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土壤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可研报告2016年824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60261201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土壤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可研报告2016年824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重庆市土壤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可研报告2016年824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重庆市土壤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可研报告2016年824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重庆市土壤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可研报告2016年824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重庆市土壤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可研报告2016年824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土壤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可研报告2016年8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土壤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可研报告2016年824(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工程技术中心 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重庆环投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单位:重庆环投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重庆环科院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单位:重庆环科院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6 年年 8 月月 重庆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I 目目 录录 一、工程技术中心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联系方式1 1.1 中心名称1 1.2 依托单位1 1.3 主管部门1 1.4 联系方式1 二、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 2.1 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性2 2.2 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必要性6 三、国内外及同行单

2、位在相关领域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11 3.1 国外在本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1 3.2 国内在本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9 3.3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1 四、依托单位和技术专家情况介绍24 4.1 依托单位概况24 4.2 技术骨干介绍27 4.3 核心技术与产品28 4.4 能提供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的经费和配套支撑条件29 五、工程技术中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30 5.1 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30 5.1.1 主要任务.30 5.1.2 发展方向.32 5.2 近中期目标及发展战略与思路34 5.2.1 近期目标(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 月)34 5.2.2 中期目标(2018

3、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37 5.2.3 发展战略与规划.37 重庆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II 六、建设的主要内容39 6.1 总体设计、结构和布局39 6.2 组织机构、人员及人才培养39 6.2.1 组织机构.39 6.2.2 人员队伍.41 6.2.3 人才培养.41 6.3 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42 6.3.1 规章制度.42 6.3.2 运行管理机制.46 6.4 建设规模与装备49 6.4.1 实验平台建设.49 6.4.2 异位修复中心建设.50 6.4.3 异位土壤修复中心与处置终端建设.50 6.5 建设周期与进度59 6.6 经费

4、预算、资金筹措和使用61 七、环境影响评价、安全卫生与消防65 7.1. 环境影响评价.65 7.1.1 环境保护概述65 7.1.2 参考的标准及规范65 7.1.3 工程中心中试基地位置65 7.1.4 环境影响65 7.1.5 环境保护措施66 7.1.6 环境保护措施预期效果67 7.2. 安全与卫生.67 7.2.1 采用标准67 7.2.2 危害因素及防范67 7.3. 消防.68 7.3.1 设计标准68 7.3.2 火灾发生可能性分析68 7.3.3 消防措施69 重庆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 一、工程技术中心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联系方式 1

5、.1 中心名称中心名称 中文名称:重庆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 英文名称:Chongqing Engineering Center for Soil Contamination Control and Remediation 1.2 依托单位依托单位 重庆环投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重庆环科院博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渝北区人民政府 1.3 主管部门主管部门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1.4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重庆市渝北区冉家坝旗山路 252 号(邮编:401147) 联系人:石本高 电 话:023-88521636 手 机:13983615058 E

6、-mail: 重庆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 二、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性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重要性 (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日益恶化,土 壤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污染面积逐年扩大。壤污染程度不断加剧,污染面积逐年扩大。 20 世纪 70 年代,我国土壤污染一般是点状的、局部的。30 多 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一大批城市群和工业密集区,造 成了区域环境问题的恶化。伴随着环境污染增加,土壤的环境压力 也在加剧,出现了大面积、区域性的土壤污染。历史

7、遗留的工业污 染场地、部分地区的农田、矿区、油田和加油站以及固体废物堆放 和处置场地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农 药和持久性有机物、矿区土壤中的重金属、油田土壤中的油类物质 是主要的污染物,工业场地及固体废物处置场地的土壤中各种污染 物并存。 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达 2000 万公顷, 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5,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 染。从 2002 年开始,原国家环保总局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探查研究项目对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土壤汞、镍污染最严重,近 40%的农田菜地 土壤重金属污染超

8、标,其中 10%属于“严重”超标。 (2)土壤污染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成为制约)土壤污染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成为制约 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 农业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药年使用量已达 130 万吨,是世 界平均水平的 2.5 倍,受农药污染的耕地土壤面积达 1.36 亿亩。在 约 140 万公顷的污水灌区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区 重庆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3 面积的 64.8%。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 1000 多万吨,被重金 属污染的粮食每年多达 1200

9、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 200 亿元。相 关研究发现,由于受多种重金属污染,长三角部分土壤基本丧失生 产力,一些主要蔬菜基地土壤镉污染普遍,曾发生千亩稻田受铜污 染及水稻中毒事件;土壤中锌含量高达 517 毫克/千克,超标 5 倍之 多。2006 年 10 月据金华市金东区相关部门调查,该区源东乡每年 施用农药人均 3 公斤,农药在土壤中有 5060%的残留量,已经长 期停用的六六六、滴滴涕在土壤中的可检出率仍然很高。近年来沿 海大部分地区的大田耕地土壤中持久性毒害物质大量积累,2000 年 太湖流域农田土壤中,15 种多氯联苯同系物检出率为 100%。最值 得注意的是,许多低浓度有毒污染物的

