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调查报告(共10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58247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调查报告(共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道德调查报告(共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道德调查报告(共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道德调查报告(共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道德调查报告(共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调查报告(共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调查报告(共10篇)(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道德调查报告(共10篇)社会调查团携手法律协会关于“道德素质与法制意识”活动调查报告XX内江师范学院社会调查团年11月16日关于道德素质与法制意识调查报告王贞XX年11月16日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完善,时代的不断变迁,思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道德素质正接受着严峻的考验。继“彭宇案”、“万鑫案”后时代信任危机再次重现;而“小悦悦”事件、“郑老太”事件令人悲恸也发人深省。不知不觉中文明的足迹、爱心的影子,不再随处可见。为广泛、全面、准确地了解大众法制知识、道德意识、对他人以及社会的信任感程度

2、,特设本问卷调查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加强大众维权的法制意识、提高大众的道德意识,为构建文明美好的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经研究决定,由内江师范学院社会调查团携手法律协会主办,针对全校学生展开了此次调查活动。一、调查目的增进与兄弟协会间沟通交流的同时共同进步,形成优势互补,多元化发展;为会员创造一个自我拓展、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丰富会员的课余生活以及提高社团的活动内涵;让广大会员进一步了解如何真实地进行一次调查活动,学会调查报告的写作;广泛、全面、准确地了解我校学生对道德素质、法制意识的认识及自身态度;让我校在校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得到提高。二、调查对象及一般情况调查对象:社会各界人士一般

3、情况:本次调查以内江师范学院在校学生为主,作为师院的学生,他们是师院的主体,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对各类事情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对于师院的调查,他们也最具发言权。同时,以抽样调查方式对内江市中心行人、商家进行随机调查。二、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内江师范学院校内寝室、班级、一食堂、四食堂、商业街当场发卷填写以及在内江市市中心进行随机调查,并当场收回的形式。本次活动发出调查问卷总计1000份,收回1000份,回收率100%。三、调查时间XX年11月10日XX年11月14号四、调查内容本次调查设计了一份总计11个问题的调查问卷,主要内容是调查大众对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4、的认识态度,以及对法律的认识深度。五、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本次接受调查的人大部分年龄在1928岁之间,占总人数77%且绝大多数为在校大学生;其中,有%的受采访者年龄在1218岁之间;有%的受采访者年龄29岁及以上。对于“所处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是否都有加大对提高人民道德素质、法制知识的相关宣传和教育”这一问题,%的调查者都表示认同,%的人表示虽然生活中、学习中学校或政府在此方面进行了宣传和教育,但进行得次数太少。不可否认,宣传次数少、宣传力度小、宣传形式少,或多或少是造成人民大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法制意识较薄弱的原因之一。对于如果有一个很可怜的无腿中年向您乞讨,您是否会施舍他这一问题上,可观的是

5、,绝大部分的人会对其进行施舍。其中%的人出于本能的关爱、善意以及同情心,选择了会对其进行施舍另外;另外,有%人认反正也不会损失很多,而会对其进行施舍。另外,我校在校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度还是较高的。只有%的人因为其很有可能是进行诈骗的,选择了不会对其进行施舍。当然,也有%的人因为自已日常生活也无能为力了、没过多的余额的原因而选择了拒接施舍。虽然社会生活中大众间的信任度亮出了红灯,但可喜的是我校在校大学生的爱心不减、对他人信任度较高。在看到一个陌生的老人跌到了,是否会过去扶他这一问题上,%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会毫不犹豫地会过去扶他,而%的被调查者则会等到有人上前扶,再上前扶,%的人表示绝对不会上前扶。

6、面对令人悲恸也法人深省的“小悦悦”事件,%的被调查者都表示对路人冷漠无情的不道德行为表示完全不赞成。但也有不少人表达了相反的看法,因为社会生活中“好心恶报”的事情屡见不鲜,其中%的被调查者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外还有%的调查者认为事不关己,对路人的行为表示赞同。目前大学生认为在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的调查者认为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认为缺乏法律知识和能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并解决现实问题分别占%和%。在对法律问题的认识上,%的被调查者都认为在校大学生可以跟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只有%选择了正确的答案:在校大学生不可以跟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被调查者对现今社会极为注重的“五险一金”的了解

