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研究的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567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研究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研究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研究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研究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研究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研究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研究的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研究的思考一、前言河北省环抱京津,东临渤海,西林太行山,位于华北地区的腹心地带。省内辽阔广袤,物华天宝,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北省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基因,是燕赵文化百花园中一支璀璨的奇葩。随着时代消费需求的发展,冀菜不断升华,走向繁荣。近年来,冀菜兼容并蓄,博取全国传统八大菜系之长,赢得“中国创新菜系”的美誉,并被国家“十二五”全国餐饮发展规划荣誉授权为中国北方“创新菜”的代表。其中,保定直隶官府菜荣膺河北

2、省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官府菜的鼻祖和“活化石”。二、河北省饮食文化概述冀菜文化博大精深,根深叶茂。其技法全面,擅长芡、浆、汤,口味鲜咸香醇。伴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冀菜不断进行融合创新,吸取全国各地菜系之精华。与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不同,它的消费群体和服务体系呈现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冀菜中,宫廷、官府、民间特色菜肴一应俱全,消费者覆盖社会各个阶层。这得益于河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环抱京津,素来是京畿要地。一般而言,冀菜主要有三大流派:宫廷塞外菜、直隶官府菜和冀东沿海菜。塞外宫廷菜起源并得名于清朝联盟时承德,当时承德是皇室的避暑胜地,被誉为第二京城。塞外宫廷菜地位之高,深得帝王的赏识。

3、清朝时期,乾隆皇帝曾亲自为承德某塞外宫廷菜饭店裘翠楼饭庄题词:“名震塞外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承德宫廷菜是清朝御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宫廷菜和塞外地方菜的交融。承德一带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因此承德的塞外宫廷菜与传统的京城御膳有所不同。首先,塞外宫廷菜的原料主要是当地盛产的山珍野味,其次其菜品独特讲究,刀工精细,色泽鲜艳。塞外宫廷菜既保留了宫廷菜肴之特色,又兼备地方风味之精华。它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各族菜点的融合荟萃,其中最著名的盛宴当属“满汉全席”。“满汉全席”的最大特点是耗资巨,用料广,菜点精美,技法考究。“满汉全席”是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现在,“满汉全席”在我国饮食文化中

4、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在全国第十二届厨师节暨全国名菜名点认定会上,承德代表队的“全鹿席”和268道“满汉全席”被评为“中国名宴”,日月同辉、一帆风顺、出水芙蓉、山盟海誓、招财进宝等42道菜被评为中国名菜。“满汉全席”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甚至即将走出国门,到美国华盛顿开办,这样不仅有利于将承德宫廷菜传播到美国,更有助于进一步宣传中国烹饪文化。直隶官府菜是冀菜中最大的一个流派,它开始萌芽于明朝,清朝时从雍正到宣统年间,有八代皇帝及慈禧太后都品尝过直隶官府菜。直隶总督署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心脏地区,历经200年历史,素来享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的美誉,自然成为中国官府菜的重要发祥地,

5、拥有丰富灿烂、浓墨重彩的直隶官府饮食文化。直隶官府菜源自民河北间,发展在官府,升华在宫廷。直隶官府菜精致大气,器皿华贵大气、科学实用,口味酱香浓郁、文化内涵丰富。直隶官府菜的消费对象位于“金字塔”的中层。独特的直隶官府菜饮食文化,以保定为中心,曾对整个北方菜系产生过深刻影响。近年来得益于传承和创新的精神,直隶官府菜在冀菜宝库中脱颖而出、熠熠生辉。由于直隶官府区域明确,具自主品牌推广价值。直隶官府菜甚至荣登世博会,不仅彰显了其影响力,而且扩大了其知名度。几乎每道直隶官府菜菜都蕴涵一个典型的文化内涵,比如荷包里脊、锅包肘子、总督豆腐、李鸿章烩菜以及小吃驴肉火烧等。冀东沿海菜位于“金字塔”的底端,主

