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诚信思想历史演变的考察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639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诚信思想历史演变的考察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诚信思想历史演变的考察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诚信思想历史演变的考察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诚信思想历史演变的考察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诚信思想历史演变的考察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诚信思想历史演变的考察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诚信思想历史演变的考察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诚信思想历史演变的考察研究【摘要】儒家文化的诚信经历了发生、发展、拔高、衰亡的过程。资本主义的信用不是道德规范,同诚信有本质的不同,西方市场经济彰显的诚信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陷入逻辑困局,只有以社会主义原则驾驭市场机制,诚信才能重现革命进步的灵光。【关键词】诚信思想信用历史演变儒家文化的诚信发展与衰亡的过程我国儒家文化提倡的诚信是道德规范,它强调个人行为的始终如一。孔子创三纲五常学说。从伦理学角度讲,这是一个完整的道德体

2、系。三纲是“三观”意识,高于一切,不得动摇。五常是伦理规范:仁是理想信念;义是道德;礼是纪律;智是道德知识与能力;信是诚信。但孔子只说信,未说诚,而且“仁”排五常之首,是核心,“信”排到最后。100多年后,孟子才提出了“诚”,他认为要达到至纲至善,只有修养才能达到。孟子将诚、信结合在一起,提出道德修养论,这是他对封建礼学的最大贡献。诚信经两汉、隋、唐到宋,程朱理学把“诚”推到了道德本体论和哲学本体论的绝对化的巅峰:即世间万事万物都由诚生化,诚是生化之源。明清时期,礼学礼教受到尖锐批判。三言二拍、老残游记、红楼梦中对礼学礼教的尖锐嘲讽,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对礼学礼教致命的理性批判,在“五四运动

3、”及以后的历次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发展成为“打倒孔家店”的革命群众运动,鲁迅的批判最为彻底,他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可见,儒家文化的诚信经历了发生、发展、拔高到哲学本体论的巅峰继而走向衰亡的过程。资本主义的信用不是道德规范,同诚信有本质的不同同儒家文化的诚信思想一样,资本主义的信用同样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发生、发展过程。马克思在考察了信用的三大经济基础产业资本、商业资本、生息资本以及包括汇票、支票、证券、债券、凭证、贴现、转账、透支、担保、委托销售、股票、期货等在内的信用制

4、度的产生和发展后指出:正是以股份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和商业、银行的一系列信用制度使资本家突破了单个企业无法突破的巨额资金限制,并使企业家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变得容易,从而使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阶段成功地进入大工业生产阶段。因此,信用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建立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上的”。?譺?訛在信用制度下,在交易所里,一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多少还可以站得住脚的辩护理由都消失了,进行投机的批发商人是拿社会的财产而不是拿自己的财产来进行冒险。在这里,成功和失败同时导致资本的集中,从而导致最大规模的剥夺。剥夺已经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扩展到中小资本家身上。这种剥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发

5、点,实行这种剥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而且最后是要剥夺一切个人的生产资料。马克思在肯定信用制度的同时论证了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一方面,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所谓“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是说以股份制为重要内容的信用制度使资本的所有权从单个资本家扩大到合伙人和股东,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在这种扬弃中社会主义因素就生长出来了。从马克思的论

6、述中我们看到,信用同诚信有本质的区别。第一,诚信是深刻的道德规范,信用主要是信用制度。虽然信用仍是一种信任,但仅仅是在遵守信用制度框架内的信任,而不是伦理学上的信任。挤兑和经济抵押就是对这种信任的最好否定。其次,作为契约形式的信任,当事人只要求参与方在合同期限内对合同的内容守信,而不管对方在其他合同和其他时间也守信,更不管对方钱财的来源是否是道德的。第三,资本主义的信用不能消灭不诚信、不道德的现象,相反,由于信用制度使财富向更少数人集中,“而信用使这少数人越来越具有纯粹冒险家的性质”,从而使信用制度“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在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都能找到巨头们冒险欺诈的实证。西

7、方市场经济彰显的诚信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的发展即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将导致社会道德的进步。诚信作为道德概念的基本原则,便包含其中。恩格斯把这个因果关系,作为当代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规律揭示出来。他探讨了近半个世纪里,英国这个老牌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状况的演变,商业、工业道德的进步和发展,揭示了这些社会现象变化的机制与本质,论证了作为市场经济内在道德要求的诚信其显现水平要与市场经济水平相适应。使失信行为声誉扫地的道德进步,并非是出于资产阶级的伦理狂热,而是有其经济根源。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早已认识到在以大市场为依托的经济环境中,赚钱的方法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强化销售,发挥信用交易

8、、结算与融资的效用等。这时再搞那些鸡鸣狗盗、违背诚信的小欺诈,只是白费时间与劳动的得不偿失,努力扩张和增强公司的诚信形象成了资本家们生财的有效手段,诚信就这样成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英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已经了解到:“没有工人阶级的帮助,资产阶级永远不能取得对国家的完全的社会统治和政治统治。”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劳资的阶级斗争中,学会了适当地妥协与让步。一方面,避免与工人冲突,高喊和平与协调,收敛原先那些对工人和消费者的哄骗和欺诈手段;另一方面,使他们不得不对工人的工作日、居住条件、市政卫生环境等方面做出一定的改善,这也直接促进着社会道德状态的改善,良化着社会与人际中的诚信氛围。由此可见,西方

9、市场经济彰显的诚信是来之不易的。它历经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发生、形成、发展数百年漫长过程的演化,是西方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必然的结果,即诚信作为市场经济内在的道德要求,其显现水平必与市场经济水平相适应。但资本主义私有制注定了它们在经济与道德关系上的两面性,即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营造、实现诚信;另一方面,又玩弄、利用诚信,做着损人利己的完全违背诚信的事情。西方资产阶级社会诚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富人获利,而不是为了工人的解放。诚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在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深入人心,诚信真正是全国人民自觉信守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

10、市场经济,即靠我们自己的政权去逐步营造一个以往并不存在的市场经济机制,在社会主义制度及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除必要的宏观调控的指导性计划外,整个经济体制主要靠市场机制在外显形式上表现为靠价格机制或效益机制去配置经济资源。在这个机制的背后是人所共知的价值规律,自由竞争、等价交换,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重大经济法则,这些法则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商品交换行为,从初级走向高级,从粗陋的手工工场与狭小的地面市场,发展到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的世界市场和国际垄断。就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相对有200多年历史的西方市场经济,我们孕育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初级阶段,与这个市场经济初级水平相适应的诚信显现

11、的层次自然比较低,各种阴暗琐细的违诚失信行为便大行其道。就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融合而言,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得粗浅、不完善、缺乏深层次渗透与娴熟驾驭。市场经济这种体制原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商品交换发展到相当层次的活动形式。用社会主义原则来驾驭这种经济体制,或者说是社会主义原则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没有先例可依,没有经验可寻。当社会主义原则不能很好驾驭市场机制时,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发挥不了,负面效应就凸显出来,必然会引发贪污腐败、诚信丧失、虚假泛滥、作弊成风。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艰苦实践才可能造就,而目前我们缺乏的正是时间与实践。因此,在

12、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当长时期内,诚信必然陷入逻辑困局。只有以社会主义原则驾驭市场机制,去其个人主义价值哲学,而代之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实践,把以诚信为中心的经济伦理观与市场秩序建设联系在一起,把诚信的伦理理念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制度和法制建设中,逐步把市场经济的诚信原则纳入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中,才能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臻完善,才能使诚信重现革命进步的灵光。中国编辑整理。注释?譹?訛鲁迅:呐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10页。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02、499、498、493、497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6页。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