7、部分,完全了解和不知道的分别占%和%;在哪一天是全国法制宣传日这一问题上%的被调查者都答出了正确的答案。对于小华今年刚毕业,请问他在与公司签约的时候要涉及到哪几项法律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得出以下结果:认为要涉及劳动法占%,合同法占%,婚姻法%,知识产权法占%,保险法占%。在与我们关系最密切的英语四六级过级问题上,针对因为没有过四级而不发放学位证,这种做法是否合法,50%的同学都认为合法,认为不合法和不清楚的分别占46%和4%。其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为合法的主要觉得英语四级是对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而认为不合法的同学主要认为大学生不能以同一个模式来要求,每个人

8、都有自己不同的能力和特长,以英语来要求是不公平的。七、调查体会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学生都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虽然继“彭宇案”、“万鑫案”后时代信任危机再次重现,但我校学生对社会、对彼此间仍有较高的信任度,关爱仍在继续。但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我校在校学生法制意识较强,但对法律的了解与运用较薄弱,可见学校、政府等相关部门在对在校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知识的运用上需要大大增强宣传与教育,对于整个社会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假期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

9、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一系列可喜变化。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现将假期内对本地社会调查结果整理如下:1.文明交通问题交通问题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经调查,本地存在大量闯红灯,行人斜穿马路,翻越交通护栏,乘公共交通工具不排队等一系列问题

10、,而这些问题有时将产生严重后果,导致多起交通事故等。2.文明礼貌问题经长期生活及本次调查表明,大量的市民经常口吐脏字,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以及抽烟,以及在夏天,街上会多出许多“膀爷”。对于这些现象,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只能靠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及道德修养,因此成为了一个长久的不能根治的影响市容行为。3.环境卫生问题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市民经常将家用垃圾随处乱扔,在公共场合随地扔下果皮纸屑,随处乱写乱画并且随意破坏花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导致了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人们的免疫力,提高传染病的发病率。当今社会,市民的环保意识在增强,但是环境现状却仍然让人堪忧,这反映了这样一个现实

11、:大家都认识到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都在痛恨和指责不讲究环境卫生的现象和行为,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却可能自己也有违背环境卫生公德的行为。目前中国的社会道德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规范、机制尚在发展与成长之中,社会道德规范还没有完善和刚性化,道德理念还只是传统文化的自发表现,没有内化于民众的心中。引发当前各种社会道德问题的本质根源不完全在于公民道德水平问题,而在于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建设的不完善性。因此,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既要吸取各国社会道德建设的有益经验,让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承下来,也要积极利用社会道德舆论的力量引导与完善各项制度,填补转型中制度

12、设计的漏洞。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最后,就这些社会道德问题提出一些建议:1.注重教育,德育须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辐射全社会2.把道德教育推及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3.良好社会道德意识形成需法律保障4.发挥好媒体对社会道德建设的正确引导作用5.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构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话语体系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

13、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因此,我们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努力让自己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报告一、前言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无

14、形的巨大力量。中华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称的礼仪之邦,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也是中国道德教育深刻蕴含的精髓。二、调查背景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有关大学生道德问题的事件层出不穷。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

15、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值得思考的。三、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四、调查问卷见附录。五、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主要是苏州大学本科生,另外包括一些其他大学学生。六、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66份,有效问卷66份。七、结果分析、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从下图可以看出,对各种素质的投票数量相差不大。可见,同学们认为,大学生还是应该具备各方面的素质。这也折射出,在这个快速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具有优势的。同时,从下图看出,虽然各素质的票数相近,可是诚实守信的数量还是最高的,这与现在所提倡的社会风尚也是相一致的。另外,远大抱负的投票量也很高,这说明我们大部分同学还是很注重个人修养的。从结果看,当代大学生还是很重视个人修养的,希望自己能够具备各方面的素质,希望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道德的制约作用从上图的结果,我们看出绝大部分人认为道德对我们的制约作用在逐渐减弱,少部分人认为道德还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还好没有人认为道德对我们没有制约作用。从这个结果来看,我们大部分人的道德意识在减弱,导致了道德公信力在下降,从而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有违道德的事件也就在预料之中了。道德的制约作用下降原因是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