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探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7068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探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计探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育层次的扩大,都将直接影响幼师教育的发展。幼师教育发展对幼儿教师的需求量增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能琴、善舞、能画、能说、能讲,且能懂得幼师教育理论知识,等等。幼儿教师的培育是一项关系到下一代起步、生长、发展的工程,任重道远,不可忽视。幼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繁多,而美术教学是幼师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美术课程入手,探索幼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美术课程设置。一、幼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

2、制度设计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由纵向学习时限模式和横向培养过程模式构成。中职教育的纵向学习时限模式为2+1两年全日制在校学习和一年社会实践的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两年主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然后一年的社会实践学习。将专业知识技能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强专业、通理论、懂实践的优秀中职生。在校两年的学习实践既宝贵又短暂,两年(4学期)的学习课程设计尤为重要。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也应根据纵向培养模式设计学习课程。第一学期应是打基础学习系统理论知识为主,重理论、轻实践。美术教学重在学习基础素描,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及艺术感知能力。第二学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重,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

3、,了解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确立正确的审美观。第三、第四学期,本专业的技能训练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工艺美术的制作及造型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幼儿园美术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最后一年岗位实习,虽是以幼儿教师的身份承担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但其自身的角色与在职教师不同。另外,全日制岗位实习带来的角色转变,令部分人难以适应。在校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与实际有所出入。学生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一方面需要自己耐心总结过程、不断反思。另一方面,需要在校教师及实习指导师的指导,不到一年,甚至半年就转专业、转岗位,与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符。横向培养过程模式主要包括厚基础

4、、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厚基础”,首先要求知识结构的完整,美术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素描、色彩、图案、艺术设计、工艺造型、美术欣赏、幼儿美术教育理论知识,等等;其次是知识的系统深刻。表现为能创作简单的美术作品,具有创新组合、准确评析幼师作品的能力。“精专业”要求精通美术教学专业,能胜任美术教学。精通专业的教学是为学生“创造思考的过程、探究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幼儿教师不但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培养他们大胆想象的能力。“强能力”要求具有出色的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和良好的将美术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教学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际教学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效果、更新教学方

5、法教育方式的能力。强能力作为“经验智力”“反思智力”“情绪智力”和“道德智力”,在日常的职业行为中表现为“思维习惯”。“高素质”,就是要求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首先是爱生命,以人道主义精神关爱人的生命,具有共生意识的胸怀。会合作是善待他人,做事时善解人意,具有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再就是对自己负责,能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作为幼儿教师,要具有培养幼儿良好素质的能力,美术教学承担着此项重任。二、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幼师教育专业主要以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为目标,美术教学是幼师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的幼儿常常通过形状、色彩、声音和动作来感知周围事物,并凭借这种感知所获得

6、的各种表像再用图画反映出来。这种形象思维和具体的记忆,构成了幼儿期主要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美术教学在开发幼儿智力和培养其良好习惯和品德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中职幼师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首先应使学生热爱美术文化,了解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确定正确的审美观;其次,要掌握一定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且具有较强的绘画能力、手工工艺的造型能力、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幼儿园美术教材和教学方法,培养成为会做、会用、善于创新的新型幼儿教育人才,这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另外,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其培养目标是理解美术的含义及分类(绘画、工艺美术、建筑艺

7、术、雕塑),掌握基础的美术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法(基础素描),懂得色彩基本知识及简单掌握中国画技法,具有创新设计能力,简单掌握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能熟练掌握手工制作,且能灵活应用于教学及各种活动设置,具有一定的独立审美能力及欣赏鉴别美术作品的能力。三、课程设置根据中职教育的学制设计和幼师教育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上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一体化安排,课程之间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承续性。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分为两大课程模块。一个是美术基础,另一个是美术手工,每个课程模块都有相应的课时与学分。美术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美术欣赏、绘画、三大构成,共288课时288学分。第一学期主要设

