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折射率材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318276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高折射率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超高折射率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超高折射率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超高折射率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超高折射率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高折射率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折射率材料(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超高折射率材料超颖材料的发展李雄SC机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本人博士阶段的课题方向为超颖材料的设计与应用。Metamaterials这一概念在提出之初,通常指的是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是负数的材料(物质),因此它又称负折射率材料、左手材料或双负材料,这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然而随着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其研究范围被不断扩展,目前,它的范围已包含负折射率材料,单负材料,人工超低折射率材料和超高折射率材料等等。Metamaterials是本世纪物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术词汇,正因为其具有自

2、然界物质不存在的奇异特性,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已在其相关的几个实际应用领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1、Metamaterials的发展概述拉丁语“meta-”,可以表达“超出?、亚?、另类”等含义。对于metamaterial一词,目前尚未有一个严格的、权威的定义,各种不同的文献上给出的定义也各不相同。但一般文献中都认为metamaterial是“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metamaterial重要的三个重要特征:metamaterials通常是具有新奇人工结构的复合材料;metamaterials具有超常的物理性质;metama

3、terials性质往往不主要决定与构成材料的本征性质,而决定于其中的人工结构。尽管metamaterials的概念出现于21世纪,但追溯其源头则可以找到上一世纪中后期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灵光一闪”。1967年,前苏联科学家维克托韦谢拉戈提出,如果有一种材料同时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和负的磁导率,这种物质将能够颠覆光学世界,它能够使光波看起来如同倒流一般,并且在许多方面表现得有违常理的行为。然而,众所周知,同时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材料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因此,Veselago的预言未能得到科学界的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Veselago的猜想几乎被人遗忘。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英国物理

4、学家JohnB.Pendry的工作使韦谢拉戈物质的研究出现了柳暗花明的前景。Pendry将metamaterials的思想引入了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材料的构造。他的一个创新性思路是,一种材料,不仅仅只认为是一个均匀的块体,它还可以拥有一些细小的单元。换句话说,材料的电磁特性可以从这些小结构单元中获得,这些小结构合力产生了原本不可能出现的效应。基于这样的思想,Pendry先后提出了可能具有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结构单元。在此基础上,美国科学家DavidR.Smith等人从实验上实现了这些结构单元的负折射。Metamaterials一词,连同具有负折射的“左手材料”一起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关注。“

5、超材料”重要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几类主要的人工材料上,也体现在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对材料科学家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它为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昭示人们可以在不违背基本的物理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人工获得与自然界中的物质具有迥然不同的超常物理性质的“新物质”。当然Metamaterials能在最近十年内异军突起,成为学术和工程界的研究焦点,不仅仅因为其巧妙的物理思想,也在于它已在多个相关实际应用领域显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XX年,Pendry提出通过Metamaterials实现电磁表面波倏逝波的放大,可以克服一直以来困扰传统光学的衍射极限问题,从而得到可以实现亚波

6、长结构完美成像的超透镜。这一思想在微生物成像,超高精度纳米光刻等领域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此,应用Metamaterials实现超透镜的研究方向因应而生。XX年,法国科学家Enoch应用金属网格结构设计了一种超低折射率介质,并将其应用于微波天线,使得天线的方向性得到巨大提高。文章应用简单的Snell定理对其进行了很好的解释,从而激发了各国微波通信工作者对其巨大的兴趣。应用Metamaterials思想设计高性能微波天线的全新领域从此诞生。XX年,Pendry和Smith等人应用空间变换的方法,得出一个结论:可以通过设计折射率的分布来对物体实现隐身,即电磁屏蔽。同年,该思想就得到了微波实验的证实。此

7、结果一经发表,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各国报道纷纷将其与哈利波特的隐身衣相比,XX年,Pendry也因该项成果被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评选为XX年8位科学英雄之一。自06年超材料实现隐身技术的提出到目前09年,短短的3年时间内,这一领域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声学波的clock,水波clock,乃至物质波的clock的思想被相继提出,一个全新的隐身技术领域正在逐步形成。2、Metamaterials相关的重要文献应该说有关Metamaterials的重要文献有很多,我在这里仅对本人认为的具有奠基意义的文献作下列举:首先当属Veselago68年发表的经典之作,在这篇文献中,负折射率的思想首次被提

8、出,并对其性质做了一定的推导。该作67年发表于俄语版的杂志,68年被翻译成英文。该文献日前查到引用次数已达2985次,其原文在附录中。1V.G.Veselago,Theelectrodynamicsofsubstanceswithsimultaneouslynegativevaluesof?and,Sov.Phys.Usp.,1968,10:509514.68年,超材料概念的提出并没有受到科学界的关注,近年来这一领域的兴起,其最大的功劳必然要归功于Pendry分别在96年和98年发表的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2J.B.Pendry,A.J.Hol

