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概况孔子的为政概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6204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材料概况孔子的为政概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结合材料概况孔子的为政概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结合材料概况孔子的为政概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结合材料概况孔子的为政概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结合材料概况孔子的为政概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合材料概况孔子的为政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材料概况孔子的为政概(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结合材料概况孔子的为政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习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材料二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

2、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柏拉图全集第二卷材料三柏拉图认为有五种政体形式: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请回答:根据

3、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根据材料二,指出柏拉图提出哲学家与国王应“合而为一”的原因。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柏拉图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2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

4、以忠。”论语材料二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柏拉图理想国请回答: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西方先哲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材料二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柏拉图国家篇请回答:依据材料概括孔子、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人思想差异的原因。我们对他们的思想应该如何评价?4、材料一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大同世界,关键就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就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弘扬和推行仁政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

6、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因此,孔子主张要自觉修行德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有关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重点论述了重视儿童道德教育、注重人的品德培养和以“善”为最高目的的教育理念。材料二孔子主张学习要通过闻和见,要直接接触外界事物,通过阅读书籍来达到博学。他说:“见而识之”,就是要多见,并且要把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记忆起来。柏拉图认为“学习即回忆”,主张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他认为,人在出生前就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知识被遗忘,通过接触感性事物,人们就可以重新回忆起被遗忘的知识。以上材料均摘自论孔子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异同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和柏拉

7、图教育思想的相同点。据材料二说明孔子与柏拉图学习观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他们观点的认识。5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

8、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材料二下图为北京孔庙大成殿,上有清康熙帝所题“万世师表”匾额材料三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

9、想观念揉和在一起,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思想的核心内容。(2)材料二中康熙帝题写“万世师表”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的主要原因。(3)据材料三,为什么“韩国文化中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面对当今“韩流”的强劲发展,我们应抱何种态度?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在中外历史演进过程中,曾涌现出许多重要历史人物。他们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并以其各自的个性和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下

10、列图片与所学知识,同答相关问题:图1孔子图2柏拉图图3康熙帝图4克伦威尔(1)简述图l和图2人物分别对理想中的统治者提出了什么要求?(2分)(2)图3人物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方式上有何特点?(3分)(3)为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图4人物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4)你在学习上述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中,感悟到哪些积极的人生态度?(2分)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范文澜对孔子的民族关系思想曾做过精辟论述:“孔子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裔指夏以外的地,夷指华以外的人,区分很明显,中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的涵义还是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

11、人或族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或族被称为蛮、夷、戎、狄。”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材料二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加之最高统治者为满人?雍正帝有言:“夫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生民之主,则所以蒙抚绥爱育者,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而中外臣民既贡奉我朝以为君,则所以归诚效顺、尽臣民之道者,万不得以华夷而有异心。”“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民族关系思想?他的这种民族关系思想以什么为依据?材料二反映了雍正帝怎样的民族关系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9【中外

12、历史人物评说】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分别是东西方的思想文化巨人。探究二者思想的差异,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论语材料二“真正的正义不是关于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关于内在的,即关于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这就是说,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相互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当他将自己心灵的这三个部分合在一起加以协调,就变成一个有节制的和谐的整体。”柏拉图理想国材料三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

13、民襁负其子而至矣。”论语材料四“一个国家的法律如果在官吏之上,而这些官吏服从法律,这个国家就会获得诸神的保佑和赐福;反之,国家的法律若是处在从属的地位,没有权威,则国家一定会覆灭。”柏拉图法律篇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孔子所谓“正名”的含义是什么?一、选择题。1、有学者指出:“周代是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通婚。”西周初期的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A.鲁国和宋国B.燕国和齐国C.鲁国和燕国D.宋国和齐国2、到秦汉时期,中国的水利事业已经有比较好的发展,修建在关中地区的重要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井渠”3、据宋代图经记载:“秦郡天下,定江南郡会稽,

14、置长水县”。下列对该史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B.郡县区划形式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C.长水县是会稽郡的分封之地D.长水县长官有会稽郡郡守任免调动4、汉武帝时期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在全国划分十三州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设立“中朝”参与政事决策开辟欧亚的商贸之路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A.B.C.D.5、中国古代有一朝代在社会诸多方面都出现了新气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如“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该朝代的“新气象”还有A.转轮排字盘的发明和使用B.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C.设立内阁以辅助皇帝处理国政D.人们在井水饮处吟唱柳永歌词6、朱熹主张“天地之间,理一而已”,并强调“物格知至”,可与圣人比肩。王守仁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A.朱熹和王守仁对古代圣人的态度相左B.王守仁的心学是对朱熹理学体系的补充C.朱熹和王守仁都把儒家学说提升到“天理”高度D.朱熹重“物格”王守仁重“求心”都忽视“知行合一”7、下图所示文物是陈列于西安博物院的“延年益寿瓦当”。据此判断,该瓦当最早可能出现于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8、清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