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98046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马克思主义,读书报告我们走在大路上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读后感摘要: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全世界动荡不安,我们不禁会想社会主义怎么了?马克思理论出现问题了吗?作为一名九零后的大学生对那段岁月了解甚少却又充满好奇。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一文是前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就苏联后期改革全面分析的一篇文章,因此我想借助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想我们都走在大路上,意气奋发,斗志昂扬。关键员,我们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我们有理由相会主义国家的进程,尤其像苏联这样有着代表

2、转折意味型的大国。众所周知,苏联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作为老牌社会主义超级大国,苏联有着可与美国相抗衡的实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转,苏联社会的弊端接踵而至,而这不得不迫使世界朝另一个方向转变。“从1985年开始的改革、改良有必要吗?”总统先生开篇即点明主题。现在我想就这一问题引入我的见解。一“社会需要变化”苏联改革的必要性苏联真的需要改革吗?苏联当时真的失去超级大国的阵地吗?对此,戈尔巴乔夫总统引用了当时舆论基金会二月份调查的数据,资料显示在全苏有40%的人回答说有必要改革,45%的人却认为没有必要改革。总统先生将那些询问者考虑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当时苏联的社会经济。的确,我们不可否认,当时的整个社

3、会,即使只是一个微小的角落也已经被强权政治给窒息了路的最大绊脚石。假设一个国家的一切,尤其是经济全套在计划的枷锁中,经济会发展吗,不是有句俗语:计划赶不上变化吗?既然这样,老百姓会吃饱穿暖吗,人民会幸福吗,更何况在一个科技创新民主自由被遏制的国家里?我曾经读过鲍光满的苦旅一文,里面说中国一条很普通的廉价皮衣在俄国也会被老百姓争着抢着以高价购买,由此可见当时在计划经济下的物资是多么的匮乏。而对于我国,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在当时看来中国的经济的确有了飞跃的发展,尤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可后来,计划经济后期却也导致了诸多矛盾,中国领导人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力生活。从这点来看,总统先生的社会需要变

4、化的改革的观点是正确的。二“经济改革与民主结合”苏联改革的措施既然苏联确要改革,可如何改,这个问题立即摆在了苏共领导人面前。总统先生也认为苏联集权式的宗派主义命令方式的政治导致了苏联社会复杂的局面。因而戈尔巴乔夫总统认为改革首先从民主政治抓起,因而他推行公开性,实践证明这一措施却有成效。在经济方面,他想把科技进步、国民经济的科技改造及其结构性的改革结合起来,然而迫于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压力,经济改革只能销问题委员会会觉得事情很荒唐,可苏联当时的确是这种状况。首先我们必须得承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这些问题不是仅靠成立这些所谓的委员会能解决的,国家政党也不是一个又一个委员会的联合体,可见当时的改革者们

5、还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所在,或是触及了,仅是掠了一点皮毛而已。可是,我们必须得承认戈尔巴乔夫总统的提出的经济改革与民主结合的策略是正确的。只不过有些事情是无奈的,不是一个人所能决定的。三改革者的无奈苏联改革失败的因素对于苏联改革的失败,总统先生认为有三个主要因素,下面我以个人的观点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归纳与分析:缺乏足够的信心和果断顽强的意志去保证改革的实施我想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都需要意志与耐心,更何况一个国家呢。设想偌大的一个国家,专家院士们对他们自己制定的改革路线都开始怀疑否认,人们还怎么执行呢,改革怎可能进行下去呢?破坏了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改革的同步性和协调性据有关资料显示,当时全苏批

6、判浪潮席卷所有大众传媒,人们的意识形态变弱且处于复杂混乱之中,那种最初对改革的热切渴望已变为一种反叛与暴力变革。人民已不再信任政府。可政府得不到百姓的信任,政府的存在还有意义吗,即“水可载舟,亦可覆舟”1。因而奠定了改革失败的必然性。对族际问题的尖锐性和深刻性据百度百科显示,苏联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22,402,200平方公里),占有东欧的大部分,以及几乎整个中亚和北亚,拥有100多个民族,民族关系复杂,矛盾冲突由来已久,即不团结。常看新闻的人必定知道就现在的俄罗斯国内也不是很太平,车臣武装,西奥塞圢动乱,枪战爆炸时有发生,更何况在那个人民对国家普遍不满的年代,因此民族矛盾也是导致改

