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0260450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 人民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专题检测(六)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没付清赊购的钱;有的家具店主对年轻的新婚夫妇说:“分期支付,你负责打扮新娘,我来布置新房。”从历史长河看,美国经济生活中的这种做法导致的实际结果主要是()A刺激了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B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C促使市场持续的虚假繁荣D加快了资金周转,激活了资产【考点】【题点】答案C解析材料叙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分期付款这一现象。这种现象在短期内刺激了经济增长,但用之过度,消费远远超出实际购买力,只能是短暂的虚假繁荣,实则孕育着经济危机。2“美

2、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说明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A政府推行“自由放任”政策B金融市场投机严重 C社会经济虚假繁荣D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考点虚假“繁荣”的幻灭题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答案D解析题干中提到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工人工资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工人的工资决定了市场的购买力或者是市场需求,而不断上升的生产率就等于市场的供给,由此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故选D。3(2018南

3、平高一检测)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可见,梅隆()A反对自行调节 B主张干预经济C抨击经济改革 D相信自由经济考点“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题点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及其作用答案D解析注意时间1932年,正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梅隆的“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寻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体现了他仍相信自由经济,主张经济的自行调节,反对干预经济,材料没有涉及经济改革,故D符合题意。4下表反映了美国政府部分年份进行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这一改

4、革()时间1929年1935年1941年最高税率24%79%94%A.使美国建立了“福利国家”B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干预C推动“新经济”快速发展D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考点摆脱危机困境题点罗斯福新政所开创的经济发展模式答案B解析个人所得税的显著增加,表明国家对个人收入用税收的方式进行调节,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正确。5(2018荆州高一检测)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与“免于恐惧的自由”与以前的“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A增强资本运作过程的自由度B全面保障工人的合法权利C重新定位政府的经济职能D建

5、立更全面合理的劳资关系考点临危受命与实施“新政”题点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中“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等信息,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故选C。6随着1933年6月银行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制定、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立,有人说金融中心已从纽约转移到了华盛顿。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A经济危机改变了美国经济布局B纽约丧失了全国金融中心地位C美国政府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D整顿金融成为新政核心措施【考点】【题点】答案C解析经济危机爆发后,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通过一系列经济立法活动及设立一些监管机构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监督,故C项正确

6、。71936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规定: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减少粮食生产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出于()A平衡市场缓解危机 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C保障农场主的利益 D推动农业布局调整【考点】【题点】答案A解析题干中提到“1936年”说明该法案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缓解经济危机有关,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保障农场主利益,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农业布局调整,故D项错误。8“凡在现在所处环境中,竭尽一切人力的可能,仍找不到完全自给和安居乐业机会的家庭,我们均将尽力在新的环境中给予重新开

7、始的机会。”为执行这一原则,罗斯福政府()A给予工人谈判权利 B采取以工代赈政策C规定工人最低工资 D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考点临危受命与实施“新政”题点罗斯福新政的社会福利与立法等措施答案B解析罗斯福新政中,采取以工代赈政策,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从而使每个家庭可以实现自给和安居乐业,故B项正确。9(2017德阳期末)1935年初,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了第二次新政,要以“社会正义为目标按照美国传统和宪法精神实行变革”。为此,政府()A加强对银行的监管B实施对工业的指导C开始兴办公共工程D建立社会保障体制考点临危受命与实施“新政”题点罗斯福新政的社会福利与立法等措施答案D解析

8、建立社会保障体制能够实现社会正义,是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的内容,故D项正确。101989年,里根在经济报告中宣称:“今天,世界仿佛再生。那些怀疑美国人民决心和经济复苏能力的人们不再怀疑。我们调动了美国人的创造力。”报告中“调动了美国人的创造力”是指()A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激发自由企业市场活力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解析关键信息是“1989年”“创造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美国政府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注重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激发市场和企业的活力,与材料相符。故选D项。11下图

9、是三种不同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从图二到图三变化的原因是()图一图二图三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现代科技革命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考点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题点第三产业的兴起与繁荣答案C解析现代科技革命催生了一种新经济即知识经济,知识产业出现,而且它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B“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C科技进步与第三产业的发展D“新经济”在美国的

10、出现考点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题点第三产业的兴起与繁荣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阶级结构的变化,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相关,也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应选C项。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20分,共40分)13(2018荆州高一检测)20世纪的美国,经过一系列改良逐渐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

11、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王斯德世界现代史材料二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罗斯福选集材料三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部分削减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1982财年1983财年1984财年1.医疗、社会保险3.54.85.92.医疗、住房补贴11.21.73.其他项目21.829.735.3韩世楠里根的新联邦主义(1)据材料一,归纳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分析“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4分)(

12、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8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经济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20世纪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中汲取的智慧。(8分)考点“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临危受命与实施“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题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单元综合答案(1)手段:地方政府具体干预;民间互助合作。实质:反对联邦政府直接干预,仍是“自由放任”政策。(2)问题:产品剩余,消费不足;社会分配不均。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生产;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推行“以

13、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3)调整:减少政府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规模。背景:经济“滞胀”现象严重,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智慧:政府要适时、适当干预经济;政府解决人民福利要兼顾公平和效率。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有利于社会。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要干涉,不需要计划,不需要国家元首的统治。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材料二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签署了重要的反危机法案,该法案要求企业主共同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用以规定各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范围、工资及工时数,禁止以

14、低于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并对产品产量严格限制。该法案第七条规定,雇员有权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禁止雇主强迫雇员加入公司工会或反对雇员加入其他工会,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最低工资和其他雇佣条件。该法案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提高社会购买力。此外根据法案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在政府指导下,由雇主、雇员和消费者共同“监督”和“调节”生产。世界通史材料三美国在参战前的1940年,联邦政府的科研拨款仅为7 400万美元,1965年升至130.1亿美元。除科研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社会保障开支在战后年代也大为增加,各种保险、保健形式的福利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70年代已接近20%。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阐述的经济理论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基本主张。(8分)(2)罗斯福新政与材料一的主张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材料二中所说的“反危机法案”具体指什么?依据材料归纳该法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6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发生的主要变化。这些变化与材料二所体现的经济理论是否有本质区别?(6分)【考点】【题点】答案(1)背景:英国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政治地位,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基本主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