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纪守法教育讲话(共10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58877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纪守法教育讲话(共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遵纪守法教育讲话(共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遵纪守法教育讲话(共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遵纪守法教育讲话(共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遵纪守法教育讲话(共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遵纪守法教育讲话(共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遵纪守法教育讲话(共10篇)(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遵纪守法教育讲话(共10篇)遵纪守法从我做起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遵纪守法从我做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国家的法律体制完善与否也日益成为衡量这个国家现代化程度高低的标志。我国法律法规也日趋完善,只要留意,不难发现我们身边无处不存在法律的气息。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学法、懂法、守法。然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可见增强法律意

2、识、提高法制观念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比如在社会不讲社会公德,惹事生非、打架斗殴、偷窃敲诈。在学校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纪校规。这些青少年学生虽然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但他们无法真心地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违纪就会逐步成违法,以后到社会就有可能做违法的事。有的同学认为如今是追求个性化的社会,如果被学校的规矩、纪律所束缚,不利于自己发展,做一些违纪的事才能体现自己的潇洒,但是,设想一下,

3、如果学校没有了校规校纪,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保障?一个从小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的人,长大了很难说他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纪守法是一种被人们公认的美德。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纪,遵纪是守法的基础,青少年时代是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遵守校纪校规,遵纪守法,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自强、自尊、自重、自爱,争当一个讲文明的好少年。同学们:习惯决定成败,文明伴你成功。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四年二班同学,今天我们班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做

4、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人人守法纪,凡事依法纪,社会就会安定,经济就会发展。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正在大力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深入人心。能够在这样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环境里成长,多么幸福!然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在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如何与法同行?青少年犯罪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而许多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仍对法律一无所知,当然,司法机关不会因为不懂而不予追究,不懂法并不能减轻他们的罪错,当他们受到了法律的制裁时才追悔当初不应该不学法、不守法,以致触犯了法律,受到处罚。这些教训是惨痛的,值得我们成长中的青少年深深思考。遵纪守法是每个

5、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小学生也不例外。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遵循校纪校规做起。从同学之间的互相监督到严格自律;从被动约束到主动地养成遵纪的习惯;从杜绝抄袭作业到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与社会的不良风气做斗争。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遵纪守法,做文明有礼的首都大学生遵纪守法教育讲课提纲北京黄埔大学刘广宽遵纪守法,是指我们每个公民都要遵守法律和纪律。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我们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不久召开的党

6、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重点讨论和强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就为我们首都大学生遵纪守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我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正因为如此,我们这次在学院开展遵纪守法教育,今天在这里进行一次遵纪守法讲座。下面我讲两个大问题:一、法律和纪律的含义及作用法律的含义和作用1法律的含义。所渭法,是法律、法规的简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是一种社会政治规范,属于上层建筑,它是由若干个法律法规构成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大体包括以下几种法律法规: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

7、条例和规章等。法律: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立法通过后,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因而,法律的级别是最高的。我国的国家法主要有宪法、刑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解释:是对法律中某些条文或文字的解释或限定。这些解释将涉及到法律的适用问题。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其做出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还有一种司法解释,即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的解释,用于指导各基层法院的司法工作。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通过后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这些法规也具有全国通用性,是对法律的补充,在成熟的情况下会被补充进法律,其地位

8、仅次于法律。法规多称为条例,也可以是全国性法律的实施细则,如治安处罚条例、专利代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制定者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相当于是各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地方性法规大部分称作条例,有的为法律在地方的实施细则,部分为具有法规属性的文件,如决议、决定等。地方法规的开头多贯有地方名字,如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等。规章:其制定者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这些规章仅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有效。如国家专利局制定的专利审查指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9、等。还有一些规章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仅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的决定、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办法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法律制度建设也经历了一个由不健全到逐步健全的过程。目前为止,我国的法律大约可分为29类,共有各种法律法规XX多部,为党和政府依法治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2法律的作用。常言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就是说,没有圆规和尺子,就画不出“方”和“圆”。它比誉说明:社会如果没有法律,就会大乱,人们就一事无成。具体对我们国家来讲,法律的作用可以用一名话概括,即“有法则安,无法则乱。”就是说,有了法律,我们依法治国

