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与结果 (自动保存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027468 上传时间:2017-09-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福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与结果 (自动保存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福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与结果 (自动保存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福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与结果 (自动保存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福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与结果 (自动保存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福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与结果 (自动保存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福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与结果 (自动保存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福利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与结果 (自动保存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导论 社会福利概述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涵义和特征 考核目标 1.识记:(1)社会福利的概念;(2)社会福利的特征 概念:狭义-指由国家出资或给予税收优惠照顾而兴办的、以低费或免费形式向一部分需要特殊照顾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帮助或服务的制度。 广义-指由政府举办和出资的一切旨在改善改善人民物质和文化、卫生、教育等生活的社会措施。 (面向全体国民的、旨在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社会政策) 特征:a 保障对象的全民性;b 保障内容的福利性;c 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d 保障待遇的公平性和高层次性。 2.理解: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体系 社会保障是以立法形式确定的、

2、由国家举办并承担责任、以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会行为及其机制、制度的总称。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和维护社会成员一点的生活质量,满足其物质和精神的基本需要而采取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提供的设施和相应的服务。两者的关系: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一个子体系.社会保障属低层次的,指基本的生活需要;而社会福利既可以是低层次的基本需要,也可以使较高层次的生活享受。社会福利体系比社会保障体系含义更广。 社会福利体系:a 职工集体福利;b 特殊社会福利;c 社区社会福利服务; 第二节 世界社会福利发展的简要历程及其启示 考核目标 (一)世界社

3、会福利的简要发展历程-理解:世界社会福利的五个发展阶段 a 剩余型社会福利:b 制度型社会福利;c 福利国家;d 福利国家危机;e 福利多元化和发展型社会福利。 (二)发展社会福利问题的核心问题:在整个社会福利的发展进程中,到底是相信市场、还是依靠政府一直是关注经济和社会福利问题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共同争议的核心问题。 识记:核心是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重新思考政府和公司的社会福利责任,哪些是政府的职能,什么又属于个人及家庭的义务:哪些工作交由市场和第三部门办理更有效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协调合作,既满足人的基本福利需要,又不使政府背上沉重的福利包袱

4、,从而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病重社会价值观的福利发展道路。 (三个途径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专业化的社会福利;职业化的职业福利;社区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三)世界社会福利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理解:三点启示:a 社会福利的推进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b 社会福利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c 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不完全是国家、政府或单位(责任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服务体系多层次) 。 第三节 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主要方法 考核目标 (一)社会福利思想(指人类旨在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切构想。 )与社会福利制度(一定形态下的社会,根据有关社会福利思想和统治阶级的统治

5、需要,制订出台的一系列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社会政策和制度的总称) 理解:社会福利思想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联系:都是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建立在该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因此,两个均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福利思想往往是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前提,而一定社会的福利制度的实行,又必然引发思想家们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区别:思想不等于制度,而一定的制度也不完全等同于某一流派或综合所有流派的思想。 (二)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识记:(1)方法论:动发展规律指导社会福利思想研究。(2 )具体研究方法:阶段法;国别法;人物法;学派法;文献法 第二章

6、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思想 考核目标 (一)原始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福利思想*会财富,老人、小孩都能得到氏族的关怀,不幸成员如鳏寡的老人、无父母的孤儿及生理有缺陷的残疾人都能得到氏族的供养。 (二)先秦时期的社会福利制度及思想 1.识记:(1)先秦;(2)先秦社会福利制度体系 先秦是指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最初历经的几个朝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统一以前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 制度体系:a 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b 社会救灾;c 就业保障;d 轻徭薄赋;e 诸子百家的社会思想。 2.理解:先秦诸子百家福利思想学说 管仲:管理社会首先要“定民之居,成民之事” ;管子把

7、恤民和赈穷做为施政纲领中的重要一目;强调道德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无知、知足的政治主张庄子:建立一个心计无所使,知识无所用,行为无目的,没有上下高低好坏生死之别,没有君子小人之分,完全自然“和谐”的社会。 孔孟之儒学:孔-礼治;正名分(明确社会分工,元宝社会职守) ;贫富不均及其解决办法;理想社会形态。 孟-仁学;仁政;小康社会。 墨子:民之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抨击小盗为“盗” ,大盗为“义”的社会怪象;提出兼爱说。 第三节 古希腊的社会福利思想 考核目标 (一)柏拉图(出生于雅典的贵族家庭,主要著作理想国即共和国 法律篇 政治家在纪念古希腊英雄阿家德莫得花园里开办学院叫