10、影响是慢性的和长期的,危 害可能波及长达数十年乃至数代人。 近年来,全国各地土壤污染危害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了人民群 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成为制约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环 境问题。 重庆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4 (3)随着城市发展转型步伐加快,土地功能转性再开发过程中暴露)随着城市发展转型步伐加快,土地功能转性再开发过程中暴露 的城市土壤环境问题进一步凸显。的城市土壤环境问题进一步凸显。 城市土壤的概念与基本性质城市土壤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城市土壤(urban soil):是指在地带性自然土壤背景下,在城市化过程中 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是保留着原

11、有土壤基本属性并遭受强 烈改变的土壤总称。城市土壤出现在城市或城郊地区,受到人类活动强烈影响 的、非农用的并且由于土地的混合、填埋或污染而形成的厚度大于 50cm 的城 区或郊区土壤(不同于农业土壤受农事活动干扰或自然因素影响的耕作层厚度 一般仅在 1520cm)。城市土壤性质主要取决于城市建设用地类型,工业仓储、 居住、道路交通、公用市政、公共服务、园林绿地、河道水域等不同城市用地 功能的土壤理化性状及其环境质量差异极大。由于地质结构和污染特性等因素, 在考虑城市土壤环境问题时,地下水往往与其密不可分。 城市土壤具有的基本特征:(1)复杂的土壤组分和时空变异性;(2)混乱的土 壤剖面和发育形

12、态;(3)丰富的人为附加物;(4)变性的土壤物理结构;(5)受干扰 的养分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6)高度的污染特征。 城市土壤污染物主要来源:一是工业污染。我国城市化伴随着 工业化发展,据统计全国工业生产 80%集中在城市及近郊,工业污 染物以“三废”形式向城市土壤环境排放,长期积累使企业场地污 重庆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5 染物浓度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土壤。二是交通污染。各类车辆排放的 废气污染物最终以大气沉降形式进入城市土壤环境,交通运输引起 的土壤污染呈带状分布。三是燃煤污染。长期的燃煤释放重金属污 染沉降至土壤环境。四是市政公用设施。城市地区众多的加油站、 油

13、库、市政管网、危险品仓库、废物堆场/处理处置厂等,因渗漏或 其他不当原因,对场地环境构成了威胁。其中,工业污染是城市土 壤污染的最大来源。以石油烃为原料的燃油供应业、将土壤作为废 物(垃圾、废渣、污水等)处理场所的废物处理业、有毒有害化学 品仓储业等都可能造成城市土壤污染。突发性污染事件也是城市土 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我国城市土壤污染的总体情况可以用“四个增加”来概括:土壤 污染物的含量在增加,土壤污染物种类在增加,土壤污染的面积在 增加,土壤污染的类型在增加。城市土壤污染在全国各级城市均有 不同程度的体现。中科院调查数据显示,工业区附近的土壤污染远 远高于农业土壤,多氯联苯、多环芳烃、塑料增

14、塑剂、除草剂、丁 草胺等,这些高致癌的物质可以很容易在重工业区周围的土壤中被 检测到,而且超过国家标准多倍。市区和郊区土壤中多环芳烃 (PAHs)类污染物调查结果表明,市区是土壤 PAHs 含量超标最严 重的地区。 以我市为例,几个重点工业区如大渡口、沙坪坝和长寿,受污 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为同期对照区含量的数倍至几十倍。据长期 跟踪监测,即使在工业污染源搬迁后(目前这些地区的土地部分已 转变为市政设施、商业建设和房产开发等)的一、二十年中,土壤 中的某些重金属含量依然远高于土壤背景值。此外,我市星罗棋布 的加油站、大中型油库、各类化工行业的危险品仓库、固体废物堆 重庆市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

15、技术中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6 场和填埋场等,由于泄漏、渗漏和废物处置不当等原因,对城市土 壤环境构成威胁。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老城区的改造和工业污染源 的搬迁,大量地块在重新开发过程中,污染情况不明,而且也缺乏 必要的评判标准与处置修复措施,给周围环境和城市居民健康造成 了潜在危害。放眼全国,其他大中型城市同样面临城市土壤污染问 题。北京、南京、武汉、湖南等工业历史悠久的省市在城市土地转 性开发过程中,有的工厂企业和其他污染行业遗留的场地没有得到 及时修复,甚至在原来危险废物贮存地上建造商品房,由此引发的 环境安全事件和社会稳定性问题已相继发生。2010 年的武汉“毒地” 事件就是其典型案例;

16、2015 年 12 月以来,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 疑似因化工厂污染地块中毒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另外,由于城 市土地资源短缺,污染土地的重新开发利用是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 利用的重要途径,而城市土壤污染制约着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据专家介绍,一个 10 公顷的厂房用地如被污染,可能需要上亿元资 金来修复,可见城市土壤污染的经济损失巨大。 2.2 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必要性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 十分繁重。我国城市土壤污染已经对生态环境、人民健康和社会经 济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从 对城市土壤污染的认识到逐步控制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而这些问 题却在我国近几年开始集中爆发。现阶段,无论在人才技术、管理 政策、法律法规还是产业化规模方面的发展水平均无法满足我国城 市土壤污染防治的需求。 (1)服务国家环境战略需求: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是我国)服务国家环境战略需求:强化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是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