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念馆实践报告题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2366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沈战役纪念馆实践报告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沈战役纪念馆实践报告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沈战役纪念馆实践报告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沈战役纪念馆实践报告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沈战役纪念馆实践报告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沈战役纪念馆实践报告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沈战役纪念馆实践报告题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辽沈战役纪念馆实践报告题目瞻沿海恢弘,淬医药浓彩“药绘韶华,青春勃彩”队之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XX年7月19日,我们一行12人在辅导员李军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著名的辽沈战役纪念馆。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大战役,辽沈战役是东北解放军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在辽西、沈阳和长春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战役的总称。整个战役经历了攻克锦州,解放长春;辽西会战,歼灭廖耀湘兵团;解放沈阳、营口三个阶段,历时50余天,共歼敌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为加速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作出了巨

2、大贡献。而辽沈战役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辽沈战役而修建的一座专题性纪念馆。它始建于1959年,1988年10月辽沈战役胜利40周年之际新馆落成。纪念馆馆区占地18万平方米,园区内松柏挺秀,绿草如茵,环境幽雅而肃穆。一进入纪念馆大门,两侧耸立着有黑色大理石制作的烈士名录碑,上面篆刻这5万多名烈士名字。我们在碑前放慢脚步,端详着那些不熟悉的名字,祈祷着他们在天之灵安息!再往前走就是雄伟的辽沈战役纪念碑,碑的顶端是一位身穿棉大衣、左手提着枪、右手举过头顶,似乎是在呼唤战友前进的战士形象。纪念碑下部是由朱德书写题词:“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走过了纪念碑,我们看到的就是辽

3、沈战役纪念馆最重要的展厅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历史,我们聘请了一位讲解员,在她的细致讲解下,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从纪念馆正门进入,是一个大厅,首先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组战士浴血奋战的雕像,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战士们为了保卫祖国不怕牺牲的场景。随后我们跟随讲解员参观了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和全景画馆,在战史馆我们了解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和一些经典战役。那里还陈列着当时一些武器装备和烈士们的遗物。之后我们来到了支前馆,在那里展现了当时东北群众是如何搞好生产支援前线的。参观完支前馆,我们来到烈士馆,在烈士馆我们看到了许多烈士的雕象,其中有当时阵亡的最高将领朱瑞,有我们大家熟知的杨志荣烈士,还有女烈士

4、姜仁福等。最后参观了攻克锦州全景画馆,全景画馆采用绘画、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站在全景画馆里,听到轰隆隆的枪炮声,爆炸声,还有战士们的呐喊声,天边映衬着冲天的火光,让人仿佛回到了当年战斗的现场,震撼着每个游客的心灵,教育我们不要忘记这些牺牲的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缅怀先烈遗志之余,我不禁又想到了现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确实没有辜负先烈们的遗愿,他们正在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工作着,更多的人是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为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富强,更加壮大,正发挥自己的余热。作为当代大学生,有

5、这样好的学习条件,我们一定会不辜负父母,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也为国家的建设能够添砖加瓦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在这个科技比较发达的社会,我们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要求的步伐,紧随国家提出的“十二五”规划,严格要求并不断的用扎实的知识充实自己,我们一定要缅怀先烈遗志,努力学习,不断的进步,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人,一个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死难的烈士,才能以实际行动告慰他们的英灵。参观虽然短暂,但是老师和同学们的收获很大,我们真正地受到了教育,增长的才干,为的是将来更好的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我们的目的达到了,也就不枉此次社会实践部分中的红色之旅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最后,祝福我

6、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辽宁理工学院调查报告题目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调查报告完成人姓名毕鹏飞系别外语系专业日语班级14级4班指导教师刘艳君完成日期XX年4月30日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调查报告毕鹏飞一史馆历史背景辽沈战役纪念馆坐落在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锦州。锦州地处东北咽喉要道依山襟海是中国厉害兵家必争之地。二十世纪中期这里曾发生了一场改变中国解放战争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役辽沈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国共双方投入兵力150万之众最终全歼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对此毛主席评论说“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态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这是中国革命成功已经迫近的标志。

7、”二园区及史馆概况辽沈战役纪念馆于1959年成立88年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落成。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XX年启动改陈改造工程XX年11月2日正式竣工并重新开馆。XX年7月16日上午9点我们小组在纪念馆正门集合之后从正门进入烈士陵园园区。园区的大门造型采用了中国牌楼和城墙相结合的建筑风格辽沈战役纪念馆七个镀金大字闪闪发光。改造后的园区由原来的11万平方米扩大到18万平方米。从入口到纪念馆可以说所有的景观都是沿着长长地中轴线排列的。在600米长的中轴线上通过设计独特的立交平台把南园、北园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集教育传播、军事博览和风景园林为一体的园区。新建了胜利之门、胜利之路、提升广场、烈士名录墙

