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问题研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7808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问题研究_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问题研究_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问题研究_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问题研究_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问题研究_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问题研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问题研究_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问题研究内容提要:自从1978年以来,我国 农业 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转移。数千万的农民大量的流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这种现象对我国 社会 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劳动力转移进城的方向, 农村 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作用以及影响我国农村 人口 向城市转移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侧重点放在最后一个问题的研究上。关键字:剩余劳动力不确定性 风险 中国编辑。农民进城是一种 历史 趋势和规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就出现了规模高达数千万的农民进

2、城民工潮,他们大量的流入城市,尤其是流入大城市寻求就业机会。据 统计 ,全国农村在外流动就业的人数1998年达到4424万人。数量巨大的民工潮,不仅给 交通 运输 和城市生活秩序造成压力和问题,而且大量农民因不能解决就业问题而往往是无“工”而返,民工潮问题前几年有了一定的缓和后,在近年又有了一定的压力增加趋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那些特点,这种转移有什么作用,那些因素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些是本文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劳动力转移进城的方向城镇类型方向在中国的城市规模类型中,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它能够容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巨大。小城镇在 经济 发达地区,

3、如广东,苏南,已经形成了市镇经济群带,不仅容纳了当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而且也吸纳了大量外地转移的劳动力。随着我国户口制度的改革,农民进入小城镇的门槛已经基本被铲除,它将会进一步大量容纳农村转移劳动力。我国在进入小城镇就业方面,尚存在着大量占用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小城镇生态 环境 保护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大中城市的发展,为吸纳农村进城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被称为“民工”的农民进城劳动力,大多集中于餐饮、零售、保姆、清洁等服务业、 建筑 业或制造业,他们的到来和加入城市劳动大军,填补了大中城市生活服务领域的许多空白,对城市的建设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进入大中城市就业方面,存在着城市就业

4、容纳的预测,民工进入的城市 管理 成本 问题和农民进城就业权利有多大的规范 经济学 价值判断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职业类别方向农村进城劳动力的工作岗位,可以分为以下类别:1正规工作岗位正规工作岗位包括建筑工人、工厂工人、商业售货员、餐饮旅店等服务业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人员等。这些人具有组织化的特点,一般属于正式雇佣的,其职业比较稳定。这是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零散的工作岗位包括从事小店铺、摊贩、家庭保姆、轻 工业 与手工业等劳动,或者在商场承包柜台,在一些个体 工商 户处无证打工,被包工头非法雇佣,倒卖商品,以至从事不良职业等等。这类人中许多人没有办理务工证而在城市就

5、业,不少人是靠租借执照而从事经营的,许多人处于无照经营的状态。此类人的社会组织化程度低,其中不少人在职业问题上处于不稳定状态,在一定意义上也构成社会不安定因素。3自行创立的岗位一些农村劳动力进城进镇, 投资 经商以至办厂,这些人除了在城市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在拓展业务的同时,招用同地区的亲友老乡和其他地区的民工,以及招收所在城市的劳动力。一般说来,投资办厂经商人员以及他们招用的人员,比较注意在城市的“饭碗”,基本上处于有组织和稳定的状态。二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作用填补城市要素的空缺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要素都应当是具备的,均衡的。社会劳动的多样性和分层性,要求作为劳动者的人的劳动要素供

6、给也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在城市的就业岗位问题上,农村进城劳动力进入的大多是城市人不愿意去的工作岗位,是对这些岗位劳动力供给短缺状态的积极填补。一般说来,农村进城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所处的就业岗位具有工作环境差,职业声望低,工资收入少的特点。例如建筑工人、城市保洁员、非技术工人等,也有相当多的外来人口自己摆摊开店,从事商业、餐饮、服务、缝纫等辛苦的服务性劳动。上述岗位往往是城市当地的劳动者不愿意从事的,但又为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活所必须,即他们是在填补本地劳动力供给的空缺,显然这种补缺性就业对城市是有益的,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所必须的。节约城市的人工成本农村进城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往往工资低且吃苦耐劳

7、,用人单位使用他们物美价廉,节约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近年许多国有企业不景气,农村进城劳动力替代国企职工就业,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有利于维持生产和取得经济效益。参与城镇某些就业岗位的竞争农村进城劳动力对城市的就业有多方面的影响。应当指出,农村进城劳动力中有一些人具有一定的 文化 水平,专业职业技能,能与城镇中的一些素质不高的劳动力形成竞争。这种竞争在一定意义上也能促进城市的创业。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村进城劳动力,在城市就业过程中通过从业实践和各种培训,成长为熟练工人,与本地的技术工人队伍形成就业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大量从事服务业劳动的农村进城劳动力,也与城市的年龄较大,技能较旧的下岗职工之

8、间存在着就业竞争。在充分承认农村进城劳动力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城乡分割状况的彻底打破和国内劳动力 市场 一体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和农村进城劳动力参与竞争的前景看,有可能对城市的就业局面造成较大的冲击,因此,必须对此进一步一起重视,作好中长期的规划,协调好城市本地劳动力供给与农村进城劳动力的关系,以利于市场就业体制的推进和就业形势的平稳。三影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因素分析1经典模型与新时期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工业化的理论和经验表明,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在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中,最早采用 数学 模型的方法对这

