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旅游心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90404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韶山旅游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韶山旅游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韶山旅游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韶山旅游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韶山旅游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韶山旅游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韶山旅游心得(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韶山旅游心得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屋前,一池碧水映衬土屋,屋后,一抹青山掩映青瓦。无论是在人潮涌动的韶山冲还是在宁静清幽的炭子冲,我们在这次红色之旅中看到,毛泽东、刘少奇这两位共和国缔造者的故居是那样的相似,面临绿水,背依青山,当地导游对这种“前有池塘照后有青山靠”格局津津乐道,解说中带有明显迷信色彩的风水说虽然有些神化领袖,但是,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被山乡秀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环顾群山,脉脉回环,恍惚间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只身入得山中,但见炊烟袅袅,蓦然回首,不见来时

2、路,若置身世外桃源。而两位伟人生长在这世外桃源般美丽的山乡,这里有温暖的家,家是生命的原点,是人生的起跑线,在这里他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神奇的是两位伟人的生命原点相距如此地靠近,在中国地图上紧紧相连。几乎是屏住呼吸,缓步走进光线略暗的堂屋、退堂屋、厨房、横屋、卧室、碓屋等处一一瞻仰,站在烙印着伟人足迹的土地上,心潮澎湃,唯恐错过一物一景,退堂屋、碓屋、横屋这些新鲜的名词很自然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这里是伟人的家,虽然岁月让一切沉寂,挂在墙壁上伟人和家人的照片却鲜活着家的气息,看到为革命离散的一家人重新在照片中团聚,心中半是酸楚半是慰藉。遥想当年,伟人也曾年少,门前屋后的池塘青山相伴,一眼望去便可

3、尽收眼底池塘小巧灵秀,全不似大海苍茫长江浩荡,一抹低山虽然是土屋的依靠,却挡住了多少眺望山外的视线。伟人故里多少一同成长在山乡的孩子,一生闭锁终老在这青山绿水间。但是在伟人眼中,池水虽小却闪耀着日月星辰的光芒,只要心中装着天下,一抹青山怎么能挡住眺望世界的目光?伟人自小发愤读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后求学长沙,接受共产主义,橘子洲头指点江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伟人心中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已任,毛泽东曾经笔名“子任”,赤子之心可鉴。在滴水洞,我们看到,主席曾经用过的床与众不同,在床的一侧加装一条长长的挡板,因为主席的习惯在床的一侧摆放书籍卧床阅读,据导游介绍,床

4、板一侧略有倾斜,为的是当主席伴书入眠后让书自然滑落到一旁。遥想伟人当年戎马倥偬,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熟读丹青,俯仰古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选集共四卷158篇,是我党的行动指南。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战士的武器是枪,而毛泽东、刘少奇手中改造世界的武器是笔。在刘少奇纪念馆,两位青年双手紧握的雕像前我久久凝视,雕塑将时光的指针定格在1922年,那时候,中国共产党建党仅仅一年。那是毛泽东、刘少奇在安源煤矿历史性的第一次握手。他们点燃了中国革命在安源的星星之火,无数星星之火最终成为燎原之势。光辉的毛泽东思想源于革命实践,后来他带领红军走上井冈

5、山,摸索出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唯一正确的道路。在安源,毛泽东29岁,刘少奇24岁,风华正茂。雕塑栩栩如生,宛若伟人在世,目光中饱含革命同志相会的欣喜。可以想见,他们紧接着应该会是分析安源工人运动形势和研究斗争策略。安源工人运动千头万绪且危机四伏,不仅仅需要过人才干,更需要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胆识。我不禁想问伟人:“为了新中国,您就不顾惜年轻的生命?”此刻我转眼看到不远处杨开慧雕像伫立一旁,她亲眼目睹了共和国两位主席第一次握手,而她却看不到鲜艳如血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高高升起,看不到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两位伟人肩并肩昂首挺立。杨开慧的身躯是那样娇小,可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被捕后大义凛然慷慨赴

