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城区动迁计划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8782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浦区城区动迁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青浦区城区动迁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青浦区城区动迁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青浦区城区动迁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青浦区城区动迁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浦区城区动迁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浦区城区动迁计划(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青浦区城区动迁计划上海市“青浦新城”总体规划上海市青浦新城“总体规划总则01“青浦新城”的概念与范围界定011“青浦新城”是针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城镇体系布局等级结构而言,在上海“中心城、新城、新市镇、中心村”等级中,青浦新城是作为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012“青浦新城”的范围是由现青浦老城、青浦新区、向西延伸区域和朱家角镇区等部分组成,其用地面积为平方公里。02规划依据021规划依据0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021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0213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0214上海市城市

2、总体规划0215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0216青浦区区域规划纲要0217青浦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022规划参考0221“上海市青浦新城城区总体规划”,编制单位:上海翌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XX年8月完成)0222“青浦试点工业园区总体规划”0223“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中心镇镇区总体规划”0224“青浦新城向西延伸区概念性规划国际招标方案”0225“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中心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03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031以青浦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思考为出发点,从更大范围内来研究青浦新城的战略地位、发展方向,拟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032在“青浦区区域规划纲要

3、”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确定城市性质,突出城市特色;研究确定城市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选择城市发展方向。重视生态环境和古镇特色的保护,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033在充分吸取已有规划特色的基础上,加以有机整合,合理确定城市功能结构分区,确定城市对外交通以及城市内部道路交通框架,形成完善的城市发展结构,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加快新城东片和向西延伸区的建设,确保青浦新城社会经济和空间的协调发展。034进一步完善城市东西方向带状结构与用地形态,制定城市控制性编制单元规划,合理布置居住和社会服务设施用地,调整老城区的用地结构,构建新、老城区合理的发展关系。035弘扬历史文化,

4、体现青浦“古文化”、“水文化”的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考虑老城环城河及纵横交错的河道等环境要素,建设优美的城市景观体系。036重视新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大力加强市域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从而提升青浦区的城市竞争力。037适应经营城市和规划管理的发展要求,强调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分阶段、分时序稳步实现青浦新城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04规划年限本次规划的年限为XX年2020年,考虑与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青浦新城总体规划的分期与年限为:近期:XX年XX年;远期:XX年2020年。第一章规划原则与战略目标11

5、规划原则111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注重近期的可操作性,又立足长远,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城。112区域协调发展原则融入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发挥地域优势,构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且能与青浦生态环境要求相匹配的新城产业结构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113贯彻“三个集中”原则,提高城镇化水平以新城的发展带动青浦区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进一步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三个集中的实施,增

6、强全区的竞争力。114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与提升,将城镇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15地方传统风貌特色原则突出青浦的地域特色,保护并延续青浦的历史文脉,合理保护好传统风貌、历史建筑、古树木,进一步弘扬城市精神和历史文化。12战略目标121总体发展战略目标是:创建一个社会和谐、产业进步、城乡一体化的发达的绿色青浦,积极营造一个健康、公平、高效的人居环境。122经济环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产业结构合理、资源转化效率高、平衡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重点培育和发展第三产业。1221青浦新城的产业结构应积极为新城北部的工业区乃至全区配套,并强力

7、推进以商业、金融、服务、通讯、房地产业以及交通运输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古”文化、“水”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培育壮大信息、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构筑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相匹配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经济快速高效增长的良好局面,提升产业结构的效能,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1222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努力营造适应国内外人士生活、工作的良好环境,全面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力求投资环境高效多元。1223追求生活品质健康富足,全面改善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73500元以上,城镇职工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率6%以上。123社

8、会环境的目标是:创造一个社会安定、邻里和睦、保障健全、管理民主、公共服务体系完备的、开放的文明社会,建设一处生态平衡、城市用地功能与人口结构和规模合理、设施配置优良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基本建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为实现和谐社会环境打好坚实的社会基础。124物质环境目标是:1241建设适宜居住的城区1242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区1243建设生态型的城区1244建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区第二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要点21区域性质根据“青浦区区域规划纲要”的定位,青浦区全区的性质是:“与江浙两省毗邻的

9、,以古文化和水文化为特征的上海都市的现代化生态型郊区。”围绕“绿色青浦”发展目标,立足长江三角洲,坚持城乡统筹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发展绿色产业为引领,加快绿色工业、休闲旅游、现代商贸、生态居住等产业的联动发展,努力把青浦建成产业集群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环境舒适宜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综合性现代化新城区。22区域城镇等级与布局2212020年青浦区域常住人口1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90%以上。青浦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结构分为三级:新城新市镇中心村。222“一城三片”总体发展布局2221“一城”即青浦新城:青浦新城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一区域主要包括

