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 专题突破练1练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353170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 专题突破练1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 专题突破练1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 专题突破练1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 专题突破练1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 专题突破练1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 专题突破练1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理图表和地球运动 第1讲 等值线的判读 专题突破练1练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突破练1等值线的判读(2018河北名校联考)山药是缠绕性藤本喜光植物,幼苗期不耐寒,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下图为华北地区某山药种植基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最容易遭受泥石流灾害威胁的是()A.甲B.乙C.丙D.丁2.甲、乙、丙、丁四地中,种植山药的自然条件最好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1.C2.D解析:第1题,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可以判断甲、乙、丁为山脊,丙为山谷。泥石流在山谷容易发生,C项正确。第2题,图示区域位于华北地区,根据指向标判断,甲、乙为阴坡,光照少,不适合种植;丙、丁为阳坡,光照好,丙处坡度较大,且易受泥石流影响,不利于种

2、植,丁处坡度缓和,位于山脊,排水较好,适宜种植。D项正确。(2018福建福州一模)读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第34题。3.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A.500 mB.550 mC.600 mD.650 m4.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答案:3.B4.D解析:第3题,图中等高距为50 m,最高点海拔为900950 m,最低点海拔为350400 m,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或600 m,则B项正确。第4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

3、凹处;“占地17 000 m2”,依据比例尺可算出大致范围。图中丁处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2017湖南长沙期末)读图,完成第56题。5.M地的年日照时数比N地的多,其主要原因是M地()A.纬度较低B.地势较高C.气候干旱D.白昼较长6.N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M地的丰富,其主要原因是N地 ()A.地势高,大气稀薄B.海拔高,多冰雪C.纬度低,太阳高度大D.气候干旱,光照强答案:5.C6.A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M地位于撒哈拉沙漠,M、N两地纬度位置差异不大,白昼时间几乎相同,A、D两项错;相比N地,M地海拔较低,B项错;M地终年炎热干燥,

4、晴天多,年日照时数多;N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迎风坡,降水丰富,日照时数少,故选C项。第6题,N地位于山区,海拔高,空气稀薄,M地位于撒哈拉沙漠,海拔较低;N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比M地小,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多,A项正确。(2017河北衡水中学期中)通常情况下,海平面340 K的假相当位温等值线是我国南北暖湿区与干冷区的分界线。雨季标准:当连续五日内的假相当位温平均值达到340 K,且在这五日选择降雨量大于5毫米的一日作为进入雨季日。下图示意某年6月2025日我国海平面假相当位温平均场分布。读图,完成第78题。7.东海沿海的假相当位温最大差值可能是()A.3.99 KB.5.99 KC

5、.9.99 KD.14.99 K8.据图文材料推测我国()A.华北地区南部提前进入雨季B.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涝灾C.长江中下游地区凉爽干燥D.东南沿海地区开始进入雨季答案:7.C8.A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东海沿岸地区的最大值为355360,最小值为350355,计算可得,差值为010,最大差值可能为9.99 K,故选C项。第8题,读图可知,沿34N为秦岭淮河一线,120E附近的假相当位温在340 K以上,位于华北南部,说明华北南部地区比常年较早进入雨季,A项正确。由于华北平原地区的雨季正常年份在7月,而图示年份华北南部在6月20日左右进入雨季,说明夏季风较往年强盛,南方地区受夏季风影响

6、时间短,降水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出现空梅现象,B、C两项错。东南沿海地区进入雨季在每年4、5月份,D项错。(2018四川成都摸底)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第911题。9.图中河流流向为()A.西北流向东南B.正东流向正西C.东南流向西北D.西南流向东北10.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A.465 mB.455 mC.445 mD.435 m11.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20 mB.29 mC.39 mD.40 m答案:9.D10.B11.C解析:第9题,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项正确。第10题,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相等,图中等高距为10 m

7、,可读出山峰高度为450460 m,B项正确。第11题,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1)dH(n+1)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10 m,可计算出20 mH40 m,C项正确。12.(2017北京海淀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图中AB线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2)一组老人在两条徒步登山线路中,选择线路登山。说出选择的理由,并估算线路的相对高度和水平距离。(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4)概括图中公路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答案:(1)山谷。等高线弯曲,且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2)线路经过的

8、地区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更省力。相对高度:320480米。水平距离:约3千米。(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起伏较大。(4)分布不均。东南部山区公路密度较小。东南部地形崎岖,修建成本高;人口(或聚落)较少,运输需求较小。西北部平原地区公路密度较大(或彼此交叉形成网状)。西北部地形平坦,修建成本较低;人口(或聚落)较多,运输需求较大。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沿AB线等高线弯曲,且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为山谷。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线路经过的地区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登山更省力。第(3)题,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需要从等高线切入,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该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第(4)题

9、,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南部山区公路密度较小,西北部平原地区公路密度较大,主要原因可以从人口、地形等方面回答。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下表为江西赣州某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赣州某县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年份耕地林地草地荒地水面及建筑等用地1982年55%19.8%4.9%15.4%4.9%2012年40%44.1%6.2%1.3%8.4%(1)判断M处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别指出影响图示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3)比较图中赣州和韶关受寒潮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4)说明赣州某县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

10、(1)类型:山脉。理由:位于河流的分水岭处;7月气温比周围地区低。(2)1月:纬度位置(太阳辐射)。7月:地形地势。(3)赣州纬度较高,受山脉阻挡,冬季风停滞不前,受寒潮影响大;韶关纬度较低,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寒潮影响小。(4)特点:耕地、荒地的比重下降,林地、草地、水面及建筑等用地的比重上升。影响:水土流失减缓;局地气候有所改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减小,空气湿度增加);河流含沙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减小,洪涝威胁减轻;生物多样性增加。解析:第(1)题,根据水系分布和7月均温判断M处的地形类型。第(2)题,受太阳辐射影响,1月等温线基本与纬线平行;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势高低影响。第(3)题,结合纬度位置、东西向山脉(南岭)对寒潮影响的南北差异分析。第(4)题,根据表格信息归纳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根据整体性原理分析对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影响。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