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pdf(共7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2267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pdf(共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pdf(共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pdf(共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pdf(共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pdf(共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pdf(共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pdf(共7篇)(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临证心得录pdf(共7篇)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点滴收录于XX-12-23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自1988年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首次转载以来,引起了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幸趣,屡有转载。此卷子曾在太老师张大昌先生家秘传三世,我虽不敏,毕竟有近水楼台之便,现不揣浅陋,略述如下。一、辅行决问世的意义据马氏所载辅行决,可分为两部分,从卷首至阴阳二十五味药,为第一部分;二旦、四神及神仙救急方,为第二部分。应说明的是,马氏所载辅行决是王雪苔先生1974年访问太老师时,因原卷毁于文革,据抄

2、本及太老师的背诵录音整理而成。由于种种原因,漏掉了金石药部分,此事引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的注意,和我们一起,对辅行决正在进行重新整理,不久,大家就会见到这部分内容。根据它在太老师60年代的亲笔秒本位置,紧接阴阳二十五味药之后,当为第二部分。那么二旦、四神等就只能算第三部分了。现分述于后。、第一部分的意义1、首次明确提出了内伤杂病五脏辩证的题纲。伤寒论每篇各有题纲,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本书五脏虚实证候对临床辩证起着大海航灯的作用。如:“肝虚则恐,实则怒;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脾虚则腹满、飧泻,实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肺虚则鼻息不利、少气,实则喘咳、凭胸仰息;肾虚则厥逆,实则腹满、泾溲不

3、利”。记得我们这些晚辈,初次接触太老师时,他总是把这些内容抄下来,让我们背诵。可见太老师对题纲是多么重视。2、五脏各具休味、用味、化味,以及五角图的出现,是包括素问灵枢在内,讲解五行、五味最系统、最规范、最实用、最权威的专著。正如陶氏自言:“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则医道毕矣“。3、五角图休、用相合产生化味这一理论,是经方的精髓。说明了经方的治疗作用,是不同药物的有机结合,是合理配伍后产生的化机,不似药物学单强调某一味药的作用。难怪贤如孙真人也有“经方难精”之叹。经方临床家也有“经方以不加减为贵”的经验。4、过去虽有“七方、十剂”的名称,但对七方、十剂的具体格式,未有专论,此书小

4、方三味,大方六味,首次明确了大方、小方的格式,对方剂休例格式的研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5、某些方剂丰富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治法,如大补肝汤治“关目苦眩,不能坐起”,弥补了金匮要略泽泻白术汤单一的治法。、第二部分的意义陶隐居以其卓越的仙才,将登真永年的金石药,应用到祛邪疗疾上,填补了中医专用金石药的空白。神农本草经三品均以金石药为首,仲景曾用五石散防治王仲宣二十年后必死之病,看来,金石药用的好,疗效远胜草木之品,故名“金丹”。这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若没有现有政策的限制,是很有前景的。、第三部分的意义据我初步体味,前两部分是陶氏自撰,第三部分是陶氏从汤液经法中摘录的内容,二旦、六神诸方,解决了伊

5、尹汤液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的的问题。将经方的历史,从仲景所处的东汉,上溯到商代。规划了经方的命名,为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汤液经法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首次站在伤寒杂病论以上的高度,审视伤寒杂病论,避免了后世注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二、泻、下有别陶氏笔下,泻与下是有区别的,不似现在方剂学所称的泻下剂。篇首自序有“服药汗、吐、下后?”等语,这里的下,就是现在泻下剂的意思,后文诸泻汤,当与下有别。如小泻脾汤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正是伤寒论的四逆汤,为回阳救逆的温里剂,可见陶氏诸泻汤的命名有他的原则,不可将诸泻汤理解为泻下剂。观五脏补泻小方,二用一体加化味为补;二体一用为泻,也就是方

