近时,应注意从教材中挖掘适宜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教育。总之,要设计好教学目标,做好对课程目标的理解、研究,做好对

7、学科知识、学生和社会的全面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三、教学目标的分类体系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设计不同教学条件的宗旨。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应采用学习结果分类的方式。在教学设计领域被广泛采用的学习结果分类是加涅的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但其他学者的分类方法也对生物学科教学目标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表1列出的是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中可以见到的九种分类方法。这些分类虽视角不同,但都将知识、技能和能力放到了统一的联系中加以认识,而且不同的分类方法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表1学习结果的不同分类方法1根据学习结果的分类,对生物学科的学

8、习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在中学生物学科的学习中都可以找到。相对而言,在现行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生物学科的学习内容中,“言语信息”“陈述性知识”“事实”类知识较多,“辨别”“概念”“程序”类知识也较多,而“高级规则”“认知策略”“动作技能”类知识较少,“知识建构”和“人际技能”类知识就更少,“态度”和“情感”类知识没有与具体学习内容配合指出。新课程标准中则增加了科学探究中的“高级规则”和“知识建构”类知识。 我国的生物教学目标分类采用的是布卢姆的分类系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情感三大类,并且对三大类目标提出了不同水平的具体要求。表2列出的是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

9、程标准中三类学习目标的各种水平的要求。它是在布卢姆等对各类目标水平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生物教学的实际制定的。 表2:生物课程标准中各类学习目标的不同水平要求四、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教学目标应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并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对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慎重考虑以下四个因素。1.行为主体。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

10、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2.行为动词。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而“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拒绝”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

11、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生物课程标准第44页在“学习目标的说明”中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知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情感性目标动词,可作为生物教师备课时的参考。3.行为条件。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4.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上述教学目标表述包括的“四要素”是由行为观的代表马杰提出的“三要素”发展来的,又称为AB

12、CD表述法。它们的含义是:A即“行为主体”,意为学习者,就是目标表述句中的主语。B即“行为”,即学习者应做什么,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C即“条件”,意为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D即“程度”,即上述行为的标准。例如,一个运用ABCD方法表述的教学目标例句:“通过学习昆虫的形态特点后,学生能以90%的准确度,从书上的图中辨认出哪些是昆虫。”其中,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是“辨认昆虫”,条件是“在本课课本的图中”,标准是“达到90%的准确度”。五、制定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1.要全面。要反映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要体现多元化。不仅有对知识性目标的要求,还要重视学生操作、能力、情感、态度、意识等

13、方面的发展要求。2.要明确。明确的教学目标必须具备两点:一要表明教师可观察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如“能认出种子的结构”“能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画出的结构图”等;二要体现上述的教学目标的“四要素”。3.要重点突出。通常每一节课中可以设计多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目标都代表着一定的学习结果。在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对各种目标进行权衡,确定主要目标,其他目标尽可能围绕主要目标设计。这样可以突出重点,防止由于目标过于分散,影响学习结果。4.要难易适中。目标的难度,要接近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太高,学生经过努力而达不到,会使学生产生畏学心理,丧失信心;目标过低,学生的学习毫无压力,目标对学生的发展起不

14、到激励作用。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群体学习水平有一个科学的分析。5.要便于检测。编写具体目标时,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它们将被用于编制检测项目,如果不能根据这些目标测出预期行为,则表明所制定的目标笼统、含糊、冗长、不符合要求。所以应尽可能地用可观察到的外显行为来描述,或用可测量的语句来陈述目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留足检测目标的时间,要制定与每一个具体目标有相对应匹配关系的检测项目,以保证实际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6.要有弹性。教学目标的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统一的目标规定了所有学生达标的最低限,但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目标应体现出有所侧重。二是可有一

15、些隐式目标或预期目标,如“愿意”“乐于”“能坚持”等便为隐式目标。又如“亲自栽培一种常见植物并写出详细的观察记录”,就不能当堂课完成,便是预期的目标。7.要注意各章节教学目标的互相协调。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都是课程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各章节目标的协调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将各章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和设计,对各类教学目标进行综合安排。在针对具体的一节课设计教学目标时,还要结合实际对预先的安排做适当的微调,以保证各类目标的实现和分布的均衡。参考文献:1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69.3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8.4周美珍,等.中学生物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赵锡鑫,等.生物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饶可扬,王延玲.新课程教学设计生物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廖哲勋,等.新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75.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