10、现青浦城区、向西延伸区域和朱家角镇区。建成占地平方公里、具有50万以上人口规模、功能完善的滨水城区,重点发展商业、房地产业和城市服务业。2222“三片”是指:东片主要是徐径、赵巷地区,接受市中心城区辐射,重点发展商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北片主要是市级工业园区以及白鹤等北部地区,发挥市级工业园区的综合优势,整合土地资源,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电、现代纺织、印刷传媒等先进制造业。西南片主要是练塘、金泽地区,充分依托淀山湖的生态资源,发挥朱家角古镇、金泽桥乡、东方绿舟、上海大观园、陈云故居等旅游度假景区以及现代农业园区的综合效应,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生态居住业和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第

11、三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31城市性质青浦新城,作为上海郊区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上海凸现生态环境优势的重要区域,是青浦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中心,将以建设“绿色青浦”为发展主战略,形成以商业、房地产业、城市服务业等为主导的综合城市功能,构建具有“水乡文化”与“历史文化”内涵的中等规模的综合性现代化花园滨水城市。青浦新城的性质概括地表述为:青浦新城是青浦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具有“水乡文化”与“历史文化”内涵的中等规模、综合性现代化滨水城市。32城市规模青浦新城规划至近期人口规模为22万人,远期人口规模为50万人。远期规划用地范围为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为平方公里,人均建

12、设用地平方米。近期建设用地规模为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平方米/人。第四章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41青浦新城的功能分区结构“三轴、四片、五心”411用地发展方向选择青浦新城的用地发展方向,向西发展加强与朱家角镇镇区的联系,形成城市未来新的发展空间;新城向东发展加强与上海市中心城的联系,接受上海市中心城的辐射效应。4111“三轴”“红轴”:生活设施轴。含主、次双轴。主轴主要沿淀山湖大道、城中西路、城中东路及公园路展开,串接了城市主要的商业文化及行政中心。次轴沿盈港路展开,并向西延伸,作为次一级的生活设施轴。“蓝轴”:滨水游憩轴。主要沿淀浦河展开,串接了水乡朱家角镇区、中央公园、雕塑公园、艺术公园、

13、老城环城河等主要滨水旅游、休闲场所。“绿轴”:自然生态轴。主要沿318国道和A9高速公路之间的自然生态林带和湿地,成为青浦新城天然的绿色边界。4112“四片”中片中片区是青浦区区政府所在地,是青浦新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在西大盈港与同三国道之间,既包括青浦老城区,又包括外青松公路东侧新的城市级公建区。中片主要为集中的城市级的行政、文化、商业等功能。东片同三国道的东侧地区,以建设“新水乡城镇”为规划目标,规划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独特现代水乡风貌的,以居住功能为主导、配套设施完善的城市分区。西片西片连接朱家角镇和青浦中片。规划强调生态型和特色型的开发,积极营造“滨水城市”的特征,为居民提供高质量

14、的居住、商业、文化及科研办公环境,强调对城市开放的亲水岸线和绿色公共空间的营造。“朱家角镇”区片朱家角镇区片具有历史文化古镇内涵和特征的意义,它是具有传统水乡古镇风貌特色的独立片区。它不仅在青浦区,而且在整个上海市来说都具有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价值。4113“五心”新城中心青浦新城的中心指位于青浦新城中片的“行政文化中心”,是建设青浦新城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功能的用地,其功能包括行政办公、文化服务等。老城中心商业文化中心。东片中心新水乡商业服务中心。依托规划的步行街及其相邻的大学校区,塑造具有独特风格的集办公、商业、教育和文化为一体的“新水乡城镇”中心。西片中心中央公园商业文化中心。以淀山湖大道及其连接的节点组织框架,围绕中央公园、雕塑公园、水景公园等形成的公共活动中心。朱家角镇中心朱家角商业服务中心。412新城与“朱家角镇”的关系4121朱家角镇在青浦新城总体规划的框架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规划建议保留“朱家角镇”的独立行政建制。在总体规划的用地结构、交通结构和人口规模,将朱家角镇镇区纳入青浦新城统一考虑。4122青浦新城是新型现代化的商贸、旅游、休闲区,在编制青浦新城总体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