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耐火材料厂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9700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首钢耐火材料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首钢耐火材料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首钢耐火材料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首钢耐火材料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首钢耐火材料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首钢耐火材料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钢耐火材料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首钢耐火材料厂耐火材料厂简介义煤集团华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耐火材料厂是国内一家大型专业生产电熔致密刚(来自:写论文网:首钢耐火材料厂)玉、棕刚玉的新型企业。该厂位于河南省义煤集团西部工业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依陇海铁路及310国道,北临黄河。工业区内有通往山西的渑白公路和铁路专用线。该地资源丰富,被人们誉为耐火材料之乡。我厂是由国家权威部门冶金部洛阳耐院设计并长期提供技术指导,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先后通过冶金部耐研部、洛阳耐研院、武汉钢院、宝钢耐研所质量检测认可。电熔致密刚玉以

2、铝氧粉为原料,经电弧炉冶炼制成,主要用作高炉出铁沟、摆动沟及耐火捣打料、浇注料的骨料,也是制作炼钢出水口及各种刚玉砖、高硬度磨料的优良骨料,本厂产品已应用到宝钢、武钢、鞍钢、首钢、攀钢的各个钢炉的主要部位。我厂生产的电熔致密刚玉规格主要有85mm、53mm、31mm、10mm的段砂及各种型号的细粉。棕刚玉以铝矾土、无烟煤、铁屑为原料,在电弧炉中经高温熔融冶炼而成。棕刚玉韧性高,显微硬度达XX2200Kg/mm2,用其制成的模具适用于磨削碳素钢,一般合金钢,可锻铸铁和硬青铜,也可用于制造高级耐火材料及各种耐火捣打料、浇注料的骨料。其规格主要有85mm、53mm、31mm、10mm的段砂及各种型号

3、的细粉。本厂将一如既往发良好的质量、优质的服务与国内外厂商、贸易及各界朋友建立最亲密、最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首钢大事纪第一部分艰苦创业,成长壮大1919年,作为首钢前身的“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铁厂”建设工程启动,中国最早的一座炼铁炉诞生。1958年,建起我国第一座侧吹转炉,结束了钢铁厂有铁无钢的历史。1964年,建成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北京的工业基础由此奠定。第二部分改革腾飞,探索发展1979年,首钢率先实行企业承包制,竖起改革的一面旗帜。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达824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第三部分搬迁调整,再铸辉煌XX年,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方案,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

4、新首钢。XX年,首钢的钢产量1540万吨,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36位。XX年,首钢新厂钢产量达到2500万吨。作为北京为数寥寥的近代工业代表,已经与这座千年古都共生了86年。最初的30年,首钢在关关停停中跌宕而行。首钢建于1919年南北军阀混战年代,是因为原宣化“龙烟铁矿公司”的矿石因京汉铁路中断,无法再运到汉阳冶炼,于是北方军阀改变主意,决定在北京靠水靠煤的地方自己建立炼铁厂,矿石不再南运。这个决策,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时的资源条件,还是比较科学的。但是,筹备了18年,却未生产出1吨铁。1937年日本军队占领北京后,从日本八幡制铁所移来1座废热式焦炉、2座小高炉,建立“石景山制铁所”。8

5、年期间,11座小高炉一共生产25万吨生铁。在国民党接管3年期间,拆走8座高炉易地发展,剩余3座高炉,仅生产万吨生铁。解放后,首钢在很长时期里都是新中国工业企业一面旗帜。这里一直称为石景山钢铁厂、石景山钢铁公司,简称“石钢”,但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时只能炼焦、炼铁,还不能炼钢。1958年,这里建设了我国第一个3吨侧吹转炉炼钢厂,结束石景山钢铁厂没有钢的历史,先后建设7座侧吹转炉。1962年把侧吹又改为顶吹工艺,第一炼钢厂成为中国第一个使用氧气顶吹炼钢技术的工厂,1964年建成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揭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石钢改称首都钢铁公司,简称首钢。1978年

6、首钢的钢产量达到179万吨,成为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从1979年开始,国家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放权让利”的改革。首钢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从1981年到1995年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方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承包制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了首钢的发展。1983年,北京市冶金局各厂被整体合并进入首钢。在八十年代基本建设项目大上期间,还把原冶金部直属的二冶、十一冶部分建设队伍并入首钢,壮大了自有建设队伍。从八十年代初开始,首钢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和技术改造,二号高炉综合采用37项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我国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成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