9、种城乡人口流动行为进行研究的是,刘易斯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结构转变模型”,该模型提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资本积累工业部门扩张二元结构转变”的机制。但由于若干理论假设的不合理,以及政策结论的重工轻农倾向,其理论已渐为人们所冷落。而上世纪70年代问世的拖达罗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流动的解释,似乎更有说服力。拖达罗指出,农民是否迁往城市取决于他们对城乡收入差别的预期。这种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别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别和进城后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之大小。当城乡实际收入差别不变时,就业概率越大,城乡预期收入差别也越大,对农民进城的吸引力越大,城乡人口迁移规模也越大。而城市就业概率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

10、城市失业率的大小,另一方面取决于城市新创造的就业机会的多少,还与迁移者在城市中停留时间的长短有关。在拖达罗看来,较高的城市失业率和较低的就业机会创造率无疑会对农民进城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农民进城逗留时间的延长,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因此,即使城市失业率相当严重,农民仍不断涌入城市。为此,拖达罗指出,与其大力发展城市现代制造业等部门,进一步拉大城乡经济差别,不如转而重视发展农业和农业经济,通过缩小城乡经济差别,减缓城乡人口流动。拖达罗模型对城乡人口加速流动与城市失业并存这一矛盾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因而受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赞同。该模型在关于城乡人口流动原因的解释方面有新的突破,模型所提倡

11、的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张也日益引起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重视。但是,拖达罗模型仅考虑收入差别而忽视了迁移风险对迁移决策的影响,因而不能完中国 中国编辑。全解释我国当前 农业 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行为。此外,拖达罗虽然提出了减少城乡差别,缓解城乡 人口 流动的思路,却将其视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唯一出路所在,显然有悖于 工业 化的一般规律。因此,下面研究一下不确定性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不确定性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阻滞作用和负面影响。自从1978年以来,伴随着城乡 经济 体制改革,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转移。这种转移主要经历了二个阶段。开始时以“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为主。这一时

12、期,本地区的城市非农产业和 农村 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基本上由本地区劳动力的供给来满足,而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尚未出现。1992年以后,开始出现跨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进而形成所谓的“民工潮”。这种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主要是源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过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劳动力供给无法满足城乡非农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此外,东部沿海地区 市场 体系的建立,也使企业用人方式日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包括外资、合资以及私营、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劳动用工机制的市场化进程。由此,妨碍地区间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也逐步被清除,从而使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得以实现。

13、当前,我国劳动力跨地区的转移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南部经济特区转移,其中尤其以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转移为主。这一现象,一方面可以看作发达地区对临近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拖达罗的迁移 成本 理论得到解释。那就是,由于迁移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到迁移成本的大小,显然,邻近地区劳动力迁移的成本较低,故得以优先转移。20多年来,我国有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了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农业产量的逐年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也上升,农民收入相对下降,城乡收入差距日渐拉大。然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因此大量无序的涌入城市,导致所谓“城市病”的产

14、生。这就不能不使人关注我国劳动力迁移的特点。根据有关资料 统计 ,我国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中,彻底脱离农业和农村并定居于城镇的较少,相当多的转移人口采取临时就业于城镇,而定居于农村的形式。例如,一项 调查 研究表明:南京市辖区的纯农业户只占总农业户的%,非农业户占原有总农业户的20.6%,而兼业型农户则占总农户的53%。应当说,这种人口流动模式及其特征是拖达罗模型始料未及的。因此,用现有经典模型来解释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那么,在我国目前特定的 历史 条件下,城乡人口迁移的决策基础究竟是什么呢?2不确定性与我国农业劳动力迁移决策农业剩余劳动力决定是否迁移到城市,实

15、际上是一种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所谓不确定性是指决策者对未来信息知之甚少,难以估计未来事件发生的概率。例如,农民在进行迁移决策时,对其进城后能否找到工作,能否定居在城市,以及未来的收入情况,均无法确定。在面临不确定性时,决策者只能依据自身的判断作出选择。由于每个决策者自身的知识与 文化 素质,判断能力和对待风险的态度不同,其最终决策和选择的结果也不同。设农民在决定是否进城时,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为aj,其中,a1表示完全务农,a2表示完全务工,a3表示忙时务农,闲时务工。设其行动空间为A,则A=a1a2a3。设农业劳动力进城求业的结果为pi(I=1,2),即找到工作的概率为p1=p,找不到工作

16、的概率为p2=1-p。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自然状态空间为,则=p,1-p。设农民采取兼业状态时务农所占用时间的比率为t,则务工所占用时间为1-t。设务农收入为y1,务工收入为y2。则一般情况下y2y1。设农民的收益函数是vij,vij=v(pi,aj),该函数表示农民采取行动方案为aj,进城求业结果为pi的收益。设c为迁移成本,当农民进城找不到工作时他将蒙受迁移成本的损失。农民的收益函数如下表所示:不同行动方案下的农民收益函数表状态空间行动方案(A)a1a2apy1py2-cy1+py2(1-t)-c1-py1-cy1-c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民采取何种行动方案取决于农民对务农收入y1,务工收入y2和找到工作的概率p的判断,以及自身原有的经济状况和对待风险的态度。在不确定条件下,风险厌恶型的农民,将采取完全务农的方式,即a1。这样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可确保务农的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