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7834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当今 时代 呼唤着以继承为基础、以人的 发展 为目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 教育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 学习 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鉴于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改革。我们认为,“自主解决 问题 ”应成为学生的主导性学习方式,并提出“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 研究 ”课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一种民主、和谐、新型的教

2、学过程和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学习活一、课题的提出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探索和实验,我们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其结构为:创境激趣自主探索反馈评价拓展创新 总结 激励。1.创境激趣课始教师通过小比赛、填空、口答、动手操作、讲故事、设疑等 方法 ,创设一种“不协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们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人有几岁

3、,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及时引导他们进入新课。这样就很 自然 地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了氛围。2.自主探索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 规律 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告诉学生,然后提出:谁

4、能想办法验证这一结论是不是正确呢?多数学生拿起了量角器,用分别测量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时,又一次设疑:“能不能利用长方形的特征和平角的性质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富有挑战性的设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迫使学生另辟蹊径。这样,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材料和信息,通过自主合作探索,验证了规律,掌握了知识,同时提高了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3.反馈评价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阐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究过程及疑难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评价,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

5、稳定和完善。4.拓展创新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5. 总结 激励引导学生根据课堂 学习 的 内容 和活动情况归纳总结,整理、系统知识,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大胆发现。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是这样结课的:(1)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2)任何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3)你能不能推算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谁能从中发现有趣的

6、规律 !如此结课,既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又造成了悬念,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益于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探索、发现、创新。这一模式的操作,是以“创境激趣”为关键,以“解决 问题 ”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活动。蕴含着以人的 发展 为宗旨的教学观,以民主为基础的师生观,以自主为手段的 方法 观,以提高素质为本的质量观的模式特征。二、课题 研究 取得明显的效果1.促进了教师 教育 思想的转变,教学教研及 理论 水平显著提高参与实验的教师,通过对 现代 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学习,研究与实践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教学方法得以优化,实现了师生

7、角色的转变。教师充分认识到参加教学实验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进行教学实验的自觉性、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带动了全校各项工作的整体发展。近几年,学校连续被评为泗水县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县教学质量调查一等奖;XX年学校荣获泗水县 科技 进步奖、济宁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研究先进单位。2.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经过两年的实验证明,该课题的实验效果是显著的,提高了学生的素质。(1)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创新性得到发挥,动手实践能力增强。通过课题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了自主,在活动中学会了参与,在参与中积极提出自

8、己的新见解、新发现,自行经历了探究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感悟并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合作学习能力、竞赛意识、成功意识、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逐步增强。(2)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实验三年来,实验班学生多次代表校、镇、县参加各级各类数学竞赛,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国“数学大王”趣味竞赛中,李翔、蒋胜男等36名同学获奖。在镇举行的数学手抄报比赛中,实验班学生的手抄报图文并茂、设计新颖,闪烁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获奖率75%,16件作品和小制作在中华少年当代小学生等刊物上发表或获奖。3.优化了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实验班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以

9、学生为中心”的意识加强,给学生创设了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形成了轻松愉悦的环境,因此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说明运用“自主解决问题”这一模式教学,能够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因素,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发挥,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实践证明,该模式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转变,较好地创设了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形成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态势,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