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47066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第17讲 中国的自然资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提升作业 十七 中国的自然资源(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3江苏地理)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

2、改善【解析】1选D,2选C。第1题,本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19992011年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2003年后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减缓错误B项粮食产量先下降后上升错误C项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总体都下降,但粮食产量出现波动错误D项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减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正确第2题,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开始上升。3.耕地占补平衡是指建设占用多少耕地,各地人民政府就补充划入多少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下图为2010年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异图。图中信息显示,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相

3、对充足的省份有()A.宁夏、内蒙古B.江西、湖南C.黑龙江、新疆D.四川、云南【解析】选C。结合图例中给出的不同省份的可平衡年限,可平衡年限越长耕地后备资源越充足。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甘肃可平衡年限最长,耕地后备资源最充足。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大地上如火如荼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投资总额超过1 000亿元。据此完成4、5题。4.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A.距市场距离远B.水资源短缺C.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D.交通不便5.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

4、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解析】4选B,5选A。第4题,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我国的重工业向内陆迁移,山西市场距离较近。新疆降水很少,没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交通线路不断完善,运输能力不断提高。第5题,新疆水资源短缺,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程度,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等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015全国卷)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

5、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68题。6.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7.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8.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解析】6选B,7选A,8选C。第6题,气温越低,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图中四地气温-4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度大。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河流注入的淡水较多,海水易结冰,厚度大。第7题,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年平均气温-4日数最长,气温最低,当地海冰厚度最大,故单位面积海

6、冰资源最丰富。第8题,开采海冰资源成本过高,开采难度过大。【加固训练】(2016肇庆模拟)下图为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分布图,回答(1)、(2)题。(1)煤制天然气生产的是一种能源产品,我国发展煤制天然气的主要原因是()A.天然气价格高,有利于增加附加值B.天然气清洁无污染,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C.煤化工投资少,我国技术水平领先D.多煤少油贫气的资源国情和能源消费的增长(2)专家建议,煤制天然气项目应重点布局在新疆、内蒙古东部等地区,原因是这些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地理位置偏远,煤炭难以外运,煤价较低天然气需求大,接近能源消费区靠近西气东输管道,具有运输优势A.B.C.D.

7、【解析】(1)选D,(2)选B。第(1)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扩大了对能源的消费需求;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提供煤化工的原料丰富,但煤化工技术要求高,投资大,我国目前处于起步阶段。第(2)题,目前我国的煤制天然气大都分布于煤炭资源丰富地区,新疆、内蒙古东部等地区能重点发展的原因在于其煤炭外运较困难,煤质较差,价格低,且有建成的输气线路通往东部能源消费区。9.下图是我国煤、铁、石油、铜的部分矿产分布图(每幅图表示其中一种矿产),矿产名称和图序相符的是()A.煤、铁、石油、铜B.煤、铜、石油、铁C.石油、铁、煤、铜D.石油、铜、煤、铁【解析】选B。图中矿产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集中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

8、区,因此为煤炭资源。图中矿产分布于南方地区,以云南、江西等省集中,应为铜矿。图矿产集中分布于华北、东北平原,为石油资源。图集中于辽宁、河北、内蒙古、四川、安徽等省,为铁矿资源。(2016合肥模拟)下图为我国2011年和未来新能源产业装机目标示意图,据此回答1012题。10.据图推测,自2011年至2020年()A.核电装机容量净增数量最大B.太阳能装机容量增长倍数最高C.风电装机容量所占比重上升D.三者装机容量和比重均有上升11.上图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变化()A.降低我国生产单位能耗B.降低煤炭使用,火力发电减少C.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增加大气污染,降低环境质量12.我国的内蒙古高原是太阳能

9、和风能的富集地区,其开发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常规能源缺乏,能源市场广大B.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阔C.技术成熟,政策资金支持D.气候干旱,冬季风力强劲【解析】10选B,11选C,12选A。第10题,从图中三种新能源装机容量数值变化可知,未来新能源装机容量均上升,其中风电装机容量净增数量最大,但其所占比重下降;太阳能装机容量虽然所占比重和数量较小,但其增长倍数最高。第11题,新能源的大规模增长和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上升,可以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从而满足能源消费需求,改善环境质量。第12题,内蒙古是我国煤炭资源的主要产区之一,常规能源丰富,地广人稀,能源消费较东部沿海地区少。二、非选择

10、题(共52分)13.读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及中国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甲),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乙),分析回答问题。(26分)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年代(年)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居民点及工矿(%)交通(%)水域(%)未利用土地(%)198528.92.632.46.15.51.87.315.4199028.33.232.96.56.01.97.413.8199628.14.237.21.67.02.17.812.0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1)读表可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

11、构中,比重上升的非农用地是_和_。(2)分析图甲,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3)分析图乙,描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的特点。(4)结合所给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解析】第(1)题,读表可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上升的非农用地是城镇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第(2)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是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第(3)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的特点是,上海以北地区水土协调度低,以南水土协调度高。第(4)题,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跨流域

12、调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调整农业结构等措施来提高水土协调度。答案:(1)城镇居民点及工矿交通(2)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是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3)上海以北地区水土协调度低,以南水土协调度高。(4)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调整农业结构。14.(高考预测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矿产资源的储产比表示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储消比反映现有储量对消费的保障程度。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及世界主要矿产资源的静态保障程度。矿产石油煤炭天然气铁矿石锰矿石铬矿铜矿锌矿铝土矿钨矿稀土矿钾盐矿静态保障年限储产比世界4322864141100257272418

13、9871 012327中国15.311344.248.323.31832.114.332.131.9324242储消比中国11.611344.239.224.64.112.519.130.562.2113514.5材料二下图为典型发达国家人均能耗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图。(1)材料一反映我国矿产资源静态保障程度的总体特点是_,保障程度较高的是_。(2)材料二反映出在人均GDP收入5 00020 000美元区间,在典型发达国家中,人均单位GDP能耗最低的国家是_。(3)从材料二可知,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后,人均能耗却保持了平稳增长,你认为这些国家在降低人均能耗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4)请你说明

14、我国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应如何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解析】第(1)题,材料一中显示我国除稀土资源储消比较高外,其他矿产资源的储消比均较低,储产比大部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我国矿产资源静态保障程度低。第(2)题,材料二中显示人均GDP收入5 00020 000美元区间意大利的人均能耗最低。第(3)题,由于节能、新技术、环保意识等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后,人均能耗却保持了平稳增长。第(4)题,结合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状况,从开源与节流的角度分析回答。答案:(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稀土矿(2)意大利(3)调整经济结构,采取节能措施,发展新技术,环保意识逐步提高等。(4)加大能源勘探力度,建立能源战略储备,提高综合利用效率,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实行循环经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