6、死的壮举荡气回肠令我折服!看着杨开慧坚定安详的面容,仿佛对我说:“死亦何惧!”此时此刻,我不禁润湿了眼眶。红色之旅,我的灵魂无不为每处景每件物每个故事触动,硝烟早已散尽,经过战火洗礼浸染烈士鲜血千疮百孔的军旗党旗陈放在历史纪念馆,毛泽东铜像广场上凭吊伟人和先烈的花蓝中的菊花如“战地黄花分外香”,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毛泽东、刘少奇等最早的一批党员书写的最重要的第一页,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此番红色之旅,是一段重要的心路历程,我不是游客而是虔诚的信徒,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不会盲目地顶礼膜拜神化伟人,但是我深深感到伟人给予我的精神力量绝不是一个凡人所能给予的!红色之旅至今,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浮现那前

7、有池塘后有青山的青瓦土屋,毛泽东、刘少奇和杨开慧在安源的情景在我脑海千百次回放,让我深深思索人生的意义。而今,建党90周年,处党总支组织党员瞻仰伟人故居,追寻红色足迹,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主席的名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励着我们在服务水运经济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成绩。或许,我们面临的困难还有许许多多,但是我相信,在处党总支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拿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豪迈气概战胜任何困难。虽然在过去,成绩斐然硕果累累,但是,昔日的辉煌只能证明过去,未雨须绸缪,居安必思危,“风物长宜放眼量”。重新开始,再创辉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海事科篇一:游

8、韶山心得体会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屋前,一池碧水映衬土屋,屋后,一抹青山掩映青瓦。无论是在人潮涌动的韶山冲还是在宁静清幽的炭子冲,我们在这次红色之旅中看到,毛泽东、刘少奇这两位共和国缔造者的故居是那样的相似,面临绿水,背依青山,当地导游对这种“前有池塘照后有青山靠”格局津津乐道,解说中带有明显迷信色彩的风水说虽然有些神化领袖,但是,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我被山乡秀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环顾群山,脉脉回环,恍惚间产生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只身入得山中,但见炊烟袅袅,蓦然回首,不见来时路,若置身世外桃源。而两位伟人生长在这世外桃源般美丽的山乡,这里有温暖的家,家是生命的原点,是人生的起跑线,在这

9、里他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神奇的是两位伟人的生命原点相距如此地靠近,在中国地图上紧紧相连。遥想当年,伟人也曾年少,门前屋后的池塘青山相伴,一眼发愤读书,“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后求学长沙,接受共产主义,橘子洲头指点江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伟人心中谨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天下为已任,毛泽东曾经笔名“子任”,赤子之心可鉴。在滴水洞,我们看到,主席曾经用过的床与众不同,在床的一侧加装一条长长的挡板,因为主席的习惯在床的一侧摆放书籍卧床阅读,据导游介绍,床板一侧略有倾斜,为的是当主席伴书入眠后让书自然滑落到一旁。遥想伟人当年戎马倥偬,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熟读丹青,俯仰古今,为我们留下

10、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选集共四卷158篇,是我党的行动指南。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论党内斗争等都是党建理论的重要著作。战士的武器是枪,而毛泽东、刘少奇手中改造世界的武器是笔。在刘少奇纪念馆,两位青年双手紧握的雕像前我久久凝视,雕塑将时光的指针定格在1922年,那时候,中国共产党建党仅仅一年。那是毛泽东、刘少奇在安源煤矿历史性的第一次握手。他们点燃了中国革命在安源的星星之火,无数星星之火最终成为燎原之势。光辉的毛泽东思想源于革命实践,后来他带领红军走上井冈山,摸索出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唯一正确的道路。在安源,毛泽东29岁,刘少奇24岁,风华正茂。雕塑栩栩如生,宛若伟人在世,目光中饱含

