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李执的观点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0261815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李执的观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李执的观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李执的观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李执的观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李执的观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李执的观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李执的观点(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李执的观点张掖二中XXXX学年度高二月考试卷(10月)高二历史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2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神3胡适说:“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至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

2、。”据此可知()A韩非子是儒道思想的集大成者B诸子以恢复西周统治为目标D诸子学说是他们谋生的手段B主张法治D适应变革C诸子百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4墨、儒、道、法四家学派的共同之处是()A主张仁政C反对战争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D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5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下列人物中宣扬“心外无物”的思想家是A荀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C兼相爱、交相

3、利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8汉代时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汉代的统治思想,是因为它适应了A发展经济的需要B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C巩固统一的需要D维护民本思想的需要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7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被一些学者称为“专制君主参谋集团”的学派9董仲舒对儒学思想加以改造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新”是指A新儒学的内容更加丰富B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C新儒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的陈旧观念D新儒学形成了完整严密的体系10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特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C内心反省,以致良知D纲常伦理,

4、即为天理11朱熹与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那么他们最大的分歧是: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源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南昌市城雕鹅湖之会12“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明朝一位学者说“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下列哪句话能为这位学者提供依据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发明本心”C.“格物致知”D.“致良知”13在中国古代哲学史

5、上有几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从其内容看反映了A程朱理学B阳明心学C李贽“异端”D经世致用思想14“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15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16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写道:“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

6、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有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制度。”作者认为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源是A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B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C黄宗羲等代表地主阶级D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7明清时期以“异端”自居,自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事之至论”的进步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18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天下郡国利病书D坤舆万国全图19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

7、社会性质的差异20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B破坏传统文化C反对任何意义上社会进步D是错误的思想21古代历史建筑见证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下列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形成有关的是A登封少林寺B曲阜杏坛C洛阳白马寺D成都武侯祠22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A资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封建主义的本质启蒙运动的本质23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更重视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对自然界的研究对人的伦理道德的探讨对人性的研究24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

8、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学者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25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几等,各尽其责,由富有的“贤哲”做统治者的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安提丰26“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禁欲主义B蒙昧主义C人文主义D理性主义27“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

9、构D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28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是A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B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C反天主教的斗争D反对奴隶主的斗争29右图引发了()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30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A肯定人的价值及创造性的思想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C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D追求幸福生活的思想31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10、()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B崇尚自然,清净无为C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32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33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认为“礼”是“国之干”,坚持以“礼”作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依据。这里的“礼”主要是指A风俗B贡赋C秩序D礼节34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

11、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35金观涛、刘青峰在观念史研究中指出:“理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不仅意味着整个儒家道德哲学和伦理规范统统可以从形而上的天理推出,天理世界的建立还实现了宇宙秩序合理性标准与社会行动合理性标准的统一。”材料主要反映出()A官方理学实现了宇宙秩序、社会行动和儒家价值观的统一B整个儒家道德伦理是形而上的天理的源头C天理不具有超越道德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标准的意义D理学在重建儒家信仰的同时放弃了对道德价值源头的思考36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

12、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37某知名学者说:“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是对下列哪一观点的评述A神灵主宰世界B水是万物的本原C人是万物的尺度D美德即知识38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出来B它把古文化古为今用C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D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39看下图,把圣母描绘成一个普通人的画家是ABCD40XX年春节

13、期间上映了史诗大片孔子。孔子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当前,我们提倡和谐社会,强调社会公平,特别是教育公平。下列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A注重人的全面发展B以“礼”治理国家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第II卷二、材料分析题41.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孔子材料二:仲舒复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材料四: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李贽回答: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李贽思想变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