8、、大型雕塑、纪念广场。经过的104级台阶象征着辽沈战役的52个日日夜夜。台阶过后辽沈战役纪念碑巍峨耸立塔顶的烈士就是马云飞我们锦州的云飞街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馆内分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1、战史馆从馆门进去面对着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浮雕上我们的英雄烈士手持大刀和手枪目光中闪烁着对革命坚毅的信念。浮雕左侧就是战史馆了。战史馆是四个场馆中展厅面积最大的记录和展出了当年辽沈战役前后的峥嵘岁月。辽沈战役是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阶段。东北根据地由初创、基本建成到日以巩固和发展东北人民解放军由初期的10万余万人不断壮大发展到100万余人。辽沈战役前东北

9、解放区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都已超过国民党军为辽沈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1948年9月1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率先在东北战场发起了辽沈战役揭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序幕。经过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举行辽西会战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三个阶段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取得辽沈战役的大胜利。3.支前馆参观完战史馆我们就来到了位于馆内地下的支前馆。支前顾名思义就是支援前线。有人说过:“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各级党政机构积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

10、解放战争。东北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的伟大号召下积极动员起来努力发展生产,踊跃参军参战,奋勇支援前线。东北解放战争中东北地区共参军160万人出动民工313万人担架20万副缴纳粮食450万吨。百万青年参军上战场男女老少送公粮缝军衣、做军鞋、照顾伤病员。百万民工冒着枪林弹雨架桥铺路运送物资抢运伤员军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在广阔的东北战场上呈现了军民团结战斗的壮丽图景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成功。我想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因为我们党为了解放人民而打仗所以才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3、英烈馆再下一层缓坡就看到了英烈馆。在这个馆内各位烈士的(转载于:写论文网:辽沈战役纪念馆实践报告题目)照片挂满围墙还有很多头

11、像雕塑环绕周围。一侧墙壁是各位领导人对无数英烈的高度赞扬的题词表达了对广大为国捐躯的爱国将士的深切缅怀。没有这些革命烈士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历经战争的磨难和考验,我们人民解放军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严格的纪律和坚强的战斗力。广大战士勇敢战斗、不畏牺牲、英勇奋战、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充分体现了高度的革命热忱和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中5万余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眠在白山黑水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他们的英名和功绩永远镌刻在历时的丰碑上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向前。4.全景画馆英烈馆的尽头是一条长长的螺旋上升的缓梯最顶端就到了最著名的全景画馆

12、。这里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用全景画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辽沈战役中关键性的一战攻克锦州。作为我国首幅全景画的攻克锦州15年来被中外1000余万观众所参观。它是我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巨作已跻身于世界大型全景画的行列。全景画是博物馆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将绘画、塑性、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视听效果真实、形象地再现历史的某一场面。现在世界上约有48幅全景画大型的更是屈指可数。攻克锦州全景画画面长米高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重量达4吨。攻克锦州全景画以巨幅的环行画面将观众包围在看台上。这是全景画不同于一般绘画形式的一个特点。看台距离画面13米这个距离使观众无法

13、辨别地面塑性中的形象和画布中的形象之间的差别并产生广阔的视野从而使全景画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攻克锦州全景画的巨大环行画面首尾相接边缘被多种方法巧妙地遮住和地面塑形结合在一起。这就使观众觉得面对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有广阔空间的真实的景观。这是全景画重要的艺术手段也是全景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全景画馆是一项综合性的巨大工程建筑艺术地面塑型制作艺术高度写实的油画艺术以及配置合理的灯光、音响才会产生完整的全景画艺术效果。攻克锦州全景画具备了和世界上大型全景画同等规模的巨大篇幅同时结合着高水平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塑型艺术和灯光、音响等现代技术。三对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思想总结攻克锦州成为了打响辽沈战

14、役的第一战役。辽沈战役的胜利是东北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后方使中国军事形势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辽沈战役后东北野战军百万雄师奉命入关,为夺取平津战役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辽沈战役纪念馆见习报告关诗萌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反映辽沈战役历史的纪念性博物馆,坐落在锦州市辽沈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内北侧。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了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的历史,是中国博物馆和美术史上的开山之作。由于在锦州学习,条件比较便利,所以我已经去过几次了,每一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次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辽沈战役纪念馆见习,使我更深的认识了辽沈战役纪念馆。我们这次见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锦州市

15、历史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并体验红色旅游的魅力及感染力。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陈列馆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建筑结构共分三层,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基本陈列主题深刻,层次鲜明,特点突出,历史感强,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中,全景画馆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里展示的是中国第一幅全景画,名为攻克锦州。该馆借鉴中外艺术成果。高超的绘画技法、逼真的地面塑型和声光电系统巧妙衔接,浑然天成,生动、形象、真实的再现了1948年10月中旬,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激战。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英烈们令人回肠荡气的壮举,使观众身临其境,振聋发聩。世界全景画协会对这幅画给予高度评价,

16、此作品已成为世界全景画艺术的极品和经典之作。辽沈战役纪念馆也是辽宁省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红色旅游是在XX年年底时正式提出的、以中国共产党相关的历史纪念地为资源的旅游,包括了各个革命圣地。发展红色旅游,是为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红色旅游也是现在日益兴起的旅游项目,我觉得红色旅游很有教育意义。首先,它不仅我们看到我们的前辈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建立一个政党,建立一块根据地,或者是战胜我们的侵略者的,跟让我们看到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存在于同志们心中的那份不灭的精神,那份崇高的理想,是这种内心的强大支撑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