7、革失败的因素之一。四拯救民主未来的民主进程现在不难想象在那个封闭的政治气息中,人们是多么的渴望民主与自由,在古罗马民主与法制早以闻名于世,但苏联需要的是更民主的政治,民主政权。戈尔巴乔夫总统阐述道,强有力的民主政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的司法体系以及自由独立的报刊有助于保证居民的监督权,要实行民主专政。谈起民主专政,我们很骄傲,我们中国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我国从建国时就确立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当家作主。我想,当时的苏联有必要学学中国!通过历史的片段,我想苏联在留下句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需要我们还要深入思考的问号,因而只要不忘记过去,才能看到未来。社会是发展的,而社会的

8、发展需要我们去铭记历史,以史为鉴,需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和创新其中的精华部分,以使我们的社会朝着健康向上的道路发展。其实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个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不可能每日“三省吾身”2,可我们必须不断的反思自己,改善自己,提升自己,我们需要过去,同时我们也更期待未来。我们都走在大路上,意气奋发,斗志昂扬,我想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定会越来越好,我们自己也会越来越好!注释:1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注引孔子家语:“孔子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2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9、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参考文献:1蒲国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吴江.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M.北京:中说,就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甚至说,对于我们很大一部分人来说,不仅是无法说明清楚,甚至会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概念。拿,不存在所谓的阶级,不存在所谓的剥削,不存在私有制,然后,“人人平等”,“天下大同”。当然,我不是明显,这些并不全面,甚至来说,有些过于“限定范围”了。羊,也依然具有阶级的属性。或者说,如果这个社会存在,国家存在,那么,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阶级就会存在。毕竟,人和人在身份上没有差距,在先天地位上也许也可以不存在差距,但是,总会存在

10、着不同的擅长与不擅长,也就是不同的分工,不同的社会地位,然后,无可避免的,阶级就会出现。这当然不是说不同的工作在地位上有什么优劣之分,只是能力大小的问题导致的工作种类不一样。可是,即使是我们清楚的知道,每一份工作的自然地位应该是一样的,每一份工作的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生活物资却也绝对不会一样,就像,你不可能指望一个管理者所得到的和被他管理的人拿到的一样多一样。而这种无法避免的差别,也就无法物体系应该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一种假想。就连我们发明的电脑都需要所谓的终端机,那么有着思想的我们就更加不可能允许自己的生活环境是一盘散沙。也许将来的世界上会是一个融合了很多小社会的大社会,但是,却几乎不可能是一个没有

11、“也是一种政权的存在形式。如果说以前觉得这种说法不过是为了另辟蹊径而另辟蹊径,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看得比那些所谓的真正创立这个名词,写下那些书籍的人,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以前自以为的“看透”,不过是因为入的了解那些早已被我们所熟种,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过分的强调它的必要性,它的正确性,甚至,就现在看来,我们也许选择更应该选择另外一种阶级和社会形式,反正仅仅是形式不同而已,反正都会有一个统治阶级而已,那么,也就没必要那么绝对了,非它不要。可是,如果质,而哪怕即使仅仅是这个性质,也足以让它在某种在大多数人所处在的一个社会阶级,而只要是大多数人的社会阶级,就具有着某种可能随着教育和素质的提升,我们

12、越来越能够发现,让一个少数人的阶级去统治一个多数人的阶级是一种越来越无法让人接受的情况。举个不恰当例子,即使是资本主义的国会选举,也是要看席位的,所以,很,即使是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已经和当时的不同了,就更不用提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更加不同的是,现在这些国家的政权过度也和当时的不同了。,是需要“夺取”的,所以,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很明确的声明“总而言之,你们责备我们,是说我们要消灭你们的那种所有制。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很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夺取”了,而且,当然也是暴力性质的。可是现在不一样,或者说,即使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事实也已经不一样了,现在的资本主义本身了他们,然后,允许其中的一部分人进入他们,成为新的资本家,达到了扩大自己所在阶级的目的。在慢慢衰弱不存在可以吸血的资本很难说,在遥远的未来,到底“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