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62030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月考试题姓名等级一、单项选择题1李鸿章自己曾经这样自嘲:“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这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出的感慨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签订马关条约C签订辛丑条约D开展洋务运动2毛泽东曾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大生纱厂D汉阳铁厂3洋务运动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是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轮船招商局D福州船政局4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

2、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废除科举制ABCD5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国内直接引发的事件是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公车上书C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D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A.推翻清政府B.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建立共和国D.挽救民族危亡7有一位清朝官员曾用这样一番话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你判断这位官员应是哪一个派的代表A顽固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激进民主派8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

3、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9“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结合右图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光绪帝10.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A谭嗣同B孙中山C毛泽东D邓小平11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民族民主民权民生ABCD12.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113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第一个建立了

4、资产阶级政治团体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14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A延安B天津C南京D武昌15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孙仲上先生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A国共合作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1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A结束了XX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7.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

5、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18与右图相符合的信息是:创办人是陈独秀民主和科学是其两大口号它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ABCD19.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B胡适戊戌变法C孙中山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二、读图题21观察人物图片

6、,回答问题2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月考试题姓名等级图片中的四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谈谈他们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贡献。你知道图片C中人物创办的宣传新思想的刊物吗?22下列是一组反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图片,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属于新文化时期的是;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三、材料分析题23阅读下列材料

7、:材料一: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材料四:从1919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请回答: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这个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

8、?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是谁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思想主张是什么?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前三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哪里?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3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

9、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请回答: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25.阅读下列材料: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热点一: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XX年5月27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

10、感动。这就是正视历史的最好的证明。吴伯雄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热点二:XX年6月12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抵达北京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请回答: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四、探究与简答26.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

11、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选择题4XX年番禺区九年级思想品德科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1英国哲学家洛克说:没有义务的地方,就没有权利。“下列控烟宣传语直接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健康,随

12、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B“摒弃吸烟坏习惯,选择低碳新生活”C“也许你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D“生命本来就很短暂,吸烟会使生命更加短暂”2XX年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又迈出走向世界重要而坚实的一步。这表明我国已经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当前的根本任务ABCD3XX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为“家事”立“国法”目的在于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的保护表明国家可以直接干预公民家庭私事有利于维护平等、和

13、睦、文明的家庭关系说明反家暴成为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ABC.D.4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提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XX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于正式实施。这一政策A符合我国现阶段人口基数大、分布不平衡的国情B说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不适应我国人口现状C既适应我国人口发展实际,又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D能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并解决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5刑法修正案新增了多项行为入罪,其中包括:“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意味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考试作弊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严惩作弊可以净化考试环境法律具有保护作用,作弊入刑就能确保考试公正依法治考维护考生合法利益,维护基本社会公平ABCD6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50年来,西藏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68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564倍,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西藏的巨大变化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正确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生命力民族团结进步焕发的强劲发展力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