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召开“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学术研讨会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49329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召开“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学术研讨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召开“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学术研讨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召开“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学术研讨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召开“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学术研讨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召开“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学术研讨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召开“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学术研讨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召开“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学术研讨会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和图书情报工作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组织”学术研讨会于XX年9月81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晓英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王惠临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张建勇研究馆员做专家报告,来自全国高校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业界专家、参会代表、企业代表及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成员济济一堂

2、,围绕网络时代信息组织与构建,知识语义学研究,数字资源发展策略与研究现状,特色资源与特色数据库建设,知识组织及知识组织系统的理论研究,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现状与未来发展等主题展开演讲和座谈。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主编周金龙研究馆员致开幕词,副主编易飞和编辑部主任杜杏叶分别主持会议。大会主要专家和代表报告如下(详细内容请见图书情报工作网刊http:netjour-nal):1基于用户需求的个性化信息与知识组织周晓英教授周晓英教授从网络时代的信息与知识组织、信息组织面临的挑战、对个性化的理解、个性化信息组织的实现形式、个性化信息组织的自动化方式以及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个性化信息组织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信

3、息组织的现状、挑战、个性化要求及研究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报导。2本体、知识和意义:数字资源建设中的知识组织王惠临研究员王惠临研究员用简洁的语言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大量关于知识工程和本体研究最新的前沿研究项目、研究者和相关理论,包括当前计算语义学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本体研究情况、文本处理研究。介绍的项目有Autonomy的Meaningbased Computing(MBC)项目,斯坦福大学的Semlab Information Mapping(Infomap)项目,VTF(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项目。3数字资源整合化建设和组织张建勇研究馆员张建勇研究馆

4、员从信息环境分析、用户需求和行为分析、资源整合化建设模式、整合化实践、数字资源组织和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几方面进行演讲。他通过大量的实例数据展示了信息环境和资源发展的现状,指出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危机,提出了独特且实用的基于需求满足的文献资源整合之路和创新发展模式,保障模式,并举出了一个国家科学图书馆的实际案例,为数字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整合和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本次会议还邀请了部分代表进行专题报导和交流,他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实践性,他们所做的报导内容丰富,翔实,逻辑清晰,语言幽默风趣,使广大代表获益匪浅。有代表的代表发言主题如下(详细内容请见图书情报工作网刊):汉语科技词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张

5、运良博士网络时代叙词表编制方法常春博士中国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思考张士靖西部畜牧业网站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研究张艳玲贵州高校的办学特色与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熊爱民图书情报工作发展亮点及建议:工作由月刊变为半月刊是期刊发展的重要举措,广大作者非常关注,改版一年来,质量和影响力都在不断上升。工作自XX年第四季度起启动的“出版基金”项目,充分反映了工作为科研工作服务的精神和引领学科发展的作风。工作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非常有意义。工作保证将坚持办下去,为广大作读者创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工作应每年将选题公布于众,让更多作者了解工作的学科范围和学科领域,同时,学习国外办刊风格,以更快速、更高效地报导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为己任。会议征文情况本次研讨会共收到会议论文302篇,经过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评审,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40名;优秀奖若干。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