6、要面向中低消费的大众群体。冀东沿海菜主要以唐山为代表,融合了冀东民间文化、地方特产与烹饪技艺。冀东沿海菜以烹制鲜活水产品见长,讲究口味清鲜,明油亮芡,典型的菜品有酱汁瓦块鱼、芙蓉燕菜、玉带腰子等。近年来,由于河北餐饮工作者不断创新发展,冀菜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中国餐博会不断扩大了冀菜在全国的影响力,令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三、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研究的必要性饮食就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色窗口,外国友人可以通过它来了解该国家或地区的风土民情,甚至进而获知当地文化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近些年,河北省政府致力于大力发展河北省文化事业,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如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7、、河北省“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深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河北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而饮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吃与烹饪的艺术,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涵盖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河北省饮食文化要走向世界,我们就要将河北省饮食翻译成准确、优美同时传递中国文化的译文,介绍和弘扬冀菜。河北省政府信息网站提供的内容主要局限于政策、法律、法规等,而专门针对饮食文化外宣工作的信息数量不多,也比较分散。另外,目前河北省餐饮行业没有规范的英文菜谱,没有详细准确的英文菜品介绍,妨碍了外国游客对河北饮食文化的了解,严重影响了燕赵传统餐饮文化内涵的发扬。因此,为顺应建

8、设河北文化大省和强省的步伐,对河北省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河北省基于“临津京,环渤海”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要想求得更快更好发展,就要把我省的环境发展好,环境包括生态和人文两方面,饮食文化对外宣传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可以促进人文环境的和谐;翻译者的参与必将为河北饮食文化搭建一个新的外宣平台,推动河北省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对我省跻身文化强省之列,支持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全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都有重大意义。四、河北省饮食文化“走出去“的对策地方特色餐饮作为传播当地文化的一面旗帜,其特色餐饮文化的“走出去”对策必须结合河北省具体省情,需要全省通力合作。弘扬和推广河北省饮食文化,

9、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河北省政府将“食在河北”连同“新闻发布会”、“河北文化周”、“网上河北行”一并列入“魅力河北”一系列外宣品牌,全方位宣传我省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旅游、饮食文化资源,彰显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国内外各界对河北的浓厚兴趣和合作愿望。此外,政府应该从中文菜单英译的规范性入手,对河北省饮食文化的翻译工作做好宏观战略部署,实现官方对菜名菜品的翻译正名,并整理发行饮食翻译规范版本,以更好地实现燕赵饮食文化推广。同时,河北省政府要组织省内餐饮企业龙头积极参加餐饮业博览会,举办冀菜饮食文化周等

10、一系列活动,逐步让冀菜走出省门,走出国门。其次,以外宣团队建设为支撑,以优秀翻译人才为骨干。国内很多院校开设了餐饮英语等专业英语课程,其目的就是帮助学生适应国际化的餐饮服务环境,使其肩负起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播海外的重任。优秀的翻译人才应该在充分理解冀菜菜名的构成和命名方式的基础上,熟知燕赵文化,不断完善翻译策略。饮食文化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而应该置于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传递出饮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中国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重要内容,亟待优秀的翻译者对其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完整地向世界传播河北饮食,翻译者在翻译冀菜菜名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避免音译。按照汉语拼音直

11、接音译的方法最简单,最省力,但是往往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无法实现其文化传播的初衷。二是分类对待。有的冀菜名字简单明了,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即可,比如炸烹虾段。有的菜名使用比喻形象,中文菜名形象活泼,但是译者必须采用意译的方法,揭示出菜品的内涵,比如,鸡里蹦、“阳春白雪”。有的菜名包含历史典故、文化内涵,翻译时需要保留人名、地名,比如总督豆腐、李鸿章烩菜等。最后,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竞争力,形成特色饮食文化区。“直隶官府菜”已经被认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省内要重点发展以保定为中心的直隶官府菜特色饮食文化区,形成区域优势,宣传燕赵文化。特色饮食文化区需要加强国际交流,让“冀菜”成为河北省的形象名片,打造文化吸引力。五、结语河北省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翻译应始终以实用性为基础,兼顾内容和文化内涵,既让人们品尝美食,又让人们了解当地文化,进而达到文化“走出去”之目的。规范河北省饮食文化的翻译,有利于推动河北省饮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河北省饮食文化翻译的发展有利于使我省跻身文化强省之列,支持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我省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河北饮食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既需要国家、省政府间的交流和主流传媒机构,也需要民间力量和民营机构的配合。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