6、中用味多为补,体味多为泻。三、通则和别则通过对辅行决五脏大小补泻诸汤的学习,可以看出一个规律,以小补肝汤为例,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薯蓣原缺用量,据其它四小补汤的体制,应为一两,六辛三酸一甘,小泻肝汤,枳实、芍药、生姜各三两,六酸三辛,或二辛一酸,我们把这种不拘药,只论味与量的法则称为“通则”,通则审视天下群方,就如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任妖魔千变万化,均逃不过他的法眼。仍以桂枝汤为例,桂枝六两五味子三两薯蓣一两,可以看作小补肝汤。干姜六两五味子三两甘草一两,也可以看作是小补肝汤。甚至大蒜米醋白糖也可看作是小补肝汤。余皆类推。再据阴阳二十五味药,“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可以看出,五脏补泻

7、均有君药,不可混用。如桂枝、细辛、附子,三味虽同为辛药,桂枝是补肝的代表,附子是泻脾的代表。同为甘药,人参是补脾的代表,茯芩是泻肾的代表。余皆仿此。我们把这一原则称为“别则”以上能则和别则,如车之两轮,相辅相承,不可偏废。四、阴阳二十五味药的重新整理辅行决于虚劳五补汤后,列有阴阳二十五味药,正如陶氏所言,诸药可默契经方之旨,可明五行互含,五味变化。自以为此是对前五脏补泻的总结,鉴于马氏所载辅行决,此处有明显的差错,决定重新整理,以期真正做到五行互含,循环无间,如齿轮之运转,环环相吻。以下为辅行决原文:“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口口为水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

8、为金硝石为水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竹叶为金”可疑者1、椒前方中未见用。2、麦冬据小补肺汤作君药,可知应属酸味。3、薯蓣小补肝汤作化味,故应属甘味。4、厚朴前方未见用。5、硝石当是金石药误入于此。味苦皆属水五药,若将黄芩、竹叶互换一下,最为规范。试分析如下:地黄、竹叶苦以补肾,黄连、黄芩苦以泻心,术为水中之土,于属土的不小补脾汤作化味。并且,补肾的地黄、竹叶,相生,泻心的黄连、黄芩,相克今仿照这一原则,对其它诸药重新整理: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生姜为火干姜为土细辛为金附

9、子为水味咸皆属火,牡丹皮为之主大黄为木旋覆花为土葶苈子为金泽泻为水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薯蓣为木炙甘草为火甘草为金茯苓为水味酸皆属金,麦门冬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五味子为水味咸皆属水,地黄为之主竹叶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黄芩为金说明:凡是改动过的地方,均用粗体加以区别。虽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比上文要规划地多。个人观点,不足为据,仅供参考。五、建中补脾汤的组方解析辅行决有救诸劳损病方五首,为什么单建中补脾汤呢?因为此方不仅与伤寒论小建中汤的药味药量基本相同,而且各个传抄本只有此方完全一致。辅行决建中补脾汤的方药: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黄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二两此方以黄饴一升为君,即内经“五谷为

10、养”的具体实践。大枣为果,也即“五果为助”的体现,生姜为菜是“五菜为充”具体应用。一般认为劳损诸方是在补汤的基础上,加谷、菜、果而成。细观建中补脾汤余药,桂枝芍甘草芍药生姜,完全是辛酸化甘之制,其中,甘草为化味,芍药六两,桂枝、生姜共好五两体、用基本均等,即非泻肝,也非补肝,实为平调肝木之剂。初读辅行决,于此颇为不解,既言补脾汤为何反多用调肝之药。后见徐灵胎有“木能克土,亦能疏土”之论,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胆、胰分居人身左右,一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一分泌淀粉酶,消化淀粉,共同帮助胃完成“腐熟水谷”的任务。大悟辅行决建中补脾汤多用调肝木药的原理。原来劳损诸方,以谷直补本脏,菜、果相助,药则调

11、克我之脏,并非在补汤的基础上加谷、菜、果而成。难怪陶隐居说:“方义深妙,非俗浅所识?先圣遗奥,出人意表”。观其它劳损四方,多是由相应补方,加谷、果而成。直到80年代,太老师亲笔抄录的别集出现,劳损诸方才统一了与建中补脾汤一致的组方格式。这是我们应该留意的地方。六、辅行决处方应用1、大泻肺汤治验患者,男,28岁,广宗县城关镇东街人。1989年9月5日,经广宗县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中等量积液,已抗痨治疗数日。症状:咳喘,左胸刺痛,夜间尤甚,不能平卧,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处方:大泻肺汤加柴胡、白芥子。葶苈子枳实大黄细辛黄芩炙甘草柴胡白芥子水煎服,每日一剂。用药二剂,咳喘减轻,痛止,大便每日三