9、den,W.J.Stewart,andI.Youngs,Extremelylowfrequencyplasmonsinmetallicmesostructures,Phys.Rev.Lett.,1996,76:47734776.3J.B.Pendry,A.J.Holden,D.J.Robbins,andW.J.Stewart,Magnetismfromconductorsandenhancednonlinearphenomena,IEEETrans.MicrowaveTheoryTech.,1999,47(11):20752084.XX年Shelby等人将调介电常数和调磁导率的结构融合在一起,

10、实验上证实了负折射率的存在。4R.A.Shelby,D.R.Smith,andS.Schultz,Experimentalverificationofanegativeindexofrefraction,Science,XX,292:7779.物理思想固然重要,但实际应用才是一个领域长盛不衰的源泉。下面三篇文献分别列举了Metamaterials在超透镜、天线和电磁隐身三大应用领域的应用,可以说是这三个方向的经典奠基文献5J.B.Pendry,Negativerefractionmakesaperfectlens,Phys.Rev.Lett.XX,85(18):3966-3969.6S.Eno

11、ch,G.Tayeb,P.Sabouroux,N.Gurin,andP.Vincent,Ametamaterialfordirectiveemission,Phys.Rev.Lett.XX,89(21):-1-4.7J.B.Pendry,D.Schurig,andD.R.Smith,ControllingElectromagneticFields,ScienceXX,312,1780.3、可能的创新突破口或研究新起点Metamaterials作为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无论在学术理论上还是在工程应用上必然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就学术理论上考虑,早在本世纪初,Metamaterial

12、s的概念刚刚建立的时候,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有人提出负折射这一概念本身就以原有的经典理论包括因果律存在矛盾。直到09年,还有科学家专门写了一本书来讨论Metamaterials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否真的必要。虽然近年来,Metamaterials已基本被多数科研工作者认可,但以上的种种矛盾都预示着其在理论基础上仍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东西。其次,在工程应用中,Metamaterials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从微波频段向光频段拓展。我们知道由于工艺加工条件的限制,以及现有结构的局限性,使得目前有关超颖材料的实验大多在微波波段。虽然05,06年以来,也有一些新的结构被提出,并在光波

13、段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第二,损耗问题。由于超颖材料大多采用金属结构,而金属本身存在损耗问题,损耗问题是限制材料实际应用的一个最大阻碍。第三,带宽问题。就目前来说,由于复磁导率的实现通常采用谐振结构,而谐振结构的带宽通常是较小的,如何设计大带宽的结构材料,一直以来是困扰研究者的一大难题。第四,新领域的拓展。尽管超颖材料在完美透镜、高性能天线,以及物体隐身等领域显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并使得其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我们相信,超颖材料的应用绝对不会仅限于此,因此,如何拓展超颖材料的应用领域也是全世界相关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问题往往是一个学科前进的动力,也很可能是另一个学科的

14、起点,因此,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将指引我们相关研究者前进的方向。4、选题的的可行性分析对于一个新兴的学科方向,总是会让人激动又让人不安。激动是因为可以走在世界科技研究的前沿,不安是因为对课题进展的担心。透过这段时间的调研,使我对这一研究方向有了大概的了解,并被它全新的物理思想和巨大的潜在应用所吸引。客观来说,Metamaterials的概念在近两年已基本被学术界所认同,并被公认为最优前途的科研发展方向之一,早在03,06年就已进入世界科研十大,08年再次被评为世界材料科学的十大进展之一。而从细节上来看,通过设计合适的结构,选用适当的复合材料,带宽和损耗问题是绝对有可能得到很好

15、解决的。从实验条件上分析,我们实验室拥有完备的光刻加工设备和实验环境,包括超净间,真空镀膜机,光刻机、原子力显微镜等。负折射率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背景自然界存在的介质都是折射率大于0的,我们常接触的材料的折射率多数都是大于1,在定性思维的误区下,人们认为介质的折射率都为正。【1】直到1968年,苏联物理学家维克托韦谢拉戈提出了负折射率的理论。由于韦谢拉戈的这一设想完全颠覆了人们所认知的光学世界,它能够使光波看起来如同倒流一般,在许多现象描述上完全背离常规,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被人们认可,这种荒诞的想法没有必要去研究证明。Veselago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开始苦苦寻求满足要求的物质,但是他失败了。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他的猜想,渐渐地就被人们淡忘了。19966年1999年,英国的Pendry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种由开路谐振金属环构【】【】成,具有等效的负介电常数和负磁导率的三维周期结构,23这一发现理论上证明了负折射率材料的可存在性,使Veselago的猜想重新摆在了人们面前。不久,美国的Smith等在XX年金属丝板和SRR板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块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同时为负数的介质,从实验上验【4】【5】证了负折射率的存在。他们研制出了相应的器件,负折射率材料由此进入了实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