7、高炉。19861987年期间,首钢通过购买国外二手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先后建设了第二炼钢厂、第三炼钢厂、第二线材厂、第三线材厂、中厚板厂、3万立方米制氧机、自备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首钢拆解了比利时塞兰钢厂的炼钢和4条高速线材生产线二手设备回中国,建设了第二炼钢厂、第二线材厂。以后的“三”字号系列则全部是自己设计建设生产的。随后,首钢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首钢1994年钢产量达到创记录的824万吨,当年超过宝钢总厂产量夺得全国第一位。经过几十年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1979年到XX年,首钢集团累计向国家上交利税费358亿元。XX年首钢集团实现利润亿元,销售收入619亿

8、元。首钢长期以来都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北京市、新中国的冶金工业,乃至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首钢搬迁过程XX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经报请国务院领导批准,正式作出批复,原则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首钢将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到XX年底完成压缩4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在北京石景山地区阶段性保留4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期间,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暂保留2台烧结机、3座焦炉;确保XX年底北京石景山区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只保留首钢总部和研发体系以及不造成环境污

9、染的销售、物流、三产等业务;争取XX年首钢北京石景山区涉钢系统完成搬迁,实现冶炼能力停产。首钢计划XX年在曹妃甸地区建成一个具有21世纪国际先进水平、800万吨规模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首钢搬迁原因首钢距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只有17公里,地处城市西部上风向的首钢涉钢系统,在北京石景山地区集中了焦化、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等高耗能、耗水及高排放的生产工序。首钢产能与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北京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得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上世纪90年代起,从“首钢对我国钢铁工业的贡献举世瞩目,首钢对首都环境的污染触目惊心”,到“首都搬

10、家还是首钢搬家”的大讨论和社会舆论开始对此不断地“口诛笔伐”。而在这跨世纪的十几年间,经常会传出“首钢将搬出北京”、“首钢决不会搬迁”、“首钢将部分搬迁”等等“确切”消息,成为国内外舆论、社会各界和普通百姓共同追逐和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搬迁”对于首钢来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在“八五”期间,为全面治理过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问题,首钢就花相当大的代价对在市区内的线材厂、特钢厂、耐火材料厂进行了搬迁改造。选择曹妃甸的原因一是曹妃甸是我国少有的不需要开挖人工航道和港池,即可停靠25万吨级船舶的大型深水港址,有利于钢铁企业的原料和产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二是冀东地区已探

11、明铁矿保有储量44亿吨,是全国三大铁矿区之一,目前保护较好,尚未开发,可为钢铁厂提供可靠的铁矿石保障;三是曹妃甸岛与陆地之间有150平方公里的滩涂地,建厂可不占用耕地。搬迁后的首钢在首钢91岁之际,涉钢项目全面停产进入倒计时,预计首钢石景山厂区将于年底全面停产。XX年12月15日,首钢新产业办公室主任李小平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的口号是“跳出房地产,超越CBD”。停产后,首钢将重点发展高端金属材料、汽车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生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建筑和房地产业等五大产业。届时老厂区将定位为“首钢创意商务区”,同时引入“中国制造业总部集聚区”、“北京设计之都核心区”的概念,加强商贸、酒店等城市服

12、务功能,并结合永定河水系治理工程,开发休闲、旅游、餐饮等水岸经济。首钢搬迁对石景山区的影响石景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顺利通过区政府审议。随着首钢的搬迁调整,以及其他工业老厂的关停并转,石景山区开始从传统重工业区向文化娱乐休闲区转变。规划明确规定,石景山区将逐渐消减工业用地规模石景山区由于已经完成整建制一次性农转居,未来将不再承担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任务。因此,在规划期内将不再保留耕地,有近1600公顷的农用地将被转为建设用地。这些土地将用来满足未来10年城市建设的需要,不仅将用于产业建设和居民住宅的需要,还将增加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完善交通和水利设施,增

13、加绿地、广场和公园面积等。区政府对此次规划编制成果比较满意,作为未来十年全区土地利用的总体谋划,该规划尤其体现了全区以首钢搬迁、产业转型为发展契机,明确了“建设现代化首都新城区,努力打造首都文化娱乐休闲区(CRD)”的发展目标。规划全面分析了当前石景山区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区域发展定位和土地利用战略,制定了既符合上级要求又突出区域特色的规划任务与规划目标,形成了各类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创新了以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为核心的政策体系,构建了由农用地、未利用地和城市绿地组成的生态格局,对建设用地进行空间管制。划定土地用途分区,并强化了管制规则,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