12、行,小便量多,停药。过数日,到县医院胸透胸水已消失。2、患者,男24岁。1995年10月7日,感冒发热,自服西药退热,数日后复发,体温39度,咳吐黄痰,粘稠难咯,胸闷痛难忍,常自奋力捶打,听诊两肺大量湿罗音。处理:先肌注安痛定以退热,煎小泻肺汤以泻热除痰。葶苈子30克,大黄30克,枳实3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3次温服,于一日内服完。尽剂,腹泻数次,咳、痰、热均失,数日后随访,其病未复发。3、大补肝汤治验患者,女40岁,本村人。1995年秋在县医院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服西药三天,不见好转,天旋地转,甚则呕吐,不敢翻身,心悸,自汗,血压80/40mmHg舌淡,苔薄,脉细欲无,

13、处理:外双侧太阳,内关,炙百会,煎大补肝汤肉桂20克干姜10克五味子20克山药20克旋覆花10克丹皮10克竹叶10克生姜6片加水15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温三服。二剂,头眩呕吐停止。五剂,汗出心悸全愈。小其制,续服十天,血压100/80mmHg脉象沉缓较前有力。4、大补脾汤治验患者,男72岁焦庄村人。慢性乙肝病史十年,1996年春,腹胀,乏力,不能进食,夜晚尤甚,大便时溏,体瘦面黑。肝未触及,脾大,胁下二横指,腹部移动性浊音,舌淡,苔滑,舌下脉络青紫,脉沉细而紧,处方:大补脾汤加麦芽、内金太子参20克干姜20克炙甘草20克白术20克枳实20克白芍10克云苓20克炒麦芽15克鸡内金10克加

14、水15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数次温服,每日一剂。服药五剂,胀满稍减,早晨、中午饮食基本正常,晚饭只进流质食物。上方服至20天,饮食基本正常,大便成形,每日一次,面色转润,自觉有力。至40天时,三餐过常人,胀满全消,脾也明显回缩,改丸药已巩固。5、大补肺汤治验患者,女,45岁,广宗县李怀乡李磨村人。高血压病史三年,现鼻塞,不闻香臭,兼咳嗽,血压160/90mmHg,体温37度,查双侧鼻胛红肿,舌红,苔黄,脉细数。据题纲肺虚则鼻息不利,以大补肺汤合升降散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细辛黄连黄芩白芍白僵蚕大黄姜黄6.蝉退水煎服,每日一剂.三剂,鼻塞大减。六剂,鼻胛红肿消退。九剂,全全愈。6、大泻肺汤自治

15、口疮1997年夏天,工作繁忙,加上早晚勤诵经咒,以致心火上炎,发生口疮,下唇有两处如豆大溃疡,未介意,间断服复合维生素B。不料,十天过后,病情加重,上唇、舌尖均发生溃烂,稍饮食,则疼痛难忍,口热如火烧,舌体鲜红,见辅行决大泻心汤可治“舌上生疮”,急煎大泻心汤:黄连黄芩白芍干姜甘草大黄加水1000毫升,煎取400毫升,分两次温服.一剂,疼痛减轻,三剂,全愈。停药未复发。7、吹鼻治疗忿气患者,男,39岁,本村人。1999年冬,因发动三轮车时用力过猛,突发右胁剧烈疼痛,连及腰背,不敢改变体位及深呼吸,十分痛苦。用事先配制的皂角细辛散少许,以园竹笔管吹入右侧鼻腔,二分钟后,喷嚏连连,涕泪俱下,全身微有汗,痛立止。8、点眼治癔病尸厥患者,女,45岁,焦家庄人。有神经衰弱病史数年,发则头痛,憋气,呕不能食,面色晦暗,目光凝滞,遍经威、广两县名医,服药稍有不慎,则立即吐出。我配合心理安慰,用百合地黄丸治愈。一年后,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