11、革命同志相会的欣喜。可以想见,他们紧接着应该会是分析安源工人运动形势和研究斗争策略。安源工人运动千头万绪且危机四伏,不仅仅需要过人才干,更需要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胆识。我不禁想问伟人:“为了新中国,您就不顾惜年轻的生命?”此刻我转眼看到不远处杨开慧雕像伫立一旁,她亲眼目睹了共和国两位主席第一次握手,而她却看不到鲜艳如血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高高升起,看不到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两位伟人肩并肩昂首挺立。杨开慧的身躯是那样娇小,可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被捕后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壮举荡气回肠令我折服!看着杨开慧坚定安详的面容,仿佛对我说:“死亦何惧!”此时此刻,我不禁润湿了眼眶。篇二:游韶山心得体会游韶

12、山心得体会我们还参观了毛主席故居,这是一套非常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面临池塘,依托青山,荷叶连连,人杰地灵。普通而陈旧的家具,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朴实。我们还看到了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在毛泽东同志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他自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关心天下。是韶山这个简朴的小山村,哺育了一代伟人,从而解救了全中国。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不仅欣赏到了韶山清幽、俊美的自然风光,更圆了自己的红色梦想。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对我们来说,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

13、义的特色旅游,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历史的红色之旅结束了,但未来的红色之旅却刚刚开始!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鞠躬尽瘁,成为永葆工作激情的永久动力!篇三:游韶山心得体会游记看着窗外的风景,时不时的和同学说说笑笑,程终于抵达了刘少奇故地花明楼景区。可是,导游第一次出来实习的,对景点不熟,因此,我们只好自行结伴逛了起来。先是参观刘少奇副主席的纪奇同志平生一些事迹的介绍(转载于:写论文网:韶山旅游心得)及照片,他年轻时就立国的解放事业奋斗,积极参加工会组织帮助工人反和剥削,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助毛泽东和周恩来发展们新中国诞生不可或缺的人物。看着那些照片记录留下来的书信、文章很是感

14、动。刘少奇主席一生为精于国运,治经济,但却因正直而冤屈的倒在党下,甚至被开除了党籍,他那种敢说真话踏实做人尊敬和钦佩。之后参观了他的故居,那是一座老黄收拾的很干净,保留下来的东西也很淳朴是那个年写照,我们还观看了刘主席的专机以及花明楼,特德鼎给我很大触动,“德”行为之规范,有德才能思主义份子,有德才能安邦治国平天下。韶山踏上旅行的汽车,历经四个小时的车姐姐又冒泡自己是“放弃”她的讲解,念馆,里面有刘少志要报效祖国为全抗资本主义的压迫革命事业,他是我下来的史事和他遗党为民,两袖清风,内复杂斗争的红旗的品格值得我们的土砖屋子。里面被代中国农村特有的别是花明楼前的万成为一名先进马克参观完刘少奇故地我

15、们启程去韶山,继续下一阶段的旅程。由于上午匆忙参观,每个人略显疲惫,都静静休息着。经过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的韶山。屋前,一池碧水映衬土屋,屋后,一抹青山掩映青瓦。这是我们来到这的第一印象。无论是在人潮涌动的韶山冲还是在宁静清幽的炭少奇这两位共和国缔造者的故居是那样的相似,面我被山乡秀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环顾群山,脉脉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只身入得山中,但见炊烟袅见来时路,若置身世外桃源。而两位伟人生长在这山乡,这里有温暖的家,家是生命的原点,是人生他们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神奇的是两位伟人的生命近,在中国地图上紧紧相连。缓步走进光线略暗的堂屋、退堂屋、厨房、横处一一瞻仰,站在烙印着伟人足迹的土地上,心潮物一景,退堂屋、碓屋、横屋这些新鲜的名词很自人的照片却鲜活着家的气息,看到为革命离散的一团聚,心中半是酸楚半是慰藉。曾年少,门前屋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