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农村毕业生就业的研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572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农村毕业生就业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农村毕业生就业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农村毕业生就业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农村毕业生就业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农村毕业生就业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农村毕业生就业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农村毕业生就业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能力培养,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XX年年底,河南共有高职高专院校77所,院校学生规模平均6594人。河南经济进入新常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又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来自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他们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相对偏弱的群体,在就业方面面临的压力更大。造成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农村毕业生就业难的

2、因素很多,既有高职教育质量不高、就业信息不畅通的因素,也有毕业生自身定位不明晰、素质欠缺的因素。所以,解决农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亟须形成一个政府、院校与毕业生自身相结合的就业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与完善相关辅助政策,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强就业与创业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农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一、构建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一是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各级政府要梳理政策、整合资金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快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模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创新农村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建立跨部门的管理体制,

3、整合资源,着力形成包括劳动人事部门、行业协会、经济部门、企业以及高职院校等在内的参与高职院校办学的长效机制。二是完善服务就业体系。进一步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农村毕业生就业信息化进程,完善就业市场,建立健全社会公共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促进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为农村毕业生就业及时提供信息。三是积极发挥社会第三方作用。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等领域积极引入行业组织等第三方力量,推进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有机协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的汇聚,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主体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多元化。四是鼓励农村毕业生自主创业。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通过制定长期战

4、略或优惠的政策、法规来优化“双创”环境。二、加快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一是明确高职院校的特色定位。高职院校要在办学的科类、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找准优势、明确特色,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招生人数及人才培养规格,使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的需要。二是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师资和教育资源的优势,选择若干普通高等院校为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基地,具体承担有关专业的职教师资的培养培训任务。大力开展在职教师岗位培训,把师资的继续教育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多层次、多阶段、多渠道协调发展的师资培养培训教育体系。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通过顶

5、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引导教师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三是加强农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高职院校应以提升农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就业指导体系,全过程、多方位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加强和重视农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爱好、能力和价值观等,调整就业期望,找准自我定位,使之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三、充分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校期间应保证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扎实性,同时重视职业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准确估计自身的

6、能力,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及社会的需要,找准定位,顺利实现社会责任、社会规范和角色权利的转换,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发展。一是要把对农村毕业生能力培养的目标从与特定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扩展到更广的社会发展领域,尽可能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如加强沟通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革新能力的培养等社会职能能力。二是通过积极开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特色的工学结合实训实习模式,与企业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变单向一次性的“理论-实践”模式为双向的多次反复的“理论-实践-理论-实践”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生产技术、最新的服务理念,提高生产、服务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在实习联盟实践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而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从而增强他们在未来工作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