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综合升级练 区域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353289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综合升级练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综合升级练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综合升级练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综合升级练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综合升级练 区域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综合升级练 区域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综合升级练 区域可持续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升级练 区域可持续发展(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模)下图为某内陆国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图示甲地区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 550 mm。其原因是() A.23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B.23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C.79月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D.79月位于西南风迎风坡2.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河湖C.土壤D.矿产答案:1.D2.A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位置可以得出,该地是埃塞俄比亚,降水主要来自高原地形雨。79月,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受低气压带控制,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

2、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第2题,该国位于热带高原上,高原边缘气候闷热,高原面上较为凉爽,所以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2017安徽宣城调研)下表反映了兰陵溪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该流域410月的降水为924.6 mm,占全年降雨量的84%注: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据此完成第34题。土地利用类型年地表径流量(m3/hm2)径流系数/%泥沙流失量(g/hm2mm)板栗54.580.6563.26茶园183.472.18111.32柑橘117.411.3

3、9282.13农田346.004.1113 744.30乔木林36.290.4323.02竹林94.951.1319.513.该流域最有可能位于()A.长江三峡B.大兴安岭C.长江三角洲D.太行山区4.下列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土保持效果最好的是()A.茶园B.柑橘C.板栗D.乔木林答案:3.A4.D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夏季降水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4%,计算可得,该地全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应当位于我国南方地区,B、D两项错。而从该地土地利用类型看,有板栗、茶园及柑橘等,说明地势起伏大,应当为山区,A项正确,C项错。第4题,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

4、深度(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径流系数小,说明地下水位高,下渗量多,水土保持效果好。读统计表可得,乔木林水土保持效果最好。(2017广西五市联考)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据此完成第56题。5.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给当地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是()A.产业转移加快B.产品滞销扩大C.就业压力减轻D.环境污染加重6.我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合理“药方”是()A.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B.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C.加大产品的科技投入D.引进

5、充足的产业工人答案:5.A6.C解析:第5题,我国东部地区部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的转移,A项正确;产业升级有利于产品销售,B项错误;新兴产业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少,从而加大就业压力,C项错误;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小,D项错误。第6题,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但是贴上著名的国际品牌,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制造转型升级,A项错误,C项正确;扩大产业的生产规模是传统产业发展模式,B项错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后需要少量高素质的劳动力,不需要引进充足的产业工人,D项错误。(2018河北衡水中学月考)在河道上拦河筑坝抬高水位

6、,形成较大的上下游水位差,构成水电站水头,这种水能开发方式称为坝式开发。坝式水电站常见的是河床式水电站和坝后式水电站。河床式水电站水头低,不会形成大面积水库,通常建在河流的中下游,其厂房位于河床中作为挡水建筑物的一部分,与大坝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一般只能形成50 m以内的水头,随着水位的增高,其投资也增大。坝后式水电站常建于河流中上游的高山峡谷中,可得到中高水头的落差,地处云南和四川交界的溪洛渡地下厂房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厂房。据此完成第79题。7.坝后式水电站发电厂房建在地下,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文D.科技8.与河床式水电站厂房相比,坝后式水电站的地下厂房的优

7、势是()A.工程造价更低,建设成本少B.发电机组枢纽布置占地少C.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D.施工难度低,科技投入少9.建坝蓄水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有()诱发局部地震危及生物多样性加剧水土流失现象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下游湖泊干涸和海水倒灌A.B.C.D.答案:7.A8.B9.B解析:第7题,题干中的“坝后式水电站常建于河流中上游的高山峡谷中”是关键信息,将厂房建在地下,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主要原因是当地没有足够的平地来建设厂房,选A项。第8题,坝后式水电站的厂房发电设备布置于地下,具有枢纽布置占地少、与挡水泄水建筑物相对独立、受施工倒流影响小、抗震性能良好、环境友好和谐等特点。与河床式水电站