8、置基础绘画基础素描,学习素描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简单素描技能,掌握造型法则与规律。每周4课时,一学期共72课时。第二学期主要设置美术欣赏和色彩课程,每周4课时一学期共72课时。其中,色彩课程为主要课程(54课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色彩理论知识,掌握简单的静物色彩画法,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另一部分课时为美术欣赏(18课时),主要欣赏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提高美术鉴别能力增加美术知识。第三学期,设置素描、国画课程各(27课时)每周两课时。本学期设置素描课程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提高造型能力。素描作为最古老的一种平面造型方式,可以说是一切图画之母,

9、它是造型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和造型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忽视。另一部分主要是国画课程,学习简单的工笔(白描)、山水画及花草写意画的技法。中国画作为世界最古老的画种之一,具有悠久历史和艺术感召力,是民族的骄傲,应了解、学习我国的宝贵艺术文化。第四学期,主要设置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图案基础知识、立体构成)及幼儿美术教育教学(幼儿装饰画、幼儿简笔画、幼儿美术作品欣赏、幼儿园环境美化等)共72课时。三大构成共36课时,每周两课时,主要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及现代化设计理念,对于提高审美、立美能力致关重要。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人才。作为幼儿教

10、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设计基础,且能运用于教学教育活动。幼儿教师除了学习美术基础专业技能外,还应掌握幼儿美术教育教学,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达到幼师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美术手工是幼师教育专业的内容之一,也是必修课程。幼儿教师经常制作大量的教具、玩具,进行简单的手工制作教学,培养幼儿的创作意识和动手能力。其课程主要设置在第二、第三、第四学期,每学期36课时,共108课时。美术手工与美术基础课程联系紧密,绘画为手工制作奠定了基础造型能力,美术欣赏为手工制作提供审美标准与取向,三大构成为手工制作提供现代化设计理念。美术手工之所以单独设立课程,是因为它有一套独立的完整教学体系。手工教学内容丰富,形

11、式多样。从空间占有形态分为平面和立体两种;从手工制作的材料性质上分为纸工、泥工、综合材料应用等。其中,纸工又可分为平面纸工和立体纸工,平面纸工包括剪纸、染纸、撕纸,剪纸贴画等;立体纸工包括折纸、纸浮雕、纸造型等;综合材料的应用包括废弃物的利用及幼师环境美化、玩具、教具的制作等。四、学生的素质期望素质是指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良好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设计完备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并不是自动化地生产教育人才。教育不同于工业产品,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潜

12、伏性。但是,教育对象的素质取决于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素质期望也潜藏于其中。素质期望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素质期望和专业技能的素质期望。1.专业理论素质期望。“人类对某些社会系统参与和人类在社会界限内的行为,通常依赖于他们对一个特征知识的参与。一个受过专业教育或精通某些理论的人,才被允许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成为某些群体的成员,此类群体不允许有无知者。”教师在社会上扮演的是知识传播的角色,开启学生智慧的使者。因此,必须依靠参与知识,也就是说必须具备通过幼师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训练获取的知识。作为幼儿教师,要掌握应有的美术专业知识和幼儿教育教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敏于体察,勤于反思,不断创新,且能灵活

13、地将美术专业知识用于幼师教学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使掌握的美术知识深入各学科,潜移默化地开启幼儿智慧;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出色的教育教管教学能力,并掌握绘画、手工等技法,以及创新和现代化设计理念。2.专业技能的素质期望。作为教师,除具备出色的教育、教管能力外,还需较强的教学能力,而良好的教学能力必须依靠专业技能,掌握绘画(基础素描、色彩静物及国画、幼儿简笔画)等技法;掌握手工制作技法及工艺造型能力。创新人才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智慧。“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一种继承结果的教育,激发智慧的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过程的教育。”培养有创新思维的人才,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幼儿教师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需要学校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需要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需要自身的奋斗、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