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99788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116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颁布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制订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本市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辖区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实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市和区、县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国家要求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区、县人民政府应将每年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承包指标下达给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每年对下

2、一级人民政府执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情况进行考评和奖惩。第二章机构和职责第四条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是本市计划生育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本区、县计划生育工作,并指导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第五条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下列计划生育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负责本地区人口规划、计划生育统计和落实避孕药具发放等节育措施;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者给予行政处罚。第六条各级卫生、民政、公安、工商、司法、财政、劳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

3、个体劳动者协会等社会团体,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当配合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第七条乡人民政府设立计划生育助理,街道办事处配备计划生育干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有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并可在居民小组和村民小组中指定计划生育宣传员。第八条国家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计划生育(来自:写论文网: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车间、班组可指定计划生育宣传员。第三章生育调节第九条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为晚婚。初婚年龄的计算,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女年满二十四周岁的初育为晚育。晚育年龄的计算,

4、以孩子出生的日期为准。第十条患不育症的夫妻要求收养一个孩子的,其所患不育症必须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区、县级以上医院检查确诊;收养孩子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的规定。收养孩子后又怀孕的,其所生的孩子视为有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第十一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经区、县病残儿童鉴定小组鉴定,第一个孩子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包括本人曾有兄弟姐妹但均已死亡,或者本人在十八周岁之前被收养,其养父母无其他子女的。夫妻双方均为归国华侨,回国定居不满六年的。回国定居的时间,以回国办理常住户口的日期为准。从外地迁入本市的少数民族公民,

5、迁入前取得当地县以上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允许生育第二个孩子的证明,并已怀孕的。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累积合计只有一个孩子的。第十二条除本细则第十一条规定外,农业人口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按计划生育第二个孩子:夫妻一方因双目失明或者一侧上肢残疾等影响劳动,生活不能自理的;夫妻一方符合国务院规定的二等乙级以上残疾军人条件,并持有革命残疾军人证的;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一方为从事出海捕捞连续五年以上的渔民,现仍出海捕捞的;男方到有女无儿户结婚落户,并赡养老人,且女方的姐妹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同胞兄弟姐妹两人以上,有一人无生育能力,其他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允许其中一人再生育一个孩子,供无生育能力者

6、收养。第十三条符合本细则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条规定的夫妻,其户口不在同一地区的,以女方常住户口为准。第十四条农村户口现在城镇落户的自理口粮户的夫妻,其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条件不适用本细则第十二条的规定。第十五条符合生育第二个孩子条件的夫妻,须按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夫妻双方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关证明;经同意,到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填写申请表,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在一周内审核完毕,报所在地的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批。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请表次日起一个月内审批完毕,符合条件的,发给上海市生育第二个孩子批准书。符合生育第二个孩子条件的夫妻,在办理审批手续

7、时,须缴纳申请办理手续费。手续费的收取标准,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市物价局核准。第十六条除本细则第十、十一、十二条规定外,有特殊情况需要生育第二个孩子的,须经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审核,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第十七条申请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对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决定书次日起十五日内,或者在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收到申请表次日起两个月内不予答复的,可向市计划生育委员会申请复议。第四章优生和节育第十八条各级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优生和节育的管理。区、县级以上的医院、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单位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乡卫生院、街道地段医院均应做好优生、节育和遗传

8、咨询工作。第十九条夫妻双方或者一方经市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的区、县级以上医院或者妇幼保健机构诊断为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或者其他疾病的,应当根据医院诊断和处理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宜生育的疾病种类,按卫生部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生育一个孩子后,应当采取避孕节育措施。避孕药具由计划生育部门负责供应和管理,具体办法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第二十一条施行节育手术的单位必须经区、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施行节育手术的医务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区、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个体开业医务人员不得施行节育手术。第五章奖励第二十二条符合晚婚年龄的初婚夫妻,增加婚假一周;双方达到双方享