8、厂房相比,坝后式水电站的地下厂房工程造价高,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选B项。第9题,大型水电站建坝蓄水后,容易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从对库区和大坝下游河湖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2017安徽芜湖质检)区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图表示2000年、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分布位置。据此完成第1011题。10.据图判断京津冀地区()A.人口重心朝着几何重心的西南方向偏移B.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小于人口重心的移动幅度C.自然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空间上偏离D.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11.为促进京津冀地区人口与经济的协调

9、发展,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A.增强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B.强化资金、技术、人才在京津冀集聚C.限制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内转移D.提高区域内特大城市的人口综合承载力答案:10.D11.A解析:第10题,从图中看,京津冀地区人口重心朝着几何重心的东北方向偏移,A项错;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大于人口重心的移动幅度,B项错;经济差异导致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空间上偏离,C项错;人口重心偏移受到北京、天津经济发展的影响,D项正确。第11题,增强区域内中小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对地区发展最有利,A项正确;强化资金、技术、人才在京津冀集聚会加剧大城市的“城市病”,B项错;限制

10、高新技术产业在区域内转移,不利于经济发展,C项错;提高城市的承载力会使人口向京津冀地区转移,不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D项错。12.(2018广西重点高中模拟)读美国本土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指出密西西比河流域干支流的流向。(2)说明甲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特点,并分析判断理由。(3)图中丙所在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4)说明乙所在区域种植蔬菜、花卉能快速地供应到该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有利条件。答案:(1)密西西比河的干流大致是由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分布于干流西侧的主要支流大多是由西北向东南流;分布于干流东侧的则是由东北向西南流。(2)特点:冬季多、夏季少

11、。原因: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的影响,且受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3)附近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等。(4)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密西西比河干支流的流向。第(2)题,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从大气环流和地形两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丙所在地区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工业区位优势从资源、水源、交通、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农产品能快速地供应到东北部工业区主要得益于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13.(2017山东威海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

12、各题。桉树喜光、好湿,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气温15 以上,年降水量超过1 000毫米的地区。对低温很敏感,生长期最冷月不低于78 。一般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可用于木材加工、制浆造纸、化工等方面,桉树本身带有的挥发性芳香油还具有驱虫作用。桉树快速生长期可达十年,且具有早期“高生长(第26年)”快于“粗生长(第610年)”的特点。广西桉树种植面积达200万公顷,居全国首位,其中崇左市扶绥县是主要的桉树速生林生产基地。当地农民以前种植甘蔗,需要施肥等精耕细作,后来弃蔗种桉,为了多种多收,有的一亩(约为667平方米)地种600棵桉树,导致桉树林下寸草不生,许多桉农在桉树生长到第3年就砍伐了

13、。2014年起,当地政府提出“限桉、禁桉”,重新规划树种结构,调减桉树种植面积。下图示意扶绥县在广西的位置。(1)与百色相比,分析扶绥县适宜桉树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2)分析扶绥县当地农民“弃蔗种桉”的原因。(3)分析近年来扶绥县“限桉、禁桉”的原因。(4)有人说桉树是“生态杀手”,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海拔较低,纬度较低,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量充足;位于河流下游,灌溉水源充足(百色位于河流上游,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下渗,灌溉水源不足);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下,地势较低平、土壤肥沃。(2)桉树是速生林,经济效益较高;化肥、劳动力等生产成本投入低;利用桉树深加工、

14、延长产业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3)大量占用耕地,影响甘蔗等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业生产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桉树产业,经济具有脆弱性;种植单一的树种且密度过大,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破坏生态环境;桉树生长耗水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4)赞同。大面积、高密度种植桉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短期轮伐,森林的生态效益较差。或不赞同。合理种植,保持桉树的合理种植间距,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采伐,利于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解析:第(1)题,联系桉树的生长条件,从气候、地形和土壤等方面分析扶绥县适宜桉树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第(2)题,主要从经济条件进行分析。桉树是速生林,经济效益较高;化肥、劳动力等生产成本投入低;利用桉树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就业机会多、收入高。第(3)题,从对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分析近年来扶绥县“限桉、禁桉”的原因。第(4)题,赞同主要分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赞同主要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地种植桉树,分析桉树的生态环境作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