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橡胶材料(共2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8392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振橡胶材料(共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隔振橡胶材料(共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隔振橡胶材料(共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隔振橡胶材料(共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隔振橡胶材料(共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振橡胶材料(共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振橡胶材料(共2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隔振橡胶材料(共2篇)隔振橡胶支座技术建筑隔震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浅析建筑隔震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浅析房屋、桥梁等建筑物基础隔震措施不容忽视文/陈晶摘要:在地震发生时,通过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来延长建筑结构的振动周期并给予较大的阻尼,使结构上的加速度反应大大降低。同时,对结构产生的较大位移也是由隔震支座中的隔震层来提供,而不由上部结构自身的相对位移来承担,从而避免或大大减轻由地震作用所造成的灾害。关键词:建筑隔震橡胶支座、隔震、阻尼、基础隔震技术。地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随机性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

2、来巨大的灾难人们在与其长期地抗争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寻求着更好的抗震防灾措施,使抗震理论日趋发展目前,在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传统抗震技术基础上,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抗震设计理论结构控制和控制结构理论结构控制又称主动控制,主要研究结构工程中控制装置的设计理论、方法和实施;控制结构又称被动控制,是根据给定的条件将结构和控制装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设计由于主动控制制约因素多、造价昂贵等原因,其应用研究尚处在开创阶段;而被动控制的应用研究正是国际土木工程界的热门话题之一其中,基础隔震是结构被动控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所谓基础隔震,是在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与基础顶面之间设置一层具有足够可靠性的隔震层,使上部结构与

3、基础分离,阻隔地震波向上部结构的传播,使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被隔震层的耗能元件吸收,从而大大减少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一、基础隔震技术与普通抗震技术的区别XX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新中国历史上破坏性最严重的地震灾难。此次地震波及面之广,破坏力之大,伤亡之惨重,震惊了世界人民,举国悲痛之中,国人空前团结奋发。人类曾经的荣耀与未来的保障,莫不在于对生命孜孜以求的护卫,无论是向现代文明国家的进步,还是对未来自然灾害的防卫,归根结底,都是源于对人生命与幸福的呵护面对具有如此巨大破坏力的地震灾害,我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任其祸害吗?其实不然,在汶川地震

4、发生后,北京一名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在做客中央之声节目时曾指出:“我国现在的防震技术已经达到世界水平,只要采用先进的防震设计,像汶川这样的地震所产生的后果是完全可以减轻的。”的确,21世纪的中国拥有与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同等级的防震技术基础隔震技术。当前最先进的基础隔震技术是通过高新技术产品建筑隔震橡胶支座,将上部建筑结构与下部地基结构隔离,由于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中的隔震层刚度小,柔性强,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代替上部结构承受地震强烈的位移动力,以此来隔离或耗散地震的能量,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此时,由于隔震层的作用,延长结构的周期并给予较大的阻尼,使上部建筑结构的反应相

5、当于不隔震情况下的1/41/8,近似平动,从而“隔离”了地震的作用(如图CJ-1右)。传统的建筑抗震技术主要特点是“抗”:上部建筑的基础与地基牢固的联结在一起,由于地震作用,引起上部建筑结构一起发生运动,此时上部结构就像电路上的放大器,对地面运动的作用力进行惯性放大作用,地震中及地震后,整幢大楼一切照常运转。与此例相似,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北岭的地震中,采用同种基础隔震技术的南加利福尼大学校立医院表现同样出色,震后不仅不影响营业,还在震后救灾中发挥了出色的救援作用,而位于街对面的洛杉矶乡村医院则遭到了严重破坏基础隔震技术至今被国内许多生命线工程所采用,同时建筑隔震支座被编入抗震设计