10、,国家就会和谐、稳定,国民经济就能按计划较快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经济利益、人身安全才能得到较好的保证。反之,如果法律缺失或法制体系受到破坏,我们国家就会大乱,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经济利益、人身安全就会受到侵害。这方面我们国家有惨痛的教训。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四人邦作乱,使我国法律和法治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公、检、法执法机构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当时的所谓“造反派”、“红一兵组织”可以随意揪斗、批判一个人,包括国家主席、开国元勋,一般的老佰姓就更不用说了。开始是所谓“文斗”,后期发展成武斗,除了飞机、核武器以外,一般的常规武器几乎都用上了,闹得全国几乎没一个安宁的地方,大批工厂停产、

11、交通运输混乱,不仅造成不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被破坏,还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这种局面整整延续了十年,也就是有名的这些都是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和体会到的。直到林彪和“四人邦”反党集团被粉碎、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重新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后,以邓小平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集体,拨乱返正,才逐渐恢复了公、检、法,重新建立法律和法治系统。三十多年来,党和政府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执法管理体系正在逐渐完善和健全,通过依法治国,邪恶势力被一批批铲除,违法分子受到惩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国人民正在向全面实

12、现小康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今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又强调了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制体系的健全,使我国依法治国朝着更高层次发展。可见,这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讲的:“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纪律的含义和作用1纪律的含义。纪律,是要求人们遵守的已经确立了的秩序和行为准则。学校纪律,是规范学校师生行为的准则,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学校纪律,是通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来体现的。2纪律的作用纪律,是维护一个单位、部门正常秩序的有力武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如果纪律缺失,每个人不受任何约束地各行其事、为所欲为,那

13、么这个单位或部门必定是一遍混乱,大家也都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也将是一事无成,这个单位和部门也无法存在下去。我们学校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必要的规章制度,没有必要的纪律,大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上课时同学们随便进出教室;宿舍里面你睡觉我唱歌、弹吉它,一遍混乱.。同学们想想,这还会有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吗,像这样,学校还能办下去吗?因此,规章制度、纪律,对于任何单位、部门包括学校,不仅不能缺失,而且必须十分健全和完善。二、遵纪守法,做一名文明有礼的首都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做首都文明公民1学法知法,增强法律法制意识。遵纪守法,我们首先必须知法、懂法,因此就必须学法。前面我

14、们已经讲到,目前我国的法律分29类,有XX多部之多,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在众多的法律中,根本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制定其它法律的依据;但是,同绝大多数人离得更近、关系更密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刑法,学生工作办公室刘主任已经组织大家对其中的重点部分进行了学习,在这里,我们再一起把其中的几个更为重要的内容学习和重温一下,以便加深认识和理解。在重温以前,我们先要明确一下刑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它的性质、制定的依据和目的是什么?刑法的性质: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事处罚的法律。它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中,与其它法律相比,更为直接和重要。刑法制定的依据:两个方

15、面:一是法律依据,就是根本大法宪法;二是客观依据,就是我国的国情。刑法制定的目的:任何统治阶级制定刑法,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刑法制定的目的,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即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下面我们就来共同重温一下刑法当中与我们关系更为密切的一些法律条款:第一章:第一、三节;第三章:第3234、36、37、38、42、45、52、54、55、57、120条;第四章:第234、235、238、239、243、245、246、252、257、258条;第五章:第263、264、266270、274、275、286、287、289、290、292295、297、305、347、349、353、354条。通过对刑法上述条款的学习,我们就应该增强法律观念,提高守法的自觉性。2自觉守法,做个文明公民。守法,就是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国家法律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守法是对每一个中国公民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学习掌握了法律知识,就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