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浅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421033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浅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浅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中国古代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浅谈一、舞蹈艺术与音乐创作的渊源关系原始的农演艺术常是音舞一体,古时候的乐舞就是边奏边舞,古时候的歌舞就是边唱边舞,说明了舞蹈离不开音乐。“舞蹈音乐创作”主要研究的内容就是用于舞蹈的音乐创作。应该说舞蹈是主体,主要的;音乐是附体,是次要的。虽然有人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说明了音乐在舞蹈创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还得承认这里的音乐是为舞蹈服务的。音乐只提供了舞蹈的节律基础和情绪氛围。所有艺术都是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而舞蹈能更

2、早地实践。因为舞蹈是利用人的四肢和躯干作为表现工具的,人类自身巳具备。当人的生命第一天来到这个世界时,就会本能地“手舞足蹈”起来。在人类还没有语言之前,也是利用动作来表达交际要求和思想感情的。所以说舞蹈孕育于生命之初,发端于语言之前,堪称“艺术之母”。原始社会是以群居生活、群体劳动为主的,有时为了搬动一个较大的石块抬动一个较大的猎物,就需要众人步调一致地劳作。为了能统一劳动的动作,就会发出“哼唷一嗨哟”的劳动号子。这“统一的劳动动作”就是原始舞蹈的雏形,这“统一的劳动号子”就是舞蹈音乐的原始形态。所以说音乐和舞蹈是与生俱来的共同体,互相依赖,水乳交融。历史在不断地前进,艺术也在不断地提高。舞蹈

3、从简单的挥臂扭腰,发展到后期的道具运用、盛装曼舞;音乐也从简单的击石吹哨,发展到后期的敲锣打鼓、丝竹齐鸣,使舞蹈与音乐珠联璧合,成为艺坛上的亮丽风景。二、舞蹈艺术和音乐创作如何完美结合1.舞蹈和音乐存在着互依条件。舞蹈和音乐都是通过艺术家的临场表演来产生艺术感染力的。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表情和肢体图像来表现作品的,音乐是通过声乐和器乐音响来表现作品的,两者都“长于抒情,拙于叙事”,都属于表演艺术;舞蹈和音乐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展示作品的,所以都属于时间艺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既能看到舞蹈,又能听到音乐,当然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表现力。2.舞蹈的本体属于视觉艺术,又属于造型艺术、空间艺术,主要提供

4、视觉器官的享受;音乐的本体主要属于听觉艺术,又是抽象艺术,主要提供听觉器官的享受。在欣赏一个艺术作品时,能有多种感官共同享受,当然是更完美的了,捕捉到的艺术信息会更广泛、更全面。舞蹈与音乐的完美组合能够使一个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加强大,每一次遇到舞蹈的表现手法难以被观众理解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音乐的表现手段作注释,能够使舞蹈观赏者更加容易理解舞蹈的艺术表现;同时,遇到舞蹈的表现手法需要艺术夸张的时候,可以使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来衬托,进一步增强舞蹈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我们说舞蹈和音乐是“天造一对”,互依互补。三、中国古代舞蹈艺术联盟与音乐作品简介原始社会中产生了舞蹈音乐的胚芽,到了奴隶社会

5、,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髙,各种乐舞也应运而生。我国夏、商、周时期都有著名的乐舞产生。那时人类缺乏对自然和社会的科学认识,一般相信鬼神,寄托图腾,在祭祀活动、宗教活动、节庆活动中都跳乐舞。尚书文献记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关于音乐舞蹈的传说。其大意就是说在遥远的中国远古时期生活的人们曾经敲打石头,妆扮为形色各异的野兽跳着各种原始乐舞,这些音乐舞蹈反映出人们的狩猎情景。从这个传说故事中可以知道,在远古时期,人们的舞蹈规模就已经很大了,已经有“百兽”群舞的场面。为了能统一动作,就运用击石发声的办法,这就是有意识地运用了舞蹈音乐。“韶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乐舞。题材为祭奠神灵、祈盼祥和。孔子听后三个月不

6、知肉味,完全沉浸在“韶乐”的美妙之中。这个乐舞的舞蹈音乐可能比舞蹈本身更优美,因此让孔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子还称“韶尽美矣,又尽善矣”,这里“善”指内容,“美”指形式,可见“韶乐”的舞蹈音乐已达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盛唐时代的“唐大曲”将乐舞的艺术水准推向了顶峰。所谓“大曲”就是乐曲的结构庞大,常有多个段落构成,表演规模也宏大,常由坐、立部伎组成,表演人数有数十人至上百人不等。坐部伎幽雅抒情、表现细腻,注重个人技巧;立部伎粗犷宏伟、表现外露,注重气氛渲染。舞蹈音乐不是停留在即兴式的演奏上,而是先由作曲者设计后,再由众乐手演奏。有的乐曲还填人唱词演唱,使舞蹈音乐的表现力更形象、更清晰。比如,

7、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这首著名的唐代大曲,相传由唐玄宗李隆基创作,乐曲具有印度的“天竺乐”风韵。舞者上衣绣缀羽毛,下身穿着彩云一般的裙衩,翩翩起舞,美轮美奂。再如,唐大曲中的另一首有名的乐曲秦王破阵乐,这段乐曲在隋末已形成,到唐代再加工、填词后流行。当时“丝绸之路”已形成,所以乐曲中已隐含“龟兹乐”的韵味,说明了唐代的音乐已进人到海纳百川、广泛吸收的境界。这首歌曲有领唱和齐唱的对置.还有拖腔的设计,所以说音乐是优美新奇的,为舞蹈表演增辉添彩。明清时代的民间舞蹈得到了飞速发展。汉族民间歌舞以流行于中原的花鼓舞和流行于南方的采茶舞最为著名。舞蹈音乐大多采用各地舞蹈性较强的民歌为主,如安徽的凤阳花鼓

8、、东北的大秧歌、福建的采茶扑蝶、江西、云南的采花灯都是流传至今的民间歌舞曲。它们载歌载舞、生动活泼,具有浓郁的民间气息特别是各种风格的秧歌,已成为最受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明淸时代的少数民族歌舞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新疆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玛”及西南彝族的“跳月舞”,苗族的“芦笙舞”都烙冇鲜明的民族风格。各民族舞蹈音乐都是各民族传统乐器演奏的拭族音调,强烈地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四、结语从五千多年的舞蹈音乐演变过程来看,舞蹈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哪里有舞蹈,哪里就有音乐。无声的舞蹈语言附加了有声的音乐享受,不但有利于舞蹈动作在有规律的节律中整齐划一,而且还有利于舞蹈内容的表达和深化。舞蹈音乐的音响也是由简到繁地发展着,从最初的清唱号子,到后期的乐队伴奏。随着乐器的不断发明创造,乐队的演奏也逐渐优美完善。舞蹈音乐的旋律形态也是从最初的即兴喊唱,到后期的作曲设计。舞蹈音乐不仅有宫廷乐队演奏,更有民间歌手的演唱。可以说舞蹈音乐在舞蹈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舞蹈音乐千姿百态,也使各朝各代的舞蹈风格独特,各领风骚。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