6、规范中。基础隔震技术被称为面向21世纪的抗震新技术,同时,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也成为跨世纪的抗震新产品。三、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构造及类型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和多层钢板交替叠置组合而成,对应不同建筑、桥梁的要求,隔震橡胶支座可以有不同的叠层结构、制造工艺和配方设计,以满足所需要的垂直钢度、侧向变形、阻尼、耐久性、倾覆提离等性能要求,并保证具有不少于60年的使用寿命。建筑隔震橡胶支座一般分为普通型和有铅型两种。四、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优点及主要性能要求1、建筑隔震橡胶支座支座的优点:建筑隔震橡胶支座除了本身的隔震力学性能满足抗震设计及使用要求外,还具备以下优点:一是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耐久性好,抗低周

7、期疲劳性能、抗热空气老化、抗臭氧老化、耐酸性、耐水性均较好,其寿命可达80100年,期间的隔震力学性能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也就是说在80年之内不会影响使用,可见,与建筑物具有同等寿命。二是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水平变形250%不会影响使用,另外具有足够竖向承载力保证稳定的支撑建筑物,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结构中的隔震层具有稳定的弹性复位功能,能在多次地震中自动瞬时复位这是摩擦滑移隔震体系所完全不能相比的。三是设计及施工方便。因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设计与配方科学合理,与传统的抗震结构相比,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减小到前者的1/41/8左右,安全可靠度大大提高,建筑的设防目标一般可以提高一个设防等级;传统的设防目

8、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而隔震建筑能做到“小震不坏,中震不坏或轻度不坏,大震不丧失使用功能,”其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十分可观,按施工经验,隔震结构一般比非隔震结构造价降低7%15%。2、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主要性能要求。因其设计参数较多,详细可见标准GB即可。五、基础隔震技术的原理通过建筑物的地震反应谱可以很好地说明基础隔震原理,加速度反应谱和位移谱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对建筑物地震反应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结构的周期,另一个是阻尼比。普通非隔震中低层建筑物的刚度大、周期短,其基本周期正好在地震输入能量最大的频段上。因此相应的加速度反应比地面运动放大得多,而位移反

9、应却较小,如图中A点所示。如果延长建筑物的周期,而保持阻尼不变,则加速度反应被大大降低,但位移反应却有所增加,如图中B点所示。如果继续加大结构的阻尼,加速度反应则继续减弱,且位移反应也得到明显降低,如图中C点。这就是说,通过隔震支座来延长结构的周期并给予较大的阻尼,就可使结构上的加速度反应大大降低。同时,对结构产生的较大位移也是由隔震支座中的隔震层来提供,而不由上部结构自身的相对位移来承担。这样,上部结构在地震过程中就会发生接近平移的运动,大大提高了上部结构的安全度。如果汶川等受震灾区的生命线工程都采用了基础隔震技术,损失一定会大大减少,然而,面对灾难,我们不能一味地只作假设。作为一名多年在基

10、础隔震技术领域从事研究的技术人员,在地震发生后,特匆匆撰写本文,算是对抗震救灾出一份绵薄之力,也算是对那些逝去生命的些许告慰,呼吁桥梁、房屋等建筑不得忽视基础隔震设施。同时,本人及本公司愿为各地抗震办、设计单位免费提供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的各项技术数据与咨询工作,以对灾区重建及中国的隔震建设事业奉献一份力量。橡胶隔振基础施工技术方案一、叠层橡胶隔震技术工艺原理隔震技术是在基础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使上部结构与地震动绝缘,从而保护上部结构不受地震破坏。目前,隔震层通常由橡胶支座和阻尼装置构成,一般设置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这种技术又称基础隔震技术。隔震技术适用于各种结构型式,从钢筋混凝土结构

11、到钢结构,从普通住宅到大跨度结构,从建筑到桥梁,适用性极广。隔震结构体系通过设置隔震层,将结构分为上部结构、隔震层和下部结构三部分,地震能量经由结构传到隔震层,由隔震层的隔震装置吸收并消耗主要地震能量后,仅有少部分能量传到上部结构。隔震层的设置改变了上部结构的周期,降低了结构的地震反应,确保上部结构在大地震时仍可处于弹性状态,或保持在弹性变形状态的初期状态。正是隔震技术才使得人们能够在大震时安全,在小震中震时安心,超前地实现抗震规范要求的“小震不坏、设防烈度可修、大震不倒”的三个设防水准。二、叠层橡胶隔震技术特点叠层橡胶垫基础隔震体系的隔震层是由若干个隔震器所组成。隔震器包括叠层橡胶垫和阻尼器

