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64454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对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少儿美术作为一种开发儿童智力,挖掘儿童内在潜能,培养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青睐和社会各阶层的重视。由于部分教师只站在自身的立场,缺少对儿童绘画程度进阶和心理发育的科学认识,导致学生学画过程过于规矩,思维方式过于程式,作画模式过于成人,绘画作品过于现实。美术教师以成人的技术标准来衡量孩子绘画水平,教学定位过高等,使儿童对绘画产生惧怕的心理。本文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因素、家长因素等三个方面,给出少儿美术教育中

2、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以及对当前少儿美术教育的一些思考。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少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如何激发起孩子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正确的辅导方式至关重要。在被教育的的过程中,孩子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去表现和感知,而孩子常常处于被动的授课过程中就会枯燥无味,没有愉悦性,造成的后果就是儿童兴趣减弱,甚至对美术课的厌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时应抓住儿童心理,关注他们的一些内心活动、生活表现、兴趣爱好,以及每个孩子不同性格特点。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语言组织要符合孩子的认知和感知方式,甚至可以根据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肢体语言的表达来提高儿童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也可以联系生活中与儿童相关的熟知

3、的事物。1. 通过用经典卡通形象提高少儿的美术兴趣。在论少儿教育中指出:“6岁以后的少儿不但对图书有阅读兴趣,能较长时阔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开始对动漫、动画形象产生浓厚兴趣,很多艺术形象成为他们的朋友和榜样。”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上绘画课,我问孩子们“你们喜欢画什么?”回答可谓是五花八门,那时正是母亲节前夕,我就有意识地又问“今天大家画给母亲的礼物好不好?”孩子们几乎一口同声地回答“好”。绘画开始了,孩子们画的那么认真,那么投入,那么开心。其中一个孩子的母亲打电话说自己和孩子都非常高兴。2. 通过用游戏法增强少儿的美术兴趣。在论少儿教育中指出:“6岁以后的少儿在相互交往中,开始

4、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由此可见,游戏法是增强少儿美术兴趣的良好方法。3. 通过用组织活动拓展少儿的美术兴趣。在论少儿教育中联盟指出:“6岁以后的少儿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少儿用美术表达自己想法的有效途径。活动活动,故名词义,就是要活起来,动起来。具体说,就是想办法让少儿的美术天性活起来,动起来;给少儿的美术天性创造一个空间,一个场合,一个平台,让他们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去想象、去联想、去幻想。二、教师因素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教学质量,乃至影响少儿今后的成长发展。如果教师采用片面的教学

5、方法,将对少儿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1. 以鼓励孩子们绘画兴趣为主导。英国当代艺术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说:“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进而增进其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老师在讲解时应以鼓励孩子们绘画兴趣为主导,不要过多的讲究美术专业知识,如技巧和用色等,应强调一个“像”字。只要我们用各种形式去发现,去激发,用实践来启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画画中感受到童年时期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校及以后的生活中充满信心,充满对画画的浓厚兴趣,喜欢上丰富的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2. 尊重少儿的艺术表现行为。教师要尊重他们的想象和表达方式,不要无味

6、的把成人的想法强加与他们,让孩子自由、愉悦的徜徉在明丽的色彩和充满趣味形象的世界里。在培养过程中,应以倡导想象为第一,鼓励其差异性的存在,尊重其个性并激励他们的创造力。3. 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在美术教育的实际教授过程中要进行提示和激发,与孩子的互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少儿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鼓励少儿在课堂的表达欲望,让孩子内心充满勇气。使孩子的心智得到有益的启发。4. 自信心的培养。由于年龄的关系和少儿自身的特点,我们对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行为和作品进行点评时,最好是正面和积极的,不能有批评的存在。给少儿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对其各个方面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三、家长因素做父母的几

7、乎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宝宝会用手以后明显的动作就是涂鸦。稍大一点,宝宝要玩橡皮泥,就要用橡皮泥捏小狗、小猫、小兔子,要模仿大人做饭炒菜等。再长大一点,宝宝就会喜欢摆积木。这说明家长是孩子们生活成长中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们最为亲近的人。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们绘画兴趣的培养,而不应该盲目的“追崇”,也不应该一味地把培养孩子的画画作为一项必备的特长。家长应该要协调教师与孩子以及课堂之间的关系,使教师、家长都要重视起兴趣在少儿美术教学中的作用,采取更多更好的方式来培养少儿的兴趣,促进少儿的健康成长。四、结论美术教育在当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客观的去审视少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在启发的原则,综合平衡少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对孩子们的影响,对孩子们的绘画兴趣进行正确的培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年龄阶段与学习方向,尊重孩子对美的创造,给他们正确的引导,让画画融入孩子的心里,陪伴他们度过美好的童年。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