8、“阿家德米” ) * 识记:理想国是一个等级森严并世袭相传的、反民主的、仅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集体私有制的奴隶社会。是为贵族奴隶主阶级永续统治服务的。 (二)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殖民地色雷斯,后迁居雅典主要著作政治学和伦理学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赞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是古代科学的奠基人)的社会福利思想 主要集中在政治学和伦理学*理解:亚里士多德的社会福利思想:以公民的幸福生活为,通过全面而系统的改良,把公民引入幸福生活境界。 (三)两种社会模式的比较*识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社会模式比较 第三节 古罗马的社会的主要内容:1、抗议现实的苦难,幻想美满的天国 2、建立

9、理想的“千年王国 ”3、宣扬“信衰落,出现了早期基督教的经济社会思想,基督教出现于公元 1 世纪-2 世纪的古代罗马帝国管辖下的今巴勒斯坦地区。公元 1 世纪内,奴隶举行的几次起义都被血腥镇压,他们对在物质上解放已经彻底绝望,因而转向寻找精神安慰。 (二)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理解:为什么基督教会成为罗马国教? 原始的基督教是非法的,并遭到统治阶级的歧视日渐为统治阶级利用、改造和支持,成为统治阶级欺骗和麻醉劳动人民的工具。公元 392 年,狄奥多皇帝颁布法令,禁止基督教以外的其他一切宗教的合法存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第三章 中世纪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托巴斯·阿奎那 托巴斯

10、3;阿奎那 (出生于意大利一个伯爵家庭,主要著作:亚里士多德著作注释 、 反异教大全 、 神学问题讨论 、 神学大全 , 神学大全是一部用基督教观点说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问题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阿奎那也因此被奉为“神学泰斗” )识记:阿奎那的主要福利思想 :现世的社会和国家只是为人达到至善境界提供某种可能,世俗统治者也只能及自己的权力和权威来适当地促进社会福利,而不能使人们过上永恒幸福美满的生活。)社会幸福除了世俗的财富、健康、荣誉、技能和学问等等以外,还有一个最高和最后的目标:与上帝同在天国享受永恒的快乐。 第二节 重商主义的社会福现,绕道非洲好望角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

11、开始在全世界传播,巨大的市场刺激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大量的货币资本) (二)识记: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1、国家主义;2、奖励增加人口;3 、管制食品价格;4、尽力积累贵金属;5 资本主义早期的济贫思想及其制度 1349 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颁布了最早的一部劳工法其初衷不是关注贫穷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考核目标 理解:世界上第一部劳工法对济贫的积极意义 一是法案包含了对劳动力的使用与安排进行统筹调控的思想;二是法案第一次提出了有工作能力的乞丐这个概念。虽然其本意是控制劳动力的流失,但这却在福利思想的发展中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即尽量减少国家和政府的福利负

12、担,特别是那些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的人。 (二)识记:旧济贫法的主要内容 贫中央政府亦设置监察人员。 (三)新济贫法 理解:新济贫法与旧济贫法的对比 一是旧的有院内和院外救济,新的只做院内求助,二是新的有三个苛刻的条件-丧失个人尊严,丧失个人自由,丧失政治权力,而旧的没有这条规定。 (四)理解:对济贫法的评价 一是济贫法以立法的形式将社会福利制度化,为世界各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愚人节 参照的样本;二是政府通过征税救济贫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成为福利制度形成的标志;三是强调救济对象要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救济。四是规定了家人亲属有救济贫困家庭成员的责任,这是对原有的社会

13、保障体系即家庭福利的一种有效应用。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考核目标 (一)文艺复兴的涵义和背景 1.识记:文艺复兴的涵义:文艺复兴是与宗教神学、经院哲学和封建文化不同的、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的世俗思想文化运动。 2.社会和改造社会,并由此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和思想运动。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理解:文艺三个方面:一是反对教会权威,强调人的理性;二是反对封建等级桎梏,要求个性自由和平等;三是反对禁欲主义,提倡世俗伦理。 第五节 宗教改革运动 考核目标 (一)识记:马丁·路德(出生于德国农民家庭主要著作九十五条论纲 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教会的巴比

14、伦之囚 论基督教的自由 ,与托马斯·闵采尔时宗教改革运动的领头人)的宗教改革主张 :1、主张以 圣经最高权威论反对教会和教皇最高权威论;2、主张以“ 因信称义”说取代“事功赎罪 ”论;3 、主张以“政教分离”观代替“政教合一”论。 (二)识记:托马斯·闵采尔(出生于德国一个富有的手工业者家庭,精通圣经 )的平等、博爱的社会) ;二是认为千年天国的建立,不是由谁的恩赐平安地建立起来的,而是要通过政治革命才能建立;宗教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而是要推翻现存制度,让人民起来消灭压迫者。 第四章 空想社会主义 第一节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 考核目标 (一)识记:托马斯·莫尔(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富商家庭,代表作乌托邦 )的乌托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