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调湿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9684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调湿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调湿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调湿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调湿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调湿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调湿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调湿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调湿材料1.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不改变文物原状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十条:必须原址保护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按照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正确把握审美标准必须保护文物环境已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考古发掘应注意保护实物遗存预防灾害侵袭可移动文物保护基本原则:一、原真性原则;整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最小介入,全程参予三、文物保护要符合严格的技术要求和保护程序可识别性原则、退让原则、可逆性或可再处理性四、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2、、合理利用、加强管理2.对预防性保护的理解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conservation)就是尽量少的对文物本身进行干预,通过创造一个适宜的最佳保存环境,最终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文物保存环境研究和控制已经成为当前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尽量少的对文物本身进行干预,也就是对文物要“最小介入”或“零介入”,这样就避免了新的技术和材料对文物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保持了文物的最真实的状态。主要是指在文物保护中对于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但ICCROM将预防性保护的广义概念概括为,在不危及物品真实性的前提下,延迟任何形式的、可以避免的损害所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和行动。广义的预防性保护已经不仅仅是指对环境

3、温湿度的控制,还应该包括相关的政治层面、管理层面的配合以及日常具体工作的内容。3.文物按材质分类保存问题,复合性材质文物保护4.千年古尸不腐之谜:西汉女尸在地下保存两千余年而不腐,是因为采用了有效的墓室密封措施:绝氧密封、恒温恒湿、无光、无污染、无菌。无效的保护经验:古人认为“玉在九窍而尸不腐”,所以一度流行葬玉制度,金缕玉衣的出土即为其证,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种缺乏科学依据的主观臆测,“玉衣在,尸骨腐”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也是我们认为通过环境控制可以更有效、更安全、更长久地达到保护文物目的的理由。5.控制环境温湿度的方法增湿:喷雾、加热蒸发除湿:干燥剂、冷冻剂恒湿器中央空调设备:空调部分预算占总

4、建筑预算的1/3微环境控制:无机盐的饱和溶液调湿剂:木屑木炭、纸屑、棉花、硅胶、生石灰、氯化钙小环境中,调湿剂才能起到最佳的调湿效果。)展柜:金属、玻璃材质;调湿剂尽可能均匀分布;温湿度计和记录仪1.温湿度的具体数值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调控。2.调控的重点是避免温湿度的大幅度波动。3.恒温恒湿设备应24小时连续运转。4.库房内的文物应尽量放人囊盒和橱柜中。5.应注意展柜内灯光的热效应。6.应加强对温湿度的连续监控。6.光辐射的特点及相对应的文保举措特点:光辐射的波长越短,光化学反应的效应越大。光的长波辐射具有热效应。光化学反应具有后效性。光化学反应具有累积性。措施:文物应尽量避光收藏;陈列时,

5、对光源应进行消除紫外线的处理,并尽量减少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考虑光的热效应,所有的照明灯具都应远离文物或用玻璃与文物隔开;根据光化学反应的累积效应,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陈列设计的需要,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照度而减少曝光时间来达到减少光辐射危害的目的。对博物馆建筑的要求:文物库房、展厅的窗户即要少,又要窄,最好南北开设,因为东西向开窗紫外线射入量大,玻璃要进行防紫处理,使用厚重的窗帘、茶色玻璃、百叶窗等减少由窗户射入的光,要绝对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在文物上;理想的博物馆建筑采用无窗的全封闭建筑,室内照明完全采用便于调控的人工灯源。文物要经常换展缩短照明时间,使用电子自动控制灯源,人来即亮,人走即灭使用文物

6、复制品7.多孔材料类文物共有的保护课题8.制定某一文物的保护方案9.如果你是一位博物馆管理者,请阐述你的文保举措1.博物馆的选址选址原则2.馆内陈利展厅的环境要求调节博物馆环境的措施1、安装空气调节设备2、减缓室外不良气候的干扰。如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3、使用温湿度调节设备,如加湿器和应急措施。4、封闭陈列柜、交易柜,使内部环境达到一个稳定条件。5、使用调试材料,如石灰、活性炭、化学吸湿剂。6、自然蒸发增湿:对于特别简陋的库房,放一盆水、洒水或放一块湿纱布。应使馆内有调节温、湿度的功能,还要具备通风,防止浮尘飘扬的装置。观众入口处要有防止带入尘土及有害物质的措施,做好观众管理、疏导工作

7、。在博物馆中,环境控制包括宏观环境控制,如中央空调控制;微观环境控制,如调湿密封柜、除氧密封袋处理等,此外,还分为收藏博物馆展陈中的文物保护文物藏品的保护是自然科学中一门研究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现象遗存的质量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对抗自然力对文物藏品破坏的科学,即研究历代各种质地文物在内外因素影响下的质量变化规律,应用科学技术手段,维护文物质量,对抗一切形式的质变,阻止及延缓质变过程,控制降低质变速度,对文物的劣化进行综合防治。博物馆展陈中的文物保护的概念,是由其特有的研究对象和承担的专门任务而形成的。博物馆作为各类文物、标本、艺术品的收藏和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展示宣传的单位机构,负有妥善保护好

