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8887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一、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 固化学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下,教师的实验教学理念、方法,以及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方式都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但是,囿于现行高考模式的制 约,实际条件的限制以及教师自身的认识能力的影响等,化学实验教学常处于尴尬的地步。与过去的几届学生比较而言,学生的

2、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认识能力,以及 实验素养确有趋于弱化的趋势。二、实验教学现状成因分析1.教材的编排不够合理课时安排不够充裕。首先,每个模块的学习仅安排了36个学时。以元素与化合物知识为例,新课程下,在高一第一学期已基本结束学习。而过 去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几乎要一年多的时间。因而现在的学生基础知识要薄弱得多,实验能力亦然。其次,课本上的很多实验是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进行探究,这必 然需要相对充裕的时间来保证,这在时间有限的教学实践中很难做到。实验的实际内容有所减少。从新课程化学实验的总量上看,实验内容确实增加了。但实 际上,在三年的高中学习中只能完成部分教材的教学。我们新疆的高考遵从宁夏方案,必

3、考内容为必修1、必修2和选修4,选考内容为选修2、 选修3和选修5中三选一。所以我们较完整地完成了必修1、2以及选修3、4、5的教学。统计这5本书,各种实验共有97个,而老教材中却共有各种 实验129个。删减了学生实验。在老教材中,每册书后都有大约10个左右的学生实验。每个实验都需要学生花约一节课的时间来独立做 实验。而学生分组实验一般是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而老教材的学生实验却是相对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来进行 实验和思考。2.实际条件的制约学校配备的实验室数量有限。如我们是重点中学,有三个化学实验室,条件比较好。但是有二十班几乎在同一时间内要去实验

4、室做同一个实验, 仅要排开就很困难。若赶上连续两、三节课都要去做实验,即使能做,也不得不将有的实验由分组实验改成演示实验。由于实验室的药品及仪器配置有限,加 上新课程增加和改进了一些实验,一些实验也不得不改成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做实验。3.现行高考模式的深远影响和制约高考对实验内容和实验能力的考查力度近年来确实有所上升,但变化并不很大。对部分教师而言,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讲、分析和记忆,会比做实验更 省时、更省力。尽管新课程下,实验教学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要教师完全转变也是有过程的,具体的实施中要完全落实也是很困难的。4.教师的认识能力和处理教材能力的影响首先,由于过去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和影响,

5、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和转变是有一定的过程的。而且,化学教材的变化是很大的,从知识的呈现方式、知 识的体系,以及必修和选修中相关知识的衔接上,与老教材相比,都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要对所有的课本都有一定深入的认识后,才能具备较好的处理和整合教材的 能力。5.学生自身的问题。首先,由于初中化学教材使用的不同,以及各地学校条件的差异,学生自身的实验能力和素质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初、高中衔接时,我们应进行必要的实验操作及基本实验的训练和规范。其次,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验学习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三、提高学生实验能力与素养的应对策略1.教师自身要重视实验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充分体会实验

6、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要提高自身实验设计、评价和交流的能力;教师要提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合作、交流和评价实验的能力;教师要积极进行实验改进、创新等方面的研究。2.多给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点去做:创设条件,让实验尽可能的由演示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的过程;适度的 增做部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实验可改学生分组实验为单人做实验;支持学生做“家庭小实验”。新教材在实验内容的呈现形式上 还安排了大量的“家庭小实验”,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及实验方法。适度开放实验室。可以利用校本选修课,开展兴趣实验或与生活有关的实 验,

7、甚至是难度较高的实验设计,等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利用自习课或自由时间去自主选做实验。3.切实有效的加强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验学习的引导和管理,培养科学的实验学习的习惯和素养。首先,大部分学生去实验室上课是很有积极性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是比较放松的,甚至实验的学习是无效的。这也造成部分 老师不愿意在实验室上课而宁愿演示实验的重要原因。这样,学生会损失很多锻炼和提升实验素养的机会,也使实验的功能大打折扣。所以,从高一就开始,就要加 强管理和严格要求并培养学生在有实验的课上的习惯。新课程下,课时没有增加,但内容却增加了,落实学生的实验探究必然需要

8、更多的时间来保证。那么,学生的 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要提高才能完成。其次,要重视学生实验的预习、自学、规范书写实验报告,以及实验后的反思等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养成学生重视实验的习惯。4.要重视学生实验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实验方法观。重视学生的实验过程中观察、操作,以及用化学语言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和能力培养;重视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的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重视学生实验过程中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的机会,重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评价和改进实验能力的培 养。5.重视化学实验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以及与社会生产、生活的息息相关。总之,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融于日常教学的一点一滴中,逐步提高和上升的。相信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学生完全有可能在高中的学习中,达到新课标对化学实验能力的要求。 中国参考文献:1王祖浩,王磊.解读化学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XX:4.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