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浅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8119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浅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浅析 一篇文章,可分为若干段落;一部小说,可分为若干章节;一部戏剧作品,可分为若干场或幕,这些都属于结构的范畴。音乐是在时间顺序中展现的。音乐作品由于其情感内涵的千差万别,每首作品都有它独特的形式。前苏联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阿萨菲耶夫曾经将音乐的形式解释为:“考虑群众感受的规律性和为了揭示音乐的内容而把音乐加以合理的组织”。所以,我们把音乐作品合乎于一定逻辑的结构形式称为曲式。传统曲式的类别很多,基本结构大致可分为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

2、多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及套曲等等。而作品梁祝就属于其中的奏鸣曲式:引子 乐曲开始 在轻柔的弦乐背景震音上传来秀丽的长笛音色,接着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画面。这正衬托着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产生爱情的过程,随着以后彼此交往的过程当中同学感情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同窗好友发展成为亲密爱人,但在这过程当中,祝英台还是以男人的身份去在外学习,并且和梁山伯铸成了良好的感情基础。第一部分 呈示部 在清淡的竖琴伴奏下和木管乐器呼应下,独奏小提琴在明朗的高音区奏出纯朴、优美、极富诗意的爱情主题。 大提琴潇洒浑厚的音调随后加入,与独奏小提琴进行着交流对答,描写梁

3、祝二人在草桥亭畔相互结拜、心心相印的情景。乐队全奏,重复爱情主题,独奏小提琴起而应和,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独奏小提琴奏出淳朴美丽的爱情主题,然后和大提琴对答,比拟着梁祝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情景。在一段自由的小提琴华彩乐段连接后,引入了活泼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之后,转入慢板,表现了两人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在此期间祝英台多次提示自己为女儿身,但考虑三载同窗,祝英台与梁山伯始终是以兄弟称呼,祝英台多次提示梁山伯,但梁山伯没有感悟祝英台的实质目的,在草亭彼此依依惜别。第二部分 展开部 沉重的大锣和大提琴、大管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征兆,铜管奏出了严

4、厉、凶暴的封建主题的暗示。此乐段充分地表现出在送别过程中梁山伯感悟到祝英台的所有的暗示,领悟到祝英台所影射的妹妹就是祝英台本人,梁山伯弃学回家,才有了这个楼台相会,当彼此相见之时,祝英台已是女儿之身,梁山伯悔恨不已,悲喜交加,由于梁山伯家庭窘迫,在当时封建意识形态的制约下,没有能力去完成圆满的婚姻,致使梁山伯情急思痛,无奈身亡。独奏小提琴先用散板奏出祝英台的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接着用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的主题。这个由副部主题变化而来的抗婚音调与由引子发展而来的封建主题交替出现,逐渐形成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激烈的抗婚场面。乐曲转入慢板,小提琴与大提琴对答地奏出了沉痛悲切的曲调,描写了梁祝楼台

5、相会、互诉衷情的情景。接着音乐急转直下,以散板、快板来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这里运用了一些京剧中紧拉慢唱的手法,逐渐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祝英台当天也是她的完婚之日,她强烈要求去到梁山伯的坟前祭拜,回想三载同窗那愉快的日子,祝英台挥泪如雨,祝英台追忆着过去所有的温馨情怀,就在祝英台哭诉的过程当中情感致以感动苍天,梁山伯的坟墓敞开了爱的胸怀,祝英台义无反顾地投入了真情的怀抱。在独奏小提琴奏出最后一个绝句之后,锣鼓管弦齐鸣,祝英台转身投坟,全曲达到最高潮。第三部分 再现部 长笛和竖琴将音乐带入仙境,小提琴在很弱的力度上重新奏出爱情主题,表现了人们的愿望和想象梁祝在天上化成蝴蝶,翩翩起舞,

6、人们歌颂着他们忠贞的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被称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透过祝英台女扮男装所表现的反抗封建礼教的表层思想,能更深一步地把握到社会进步中要求男女平等、呼唤女权回归这一深层的民族潜意识。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正是日益厚积的冲击封建礼教的强烈社会心理的生动反映。千百年来,这种结局鼓舞着人们向一切顽固封

7、建势力作顽强的抗争。整部协奏曲由于作者艰苦地进行严肃的艺术思维和创造,呈现出淳朴、清逸、幽思并带着浓郁民族风格的泥土芳香和仙乐般的境界,而又运用西洋音乐的体裁和技法,成功地塑造出当代小提琴中国民族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的成功,正说明了这样一个原理:作为美学范畴的音乐语言,是音乐借以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它和它所体现的思想内容紧密地联系着;它是各民族的音乐意识发展的结果,反转来又通过形象直接体现着各民族的精神面貌,因此,音乐语言具有民族的特征。这种特征表现在调式、音调的组织、节奏旋律的发展方法等等方面。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