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青春舞曲》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41802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青春舞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青春舞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青春舞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青春舞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青春舞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青春舞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初中音乐教学案例青春舞曲案例背景我是有些教龄的老音乐教师了,经验有一些,但有时“经验也会害死人,它就是我的一个紧箍咒”。就拿青春舞曲这首简短精小的乐曲来说,在听其他老师上这课前,只是主观单纯地认为,青春舞曲是一首脍炙人口、大家都特别熟悉的,经王洛宾改编的新疆民歌,几乎不用教,学生基本上就会唱了。但对于如何满课时地深挖细掘,引导学生深层次感受和了解音乐作品的优秀内涵,是充满了困惑和无力感的。按照我从前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能够背唱此曲,了解青春岁月快如飞矢,要抓紧时间

2、、把握时间,知晓乐曲是新疆民歌就可以了。但一年又一年教授这首乐曲,总觉得因为我,学生并没有找到此曲的真正突破口,而症结在哪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认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课程中,演唱这一教学环节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表现技巧的最直接手段,演唱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艺术教育方式。我也是给这节课如此定位的,但正是这样,使我陷入了教学模式的瓶颈无法突破。9月21日,我在县一中听了石河子师范的孙新凤老师上的青春舞曲。孙老师以一种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我一直困惑的教学瓶颈,我豁然开朗:音乐课原来可以这样上!孙老师从新疆民歌的节奏训练和学生发声演唱的角度看似普通实则全新设计了这

3、节课,使学生在充满新鲜感的探求中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去了解未知。整节课,学生在孙老师的引领下,如一个个充满探求的海绵,探索,自信,充满张力。从这里可以看出音乐老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还应尽可能避免自身的弱点,从自己的长项着手,发挥自己和学生的潜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现在,当再教授青春舞曲时,我把重点重新做了调整。以下是这节课重新设计后的思路。我希望学生能够在浓郁的音乐意境和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歌曲风格,体验和表达歌曲的情感。教学目标1.感受新疆歌曲的情绪及风格,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地吐字,用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这首歌。2.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配伴奏,激发学生对民

4、族音乐特别是维吾尔民族特色的节奏的兴趣。3.了解王洛宾及其主要作品和新疆民歌整理创编的歌曲。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编能力。2.难点:自编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配伴奏。教具准备电子琴、手鼓、铃鼓、课件、教学用书。教学过程略教后感悟这节课采用练习发声保持演唱状态,练习简单打击新疆民歌节奏型嘴巴唱眼睛看手脚敲击全身心互动的方法。从学习的过程来说,按照简难再综合的模式进行此曲的学习,避免了把感受、体验歌曲情感作为一个环节放到学习歌曲的最后阶段去进行的缺点。这样的学习方法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对歌曲的认识接受规律。在学习歌曲歌谱的

5、时候,先从节奏入手,这种方法也值得提倡,因为它“先易后难”,切实可行。通过此次公开课,我将对多媒体操作的恐惧突破了,学生也更加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我把对学生的美感教育加入声光电立体感受中,教学效果轻而易举达到了。初中生生活阅历不深,文化程度不高,对于今天这首青春舞曲耳熟能详的乐曲,他们通过全身心感官互动,无形中体会到自我突破的快感,变得更加自信。这节课对我自身的触动是很大的,首先,打破了我习惯性的教学模式,让我最触动的是音乐教学形式其实无惯例可依,它要考虑教师自己主动去探寻、挖掘、细究,在每一个细微处延伸开拓,这都需要教师用心,善于每一个细微处,最终把这些细小、断章无序的东西收归己用,并把它们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当然,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的修养是保证课堂高质量的绝对因素。我,一定是二者己用的实施者,我会努力!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