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 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60475179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4.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 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 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 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 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 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 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 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第19课,1,2,北魏孝文帝改革,淝水之战,3,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时间: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结果: 影响:,淝水之战形势图,383年,前秦东晋,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东山再起,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状态(前秦)。 解除北方威胁,使江南经济发展(东晋)。,淝水之战与此以前历上哪几次战争相似?,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试分析原因及启示。,前秦:(1)骄傲轻敌 (2)军队不够团结,

2、军心不齐。 (3)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东晋:(1)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 (2)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 (3)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因:,启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1、北魏的建立:,4世纪后期,鲜卑族,平城(今山西大同),2、北魏统一北方:,439年,3、孝文帝改革措施:,迁 都:494年从平城迁都洛阳;,说汉话: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 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汉姓:改鲜卑族姓为汉姓;,联汉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促进了民族交融, 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作用:,北魏孝文帝,理解“民族交融”的含义,民族交融的表现:,生产生活,相互学习,政治制度,实行君主专制,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民族心理,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