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6665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高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深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等的总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容博大精深,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如仁爱精神、律己精神、诚信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克己奉公精神、见利思义的观念、自强不息的精神等等。中华传统美德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为民族、为国家的未来和前途舍生取义、克己奉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精

2、神的赞歌,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一、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在高校中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但是,也有的大学生表现出自私自利、思想狭隘、对他人对社会漠不关心;有的大学生表现出过分追求享乐、盲目攀比、慵懒懈怠等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

3、未来。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否高尚,是否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修养,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因此,为了将大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必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二、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 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孝道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起点。“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尊重师长,是每个人都应当身体力行的事情,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羔羊尚能跪乳、乌鸦尚能反哺,何况我们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

4、人呢?当今社会上,啃老族、不孝敬父母者、打骂父母者、甚至杀害父母者有之,这都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背道而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重师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孝道的体现。当代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对他们进行孝道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孝道是每个人首先要做到的事情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子女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只有父慈子孝,才能做到家和万事兴,才能促进社会稳定、国家健康发展。试想,一个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何谈爱师长、爱别人、爱祖国。父母是源、是根,我国自古就有一句传统美德格言“狗不嫌家贫,子不嫌

5、母丑。”这就告诉我们,狗都知道爱家,何况人乎?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核心。“夙夜在公”、“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等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大学生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与未来。他们担负着建设有中国特色伟大祖国的强大重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民族气节。北宋范仲淹也提出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思想。岳飞的精忠报国的崇高思想、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民族气节,无不是爱国主义的光辉血照。当然,

6、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还涌现过其他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表现出了强大的民族气节和浩然正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强盛而努力奋斗。当代大学生,要学习先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情愫。今天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来进行。今天的爱国主义就是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当代大学生要担负起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重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美德弘扬光大,才能使我们的祖国在爱国主义推动下不断强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第三,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精神教育,是对

7、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落脚点。孝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将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培养四有新人,首先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立志勤学教育,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志就是理想、志向的意思。在我国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句名言“志当存高远”。关于立志的名言还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大学生就需要具备高远的理想。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实现人生的抱负。但是,如果大学生不能将高远的理想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不能将高远的理想与自身的特长、兴趣相结合,不能脚踏实地去努力实现它,无论多么高远的

8、理想终究都会变成空想。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我国有许多关于立志勤学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生之计在于勤”、“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能补拙”等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尚志、勤学、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美德。所以,教育学生立志勤学、自强不息,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精神,才能成为他们人生不断进取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的不竭的精神源泉。 第四,诚信教育、见利思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伦理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最终要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如果不能保持清楚的头脑,很可能会

9、被社会上的一些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事情所蒙蔽,随波逐流,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见利思义教育。“诚”即真实无妄,要求人应该为人“诚实”,待人“诚恳”,对事业“忠诚”。信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诚实信用也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要恪守诚实信用原则,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是最底线的道德,法律要求人们做到的,正是道德对人们的基本要求。所以说,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见利思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我国古代先哲孟子就说过“鱼,我欲也,熊掌,亦我欲也。二者不可兼得

10、,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中华民族的传统义利观正是告诉人们不要见利忘义,而是要见利思义,培养诚实信用精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见利思义教育,可以为大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成为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大学生只有做到诚实信用,见利思义,才能够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构建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除此以外,对大学生还需要进行诸如“团结友爱教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慎独”教育等等,不一一赘述。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 三、高校教师必须率先垂范0后大学生多是独

11、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一个个从小备受呵护,一部分大学生更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面对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的自私自利、不求上进、懒惰、贪图享乐、缺乏爱心、冷漠等等,高校教师如何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高校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也就是说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谓。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执行者。高校教师无论是德育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无论是在德育课中还是在专业课上,都要千方百计地结合社会现实与学生思想

12、实际,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但是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方法的使用,都不如教师的率先垂范。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坏典型的破坏力更是显然的。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高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与教师的深厚情感,学生才会信服教师的教诲。否则,如果高校教师在大学生面前表现出君子风范,道德楷模,而在其他场合却做有悖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事情,那么当学生看到或听到原来老师是这样的虚伪,纵然教师在课堂上多么义正词严,多么满口仁义道德之词,也不会被学生所信服。最终不仅不会收到育人的效果,反倒树立了一个极坏的典型,一个反面教材。岂不是与育人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13、吗? 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离不开高校教师的率先垂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意思是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具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所以,作为高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自身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道德。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地塑造自身的完美人格,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修养。高校教师只有通过自身高尚道德情操的示范作用,才能成为学生道德的楷模和身边的榜样。所以说,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离不开教师的率先垂范。 在高校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是对高校教师灵魂的洗礼。高校教师要始终使自己远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拒绝骄奢淫逸、腐化堕落。身教重于言传,高校教师只有甘于奉献,乐守清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抵御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才能潜移默化地铸就学生的优良品格。只有大学生具备了优良的中华传统美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未来。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