8、历史文化财产的重大责任。博物馆展陈在给参观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和视觉享受的同时,还必须尽可能地使展品文物免受损害。一、影响陈展文物的几个因素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构成博物馆文物展品影响的大环境因素,因其决定着文物展品所在大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波动状况,因此是影响博物馆陈展文物的基本因素之一。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包括了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处于北温带上的绝大部分国土,四季更替明显,冬季南北差异较大,除共同的夏季普遍高温之外,各地的温度和湿度都处在不断的波动之下。文物展品在自然条件下保护存在问题。2、空气污染中国的大气污染是比较严重的。环境中的空

9、气污染,对博物馆展示的文物藏品构成难以回避的破坏性和负面作用。博物馆展馆建筑内也存在着空气污染。建筑材料、装修材料、文物贮存设施材料、陈列辅助材料等材料挥发的有害物质,也导致博物馆展室内空气污染的加剧。陈列柜、文物柜内使用化学织物、胶合板材及装潢涂料挥发的有害气体,在展厅及展柜内微环境中浓聚,直接对文物造成危害。3、光照辐射光照辐射对文物的危害是十分突出的。光照辐射有损文物,特别是对光线敏感的纸质文献、档案、绘画、书籍、拓片、图片、照片,皮革、皮毛、羽毛、丝麻棉毛织物、木器、漆器等有机质地文物。博物馆照明光源有天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两类,多无过滤紫外线和光照幅射的措施,许多的珍贵文物都直接暴露在阳

10、光与普通灯光之下。4、生物侵害受生物侵害的文物主要是纺织品和纸质文物,木质、角质文物也经常受到生物危害。霉菌腐蚀、皮蠹危害等使文物遭受到严重损害。二、文物展示环境中的保护措施1、展厅的标准要求空气质量。博物馆展示空间展厅的空气标准其下限是二级标准,其浓度值为: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限值015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日平均浓度限值010毫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日平均浓度限值400毫克/立方米飘尘日平均浓度限值015毫克/立方米总悬浮颗粒物日平均浓度限值030毫克/立方米臭氧一小时平均浓度限值016毫克/立方米在现实条件下达到上述标准,可采用以下方法:展馆室内环境尽量与外部环境隔离,门窗要严密,加密封条;展馆

11、内部空气通过空气过滤设备进行臵换;采用过滤布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清尘过滤;在对展馆内补充的空气,进行活性炭等物理手段过滤等。温度。温度即指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是空气的冷热程度。经国内外博物馆藏品保护科技人员的长期研究实践,当前公认的的博物馆建筑物内环境温度为1525,气温日较差不得高于25。根据我国的气候特点,博物馆展厅依靠自然温度无法保证上述标准,因而需要安装或增加空调系统、排风系统、温度调控设备、温度测量仪器等进行必要的调节,以保证展厅内的温度适宜。湿度。湿度即指空气湿度,是空气的潮湿程度,以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来表示。当前公认的的博物馆建筑物内环境湿度为4565%,相对波动不得大于5

12、%。我国地理环境及季节的分明决定了湿度的波动幅度大,博物馆展厅的湿度控制也需要人工调节。安装空调,使用湿度调控设备,使用调湿材料和测量湿度的仪器、仪表等。光照展厅尽量采用人工光源;门窗柜面玻璃尽量选用阻辐射性能好的特种玻璃;文物展品的照明避免过强,针对性选用滤紫外线的灯具或LED、光导纤维之类的新型节能照明器具。装饰材料。博物馆展厅内部使用的建筑或装饰材料,也与文物保护环境的优劣关系很大。博物馆展陈要选用不会造成污染的建筑、装饰材料和展厅内使用的设备;适当使用、特别是避免使用挥发物质含量较高的木材;增加金属、特别是铝镁合金和不锈钢材料的使用率;墙面、地面材料还要考虑使用便于防尘、除尘的材料。2

13、、展柜的设计要求展柜由牢固稳定的材料制成。玻璃使用不少于毫米厚的压层玻璃,某些展柜使用聚丙烯酸酯板材。独立式展柜稳固可靠,或牢固地固定在地板上、或加重。墙上展柜牢固地固定在墙壁上,隔断墙壁强韧稳定。每个展柜的开关至少装有两道有高安全度的锁。安装警报器,装有压层玻璃的展柜装有震动探测仪并在所有开关处装有接触式报警装臵;装有聚丙烯酸酯板材或聚碳酸酯板材的展柜装有接触式和超声波警报;遇到情况时,所有报警装臵都在装臵之处和中央控制室发出声音警报。3上架文物展品的有关要求照片、画类展品随画框一起提供,并必须用四个镜面和安全螺丝固定在强固的墙壁上。照片、画、纸草文献等展品要求特定的低照明,在布展装期间应当暂时对这些展品加以覆盖,以免它们受到安全工作所要求的照明影响。珍贵的易碎文物或地震多发地区,文物上展时要做好文物的安全稳定措施,如陶瓷器物可用透明的亚克力展示道具或鱼线等不损坏文物和影响文物观瞻的物品固定。三、布展中间环节的文物保护措施1、文物的点交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