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与对策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70769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与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与对策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广东省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与对策研究,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为XX年国家林业局在全国范围实行征占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提供了经验。根据形势发展,广东省林业主管部门及时调整、完善林地管理对策,多次下发规范性文件,就加强、规范林地管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组织专项清理整治活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林地行为。广东省的林地管理工作,领导重视,宣传到位,措施得当,落实到位、成效显著,但由于各种原因,省内一些地方仍存在滥采乱挖、毁林开垦、毁林建坟、重点项目未批先用

2、等现象。通过对广东省近年出现的毁林行为进行研究,指出当前广东省林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提出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的对策。1违法违规使用林地的主要问题 毁林采矿问题 采石采矿取土项目,由于其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历来是广东省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重点监管的对象,实行最为严格的管理。对采石采矿取土项目使用林地的申请,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坚持实行现场查验制度,确保项目位于省政府以及广东省采石取土管理规定规定的可采区范围。受矿产价格不断上扬诱惑,个别不法之徒铤而走险,擅自毁林采矿问题时有发生。如XX年3月,和平县林业局根据群众举报,查处了某私人在和平县下车镇狮形村非法占用

3、林地开采稀土的案件,经调查核实,毁坏林地采矿面积共,其中生态公益林地。XX年5月25日,南方日报以滥采钛矿化州000亩农田被毁为题,报道了化州市平定镇滥采钛矿,毁坏农田和林地,数万村民“失地”问题。据化州市林业局调查核实,平定镇境内违法占用林地开采钛矿的矿区共有11个,违法使用林地。虽然,实际破坏林地采矿的面积没有媒体报道的面积大,但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采矿问题基本属实。 重点工程项目未批先用问题 重点工程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等线状工程项目,以及产业转移园项目,往往容易发生未批先用违法违规使用林地行为。如XX年7月,国家林业局驻海口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代表国家林业局对征占用林地项目

4、进行检查时,发现厦深铁路惠来段的附属工程设施,在没有办理使用林地许可手续的情况下,擅自使用林地。 毁林开垦问题 由于对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加上国土、林业等部门沟通不够,有关建设单位片面追求补充耕地数量,毁林开垦问题未能完全得到避免。如XX年1月,揭东县土地整理中心以关于申报揭东县XX年第一批补充耕地项目前期审核的请示,去函揭东县国土局、农业局和林业局,申报揭东县XX年第一批补充耕地项目,建设规模为。在该申报项目尚未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前,项目建设业主就擅自开工建设,非法破坏林地约2hm2。XX年8月11日,南方日报以毁林开发+滥采稀土=泥石流为题,报道了梅州市平远县存在毁林开垦现象。

5、林 业 调 查 规 划第37卷第1期区汉明: 毁林建坟问题 毁林建坟问题主要发生在粤东的汕头、汕尾等市,受当地传统风俗影响,修建大墓、豪华墓、活人墓,是当地较为普遍和常见的现象。如XX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的多家电视媒体报道了汕头市潮南区、潮阳区发生的毁林建豪华坟墓问题。经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电视媒体报道的情况基本属实,汕头市的潮南区和潮阳区确实存在毁林建豪华坟现象。2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发生的原因.1用地单位法制意识淡薄 用地单位或个人发生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有关林业和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认识不足,观念淡薄,没有认真学习和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没能严格按照法律

6、法规的规定向林业主管部门妥善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最终导致违法违规使用林地的行为发生。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 部分重点工程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等线状工程项目以及产业转移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任务重、工期紧,用地单位往往采取“边报批边动工”的措施,容易发生未批先用违法违规使用林地行为。.3用地单位占用建设用地指标 由于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受建设用地指标时效性限制,地方政府或有关单位急于占用建设用地指标,不断加大开发建设进度,这是产业转移项目、房地产项目、商业性开发项目发生未批先用、边报边用等违法违规使用林地行为的主要原因。.4有关职能部门协调不足 一些地方的国土、林业、农业等有关部

7、门,由于沟通、协调力度不够,对补充耕地的规划选址论证欠充分,加上个别林业主管部门自身没能严格审查把关,容易发生毁林开垦,甚至在生态公益林、自然保护区进行开垦。.5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随着矿产价格的节节攀高,受经济利益驱动,个别不法分子不顾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铤而走险,擅自毁林开采,导致山体破坏,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6个别林地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没有专门的林地管理机构或没有林地管理专职人员,加上部分林地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执法不严,客观上也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3违法违规使用林地案件的主要特点.1突发性 部分案件往往在一夜之间或在某个

8、特定时刻发生,经媒体曝光,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如XX年央视曝光的汕头市潮南区毁林建坟案,就是在清明节期间突然曝光。和平县毁林采稀土案,动用大型挖掘机械,一夜之间就能把一个山头推平,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2复杂性 毁林采矿或毁林建大坟、豪华坟的业主往往都是有钱人,或者是背后有人撑腰的人,关系千丝万缕,案情错综复杂。如粤东汕头、汕尾地区的毁林建坟案,表面看似并不复杂的案件,背后却有复杂的社会关系,牵涉面广,处理难度大。.3尖锐性 违法违规使用林地往往会引发各种矛盾,有些深层次的矛盾一旦激发,容易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如化州毁林采钛矿案、汕头毁林建坟案等,由于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影响了群众的

9、生活,侵犯了群众的利益,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尖锐。.4艰巨性 不少违法违规使用林地采矿案件,由于采矿地点偏僻,偷采行为隐蔽,森林公安部门虽然介入了,但是调查、取证困难,立案、破案任务艰巨。.5长期性 随着林地价值的提升,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增强,加上国家下达的征占用林地定额指标的减少,国家下达的征占用林地定额指标与建设项目对林地实际需求的矛盾突出,用地难度越来越大,违法违规使用林地行为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如粤东汕头、汕尾地区的毁林建坟案,年年查,年年有,需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4加强林地管理的措施.1积极主动,提前介入重点工程项目使用林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林地管理

10、工作,积极提前介入建设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使用林地审查工作,加大对有关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宣传力度,主动指导、督促、协助用地单位办理使用林地手续,确保做到依法依规使用林地。.2认真审查,积极配合做好补充耕地工作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特别是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协调国土、农业等有关部门,积极加强沟通,认真审查补充耕地规划选址、范围布局等方案。对不符合林业规划和要求的补充耕地项目,要顶住压力,明确提出不同意的意见,并详细解释不同意的理由,确保不因补充耕地而损坏林地,从源头上杜绝发生毁林开垦问题。.3因势利导,规范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工作 随着国家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政策,建设工程项目用地不可避免

11、地向林地倾斜,林地保护和利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定明确的指导意见,规范林地管理,提高林地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促进依法行政。.4加强培训,提高基层林地管理人员技术水平 林地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加上基层林业主管部门的林地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流动性大,给林地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提高基层林地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是做好林地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林地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因此,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特别是省、市级林业主管部门,每12年要组织1次基层林地

12、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班,系统学习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要求,提高林地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增强管理调控能力。.5严格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林地行为 对违法违规使用林地的行为,林业主管部门要实行“零容忍”战略,要发现一宗,查处一宗,该行政处罚的就处罚,该刑事立案的就立案,该追究刑事责任的就追究责任,绝不能姑息,绝能不手软,坚决树立林业主管部门的威信。同时,每年开展12次以打击违法违规用地为重点的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使用林地行为,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起到“查处一宗,教育一片”的目的,努力营造依法使用林地的良好氛围。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