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774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 【摘要】 应用 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代写论文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起着颇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应用题教学进行 研究 ,这里就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行论述,主要从创设情景、构建模型、理解模型、应用模型四个大环节进行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模型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 方法 和 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应用题教

2、学在体现新课标这一理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以及体现数学知识的价值等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思想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倡:“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使得应用题的教学显得更为重要,虽然一些新课标教材在教学 内容 上没有专门设置应用题教学,但是教学应用题的意识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应用题的教学进行研究,这里就应用题的教学环节进行论述,主要从创设情景、构建模型、理解模型、应用模型四个大环节进行说明。 一、创设情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 计算 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

3、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 规律 ,并对 现代 社会 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 问题 。因此,在新课标思想指导下,应用题教学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例题的教学,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着眼于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根据需要选取素材,使应用题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赋予应用题教学鲜活的生命力,然后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能死板的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关注社会生活,更好的体验数学与生活的

4、密切联系。选取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造,可以使应用题的教学更富情趣,有利于学生情商的培养、兴趣的激发,减少学生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具体来说,情景创设的内容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话题,也可以是童话世界中虚幻的故事,只要对应用题的教学有利,都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情景的创设应该简洁高效,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为下面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第六册连乘应用题的教学时,正赶上六一儿童节,笔者在教学时就选取六一儿童节的相关内容进行情景创设,课前一支歌大家唱的是快乐的节日,节日气氛很快营造出来了,学生们情绪高涨,他们都被吸引到六一话题中来。这样选取话题的好处是所选内容富有时效性,亲

5、切 自然 ,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类似的做法还有奥运话题、国庆节 旅游 等等,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构建模型义务 教育 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 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 学习 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情景创设之后,一般的做法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应用题模型的构建过程,赋予应用题鲜活的生命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应用题教学中来,他们对要研究的内容不陌生,有兴趣,好理解。如连乘应用题的教学

6、可以这样构建模型:“六一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的节日,要庆祝这个节日,想想看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学生很快提出要买瓜子糖块、购彩纸、做拉花、准备文艺节目等。进而教师呈现两位学生到超市购物的画面,在学生与售货员的答问中呈现应用题所需要的条件,然后让学生根据画面中的条件提出问题,从而构建完整的应用题模型,为整节课的教学提供研究素材。这样,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并在构建的过程中学生已初步理解了题意,从题目和解题思路上为下面的教学做了准备。 在构建模型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注意素材的准备,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 研究 问题 的兴趣,产生亲切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资源,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

7、 社会 ,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在构建模型时,应尽可能地结合现实生活,提高 应用 题的人文性,打破形式化的叙述,及时地将具有 时代 气息的数学信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收集、处理、表达信息,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应用题的模型,使应用题真正成为学生所乐于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解释模型理解模型就是应用题的 分析 解答过程,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一般运用综合法解答,到中高年级则需要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分别使用或者并用,在解释模型这一环节中,一般仍然遵循应用题的四个解答步骤,即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列式 计算 、验算写答案四个步骤,我们称这四步为“小四环”;把“创设情景、构建模型、理解模型、应用模型”

8、四个大环节称为“大四环”;把这样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称为“大四环套小四环”。在解释模型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把 学习 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让学生经历独立探索的过程,在自己有一定见解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达到信息交流,成果共享。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以真正落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和合作意识,避免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因为“小四环”的教学 方法 已经为广大教师所熟知,因此在这里不再作详细的叙述。四、应用模型应用模型就是学生在上述教学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一般仍然遵循巩固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的设计,但不是孤零零的机械练习或者题海战术,

9、而是进一步的设置情景,设计的习题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乐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应用意识,使学生的情商得以培养。比如上述连乘应用题的教学就是这样设计的:在解决买糖果的问题后,让学生解决购彩纸、买瓜子、做拉花、演节目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情景串,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也得到进步和 发展 。上述应用题教学环节的设计,能够反映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使应用题教学具体、生动、直观,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切,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认识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参与教学创造了条件,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启迪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好培养。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便于教师把握教材,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