12、,分普通叠层橡胶垫、铅芯橡胶垫和高阻尼橡胶垫。这种隔震体系的周期长、阻尼比大,隔震效果明显,尤其采用后两种隔震器,不需再另外附加阻尼器,便于施工。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主要特点:1、能明显有效地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采用隔震技术的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其地震反应只有传统抗震结构的1/61/3。强震作用下,隔震结构能够很好地保证自身安全。2、能确保结构安全。在地面剧烈震动时,上部结构仍能处于正常的弹性工作状态。结构内部的财产以及人员安全得以保证。3、房屋造价不明显提高:对我国已有的隔震结构调查显示,虽然隔震装置需要增加造价(约5%),但建筑总造价不明显提高,在高烈度区还能节省房屋造价。4、隔震结构无需

13、特别维护。隔震支座的使用寿命在60年以上。5、上部结构设计限制小。由于上部结构地震作用已经很少,使地震区的建筑及结构设计从过去很多严格的限制中解放出来。6、橡胶支座的拉伸变形大。极限拉伸变形可达橡胶厚度的3倍以上。经历过拉伸变形为1倍的橡胶厚度的情况下,支座的性能几乎没有降低。7、橡胶支座的极限剪切变形能力约为橡胶厚度的350%以上,远大于通常的设计最大变形250%。8、在竖向荷载比较大的情况下,橡胶支座会出现屈曲的现象,屈曲时的具体情况与压力的大小和变形的大小相关。在设计压应力10N/mm215N/mm2情况下,支座可以不考虑屈曲等等。三、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工艺流程预埋钢

14、板焊锚筋定位、安装并固定下预埋钢板支墩模板支立隐预检浇筑支墩混凝土养护至80%强度对号安装橡胶支座及预埋钢板,并防护专检绑扎上部结构钢筋支模隐预检浇筑上部结构混凝土拆除临时防护板涂刷防腐材料正式防护。预埋钢板焊锚筋:按图纸要求,将上下预埋钢筋与下预埋钢板焊接,确保钢筋的数量、长度、规格及焊缝长度、宽度、焊条种类符合图纸要求。定位、安装并固定下预埋钢板:依据基础线及下预埋钢板上的定位标志,将焊好锚固钢筋的下预埋钢板就位,该工序是本工法的关键点,确保下预埋板的中心位置、中心标高、平面斜度是成败关键所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定位、加固、检查。具体控制措施如下:一次浇注中前对柱头的平面位置的控制在

15、底板及柱头钢筋绑扎完成后,使用全站仪根据计算出各个柱头的坐标对预埋件的位置标出坐标并逐一对各预埋件柱头位置做出放样,做出永久点,标出定位线,供放线和安装时使用。将预埋件置入柱头位置,通过前面的测量结果调整好柱头的相对位置。底梁及柱头的一次浇注准备工作做好后进行底梁及柱头的一次浇注。在浇注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1)柱头位置配置辅助钢筋加强支撑及定位。2)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泵管布置位置避免在预埋柱头附近。3)在柱头位置的振捣采用对称振捣,减小附加应力。4)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离辅助定位钢筋100mm以上。5)振捣过程中注意观测柱头外模板的位置情况,如振捣过程中出现明显位置偏移应停止并做出相关调整。二次浇注前对预埋件位置及标高的最终调整及整体固定。1)使用全站仪结合前期测量结果对所有预埋件的平面位置进行测量并调整平面位置。2)使用水准仪结合前期测量结果对所有预埋件的标高进行测量,调整预埋件标高至要求高度。3)使用电子水平尺逐一调整每个预埋件的水平度,水平度一旦调整好,复测平面位置及标高,三项符合要求后即以辅助钢筋点焊预埋件与主筋固定其位置。柱头的二次浇注在柱头位置的振捣采用对称振捣,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