9、受,一方达到一方享受。晚婚假应当在婚假后连续使用。符合晚育年龄的夫妻,女方增加产假十五天,男方给予假期三天。享受三天假期的男方必须是初婚者或者未生育过孩子的再婚者。女方十五天假期应当在规定的产假后连续使用。男方三天假期应当在女方产假期间使用。本条规定的假期期间的工资、奖金照发,其奖金额由享受者所在单位自行规定。第二十三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或者按有关规定收养一个孩子后不再生育的,在其子女十六周岁以内,可以申请领取独生子女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并保证今后不再生育,也可以申请领取独生子女证:夫妻原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意外死亡,另一个不满十六周岁的;夫妻丧偶后只有一个不满十六周岁孩子的;夫妻离婚前生

10、育过一个孩子,离婚时孩子判给本人抚养,并且该孩子不满十六周岁的;再婚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孩子,另一方未生育过孩子,现家庭只有这一个不满十六周岁孩子的。第二十四条再婚夫妻再婚前各生育过一个孩子,且各领取过独生子女证,现再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应重新换领独生子女证。户口从外省市迁入本市的独生子女,其父母双方或者一方的常住户口已迁入本市的,可以换领本市的独生子女证。第二十五条申请领取独生子女证,按下列规定程序办理:有独生子女的夫妻由女方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夫妻双方单位初审,送女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发证。丧偶或者离婚的,由符合条件的一方向所在单位提

11、出申请;经所在单位初审,送符合条件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审核后,报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发证。夫妻双方的常住户口在本市,而子女常住户口在外地的,经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证明后,按本款第一项规定办理领证手续。夫妻一方为本市农村常住户口,另一方为本市城镇常住户口的,或者一方为本市常住户口,另一方为外省市户口的,由其子女常住户口所在地发证。第二十六条独生子女入托儿所、幼儿园的托费和管理费按市教育局、市劳动局的有关规定报销部分费用。第二十七条城镇分配住房或者农村调整自留地和安排宅基地时,对独生子女户可以按两个子女计算;其中拆迁户中独生子女户的安置,按

12、本市拆迁房屋有关规定执行。本市知青子女户口按规定迁入本市后,可以凭原外省市颁发的独生子女证,享受本市拆迁房屋规定中有关独生子女户的待遇。第二十八条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每月五元,由男女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百分之五十。但下列情况除外:夫妻一方为本市农村农民、城镇待业居民、或者因辞职、辞退后无工作的,全部由另一方所在单位支付;丧偶或者离婚后未再婚的,全部由抚养孩子一方的单位支付。按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的夫妻,为临时工、合同工的,由所在工作单位支付;为停薪留职职工,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1990年10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根据1993年8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

13、的决定第1次修正根据1996年10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第2次修正并重新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上海市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制订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在本市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辖区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实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市和区、县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由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根据国家要求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区、县人民政府应将每年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承包指标下达给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每年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包括街道办事处)执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情况进行考评和奖惩。第二章机构和职责第四

14、条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是本市计划生育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本区、县计划生育工作,并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第五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下列计划生育工作:(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二)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三)负责本地区人口规划、计划生育统计和落实避孕药具发放等节育措施;(四)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违反计划生育规定者给予行政处罚。第六条各级卫生、民政、公安、工商、司法、财政、劳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个体劳动者协会等社会团体,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当配合计划生育管理部门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第七条乡(镇)人民政府设立计划生育助理,街道办事处配备计划生育干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有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并可在居民小组和村民小组中指定计划生育宣传员。第八条国家机关、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根据需要设立计划生育工作机构或者配备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车间、班组可指定计划生育宣传员。第三章生育调节第九条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为晚婚。初婚年龄的计算,以结婚证书上批准的日期为准。女年满24周岁的初育为晚育。晚育年龄的计算,以孩子出生的日期为准。第十条患不育症的夫妻要求收养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